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玄秘塔碑

來看《玄秘塔碑》,也是這次來碑林最想完成的心願之一。邱建一老師曾在世界遺產協會的課堂上開玩笑說: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這些碑害著我們孩提時代,每天都要練毛筆字。但看著「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上座賜紫大達法師安國寺...」那熟悉的字跡,腦海浮現的是童年的書包,放著薄薄的一本玄秘塔的字帖,還彷彿嗅得到那墨的香味;老師在書法練習本裡,用紅筆圈出寫得好的字...童年的點點滴滴在此剎那間縈繞回腦海。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
這塊碑的內容記載大達法師在唐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受皇恩遇的事蹟。大達法師為長安安國寺上座,玄秘塔建於安國寺內。撰文人為裴休,書者柳公權為唐代書法名家,以楷書見長,筆力雄健,自成一家,稱為"柳體",歷來是學習楷書之範本。碑陰刻有內莊宅使發給大達法師弟子購買莊宅的依據,是研究唐代寺院經濟的史料,此碑在宋代時移存碑林。
玄秘塔碑(局部)
玄秘塔碑(局部)
此碑是柳公權於六十多歲時所書,點畫峻拔,骨勢剛健,方圓兼用,行住提頓,精悍出神。
大唐不夜城  柳公權像


說明資料:李柄武、高峽主編,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華國寶 陝西珍貴文物集成 碑刻、書法卷》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興福寺殘碑與集王聖教序

唐太宗酷愛書法藝術,尤其是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不但設法收集王羲之的作品,並選天下名士於弘文館仿王羲之的書法,最有名的就是:歐陽詢、虞世南與褚遂良,可以說是太宗皇帝的影印機。
在唐朝如何copy王羲之的作品呢?  是利用「硬黃響搨」的方法。硬黃是一種古紙名。用以寫經和臨摹古帖。以黃檗和蠟塗染,質堅韌而瑩澈透明,置於真跡之上,藉由光線透過將真跡顯影在硬黃紙上,再由書法家臨摹(響搨),或以勾邊再填墨的方式(雙鉤)。
太宗皇帝對王羲之書法的癡迷也風行草偃影響民間。如這塊約於唐開元9年(AD721),由宦官吳文立於長安城內興福寺(今西安西關)的碑,由僧大雅集王羲之字而成。此碑於明萬曆年間於城壕出土,出土時只有下半截。
興福寺殘碑

興福寺殘碑(局部)

興福寺殘碑局部
在此展室還有另一件集王羲之書法的精品,《集王聖教序》由弘福寺僧懷仁歷時25年集募而成。在大雁塔,我們已經看到褚遂良所書的聖教序,在這個展室除了《集王聖教序》,還有《同州聖教序》,為褚遂良任同州刺史時重新再書之作品。
集王聖教序
同州聖教序(局部)

同州聖教序(局部)

同州聖教序(局部)

參考資料:邱建一,世界遺產協會,中國藝術與古蹟欣賞上課筆記。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在這裡可以看到以前出現在課本的石碑,以前考歷史,一定要記唐代從西域傳來的三大宗教:景教、祆教(拜火教)、摩尼教。
唐太宗貞觀年間,波斯的傳教士阿羅本來到長安,經過唐太宗允許,開始在唐傳播景教(基督教的攝斯托里派)。景教的寺院史稱波斯寺,後改稱大秦寺。
唐建中二年(AD781),波斯傳教士伊斯(Yazdhozid)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於大秦寺院中。碑文由波斯傳教士景淨撰刻,朝議郎、前行台州司參軍呂秀岩書並題額。
碑額上部由祥雲環繞十字架,下部是典型的佛教蓮花瓣朵,顯示出景教開的是中土佛教之"花",結的是基督教的"果"。碑身有197cm,含基座有279cm,上寬92.5cm,下寬102cm。上有楷書32行,行書62字,共1780個漢字,另有敘利亞文,是研究景教在華傳播的重要史料。民初來自列強的文物搜刮者(丹麥人 何爾謨 Holm)本來也覬覦這塊重要石碑,並仿製膺品欲偷天換日,還好被識破被保存下來,不然今天可能又要坐飛機到倫敦才能見到此碑了。這件文物目前是大陸禁止出境展示的一級文物之一。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碑首
碑額放大
原立於崇聖寺內
本碑在唐代時遇到了會昌法難(會昌5年,A.D.845),當時不僅佛教被大肆破壞,景教、祆教也不能幸免於難,大秦寺被破壞,景教碑也傾倒,日久荒廢沒入土中。直到明代才被挖出來,但至於確切的發掘時間倒是無一致性的說法,有說萬曆年間,有說崇禎年間,也有說天啟年間。這碑推斷是在崇聖寺(又名崇仁寺、金勝寺)附近被挖出來的,被挖掘出來後就立於此寺,乾隆年代曾大興土木修建,但到了同治年間,又因戰亂被焚燒掠奪破壞。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拓本
參考資料:
1.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中外文明同時空,隋唐VS拜占庭阿拉伯》
2. 維基百科
3.足立喜六著,王雙懷、淡懿誠、賈云譯,三秦出版社,《長安史蹟研究》。

碑林博物館第一展室_開成石經

看到碑林的石刻,會聯想到早期的電腦。用這麼多石碑記錄人類智慧的結晶,用現在的語彙而言,不就是知識庫嗎?
歷史上有文字可考的大規模刊刻石經有7次:
1. 東漢《熹平石經》-- 僅存若干残石及拓本
2. 曹魏《正始石經》
3. 唐 《開成石經》 -- 存於西安碑林。
4. 後蜀《廣政石經》
5. 北宋《嘉祐石經》
6. 南宋《紹興石經》
7. 清 《乾隆石經》 -- 保存於北京國子監舊址。
現僅存《開成石經》、《乾隆石經》。
碑林博物館第一展室

碑林博物館第一展室

《開成石經》完成於文宗開成2年(公元837年),114石,228面,每一石高216cm,寬83-99cm不等。計有:《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以及、《孝經》、《論語》和《爾雅》等12種經書,加上附刻張參《五經文字》和唐玄度《九經字樣》,共計160卷,65萬餘字。唐代的墨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只須將拓本分列剪裁,便可裝成卷冊,省去儒生傳抄經書的繁難。
《開成石經》最初立於唐代國子監,唐長安城務本坊西部,佔去半坊之地。位置大致相當於今天西安城的南關正街與文藝北路之間的北半部。《開成石經》刻立之後38年,爆發黃巢之亂,中國將陷入唐末、五代的戰亂、分裂之中。《開成石經》與長安城一起面臨歷史風暴的衝擊。


大學_1
童年的時候看見大龍峒孔廟的牆上出現熟悉的《大學》,就被吸引住了。在追溯歷史的旅行裡,也在回溯自己成長的點點滴滴。到了這個展室,第一想找的文字就是《大學》。如果有一天您到了這裡,也可以找尋熟悉的文字,回想求學時期的往事。

大學_2

易經

論語
在台北國家圖書館6樓漢學研究中心資料室也可以看到開成石經的拓本,還有碑林石刻目錄。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資料室
開成石經拓本_序

開成石經拓本_論語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碑刻總目提要

參考資料:路遠 ,西安出版社《碑林史話》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石台孝經

穿過西安孔廟的遺跡與戟門,可以看到有"碑林"兩個大字的碑亭。此字為燒英國人鴉片菸草的清朝大臣林則徐所書。
石台孝經碑亭
碑文為孔子所撰《孝經》;唐玄宗以隸書抄寫;由唐肅宗題寫碑額。另外造型也富特色:碑頭,三層卷雲壯華冠,高貴典雅;碑身,四青石相合而成,華麗大方;碑座,三層石階上刻蔓草、瑞獸,呈虎踞龍蟠之勢,稱得上是西安碑林中形制最氣派的一方頂天立地碑。
石台孝經碑
       西元713年,臨淄王李隆基以兩次兵變,殺伯母韋皇后,誅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後又皇袍加身,史稱唐玄宗。為避名不正言難順之諱,以確保帝位,他宣佈以治天下。而《孝經》是儒家經典。天寶三年(西元744年),玄宗詔令天下家藏《孝經》一部,讓子弟精讀勤學,廣加傳授,並於第二年,親自書寫《孝經》,刻碑以示天下。這就是石台孝經碑的來歷。
       有趣的是,據說當年,李隆基愛上親兒子壽王的王妃楊玉環,以至日思夜想,茶飯不思。高力士靈機一動,勸李隆基令各位王子研讀《孝經》,以啟發壽王以孝道為重,獻出玉環。李隆基欣然採納,並對諸王子解釋說:孝之精義乃在於順,順者,以父母之願為己願,以父母之想為己想。希望壽王有所感悟。同時,高力士進一步謀劃,令楊玉環自薦為道士。免去壽王妃的身分。天寶四年,玄宗立孝經碑後,詔玉環還俗,冊封貴妃。
唐玄宗書跋
        觀石台孝經碑,端莊的隸書,雍容舒朗,優美流暢。此碑一出,天寶年間無數文人、墨客爭相以此為範本,習練隸書。而碑最後一面左上方還有玄宗以行書作的跋,字呈狂放之態,頗具氣勢。這方碑也成了我們研究風流帝王李隆基的珍貴資料。
        據歷史記載,石台孝經碑刻成,立于唐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監內(今西安碑林區文藝路一帶),唐末,朱溫脅迫昭宗東遷洛陽。長安留守韓建為便於防守,毀長安,縮城至宮城內,為保護此碑,移其人文廟內(今西安西大街社會路),西元1087年,宋漕運呂大忠又移碑至府學北邊,即今日之地,妥加保護。石台孝經碑立於現在位置已有906年的歷史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
(102.8.7  記)
最近讀到一篇中央通訊社的報導,「唐玄宗手書朕略萌 萌翻陸網友」說是遊客訪碑林時,看到了玄宗在石台孝經上寫了「朕略萌」,頓時引起眾網友瘋狂點閱。這時以前拍的照片就派上了用場,究竟是怎一回事?
原碑放大
根據報導中引述大陸的書法家趙熊所述,是出自上面我將照片放大後所出現的三個搆不著邊的字組合在一起,所引起的誤會。
但是網友又如何會看到這三個字組在一起呢?其實碑林除了主要的展示外,還有個小展廳會展示當代書家所臨摹的書法,也許是恰巧在排列上讓這三個字湊到了一起。
搶了兒子的老婆,還叮囑兒子要孝順,真不知萌不萌? 依蔣勳老師的說法:唐明皇為了楊貴妃真是愛得轟轟烈烈,你說萌是不萌?

西安孔廟_華表

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納諫或指路的木柱,或立於宮殿、城垣或陵墓前的石柱。
石刻、石柱一般都刻有怪獸,取儀衛和祥瑞的作用。
現有華表兩對東西對稱,稱為「八棱石柱」。
華表
過了這條走道,前方為戟門,過了戟門,就是以前文廟的大成殿。但是歷經祝融之災,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我們可以藉由足立喜六的《長安史蹟考》,了解一下以前的樣子。

參考資料:足立喜六著,王雙懷、淡懿誠、賈云譯,三秦出版社,《長安史蹟研究》。

西安孔廟_太和元氣坊

牌坊也是從烏頭門發展而來的,所以有人認為欞星門是牌坊的一個支流。
本門於明代萬曆年間所建,為四柱三樓的木架構。
太和元氣坊



西安孔廟_櫺星門



櫺星門(文廟)

欞星門是從唐代的烏頭門發展而來的通常是兩個立柱,上搭一根橫木,稱為額,形成門框,內裝對開門
宋代的烏頭門有兩扇或獨扇木門。每扇木門的寬度等於門高的一半;木門分上下截,上截安裝透空豎檽,下截安裝障水版。柱頭安裝黑色防水罐,(唐宋稱為烏頭),清代稱為「雲罐」。宋代烏頭門左右兩根立柱,高度由八尺至二丈二不等,寬度為柱高的5%,厚度為柱高的3.3%;立柱前後必須有「搶柱」斜撐
中國孔廟建築中軸線上的第一座門是欞星門,傳說欞星是天上的文星,又稱文曲星,把孔子比作文曲星,因此得名。也有說欞星門指的就是天門。所以宮室,祭祀建築(如天壇社稷壇)壇廟和陵寢建築都設有欞星門
本門建於元代,原為二門,東門額刻「德配天地」,取論語》“夫子之道與天地相配;西「道貫古今」,論語》“吾道一以貫之之意。清代時由二門改為三門,東西門依舊,中門額書「文廟」。

櫺星門(道貫古今)

櫺星門(德配天地)

上的蹲獸,查碑林集刊文章介紹為麒麟
清代的欞星門多為石造,木搶柱蛻變為搶柱石。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西安孔廟_泮池

西安孔廟之泮池始建於元代,泮池是兩個呈扇形的水池,根據禮記規定天子之學曰壁雍,為圓形;諸侯之學曰泮宮。
泮池是孔廟內規定的建築之一,古代考上秀才的人方可進入文廟朝拜孔子,並在泮池洗筆,所以稱考中秀才的人為入泮
泮池間的小橋稱為泮橋」。
泮池 (左)
泮池(右)

西安孔廟_照壁(影壁、塞門)

古代建立塞門是有嚴格的等級界線的,孔子因被封為文宣王,地位至高,故設塞門於廟門之外,一般的影壁都設在進門之後。影壁南側之"孔廟"二字為民國9年陝西名書法家劉暉(春谷)所書。
影壁北側

照壁(塞門、影壁)南側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彩陶人面魚紋盆

彩陶人面魚紋盆(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記得約10年前,到紐約造訪一位小學同學,特別安排一天同去參訪大都會博物館。經過非洲文物展區、東方文物展區,都是匆匆瀏覽過。經過東方文物展區,是因為覺得屬於自己的文化,在熟悉不過;經過非洲文物展區,覺得他們離我們熟悉的文明世界有好遠的距離。一直到對人類學、對考古文物有一點簡單的認識之後,才有新的觀點認識西方博物館目前佔有的東方文物以及比較原始社會的文物展品。
這件文物是在陝西半坡遺址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人面魚紋盆。
蔣勳老師在《美的沉思》與中國美術史演講的課程中,特別提點注意我們的老祖先,從原始的生活中,從用手捧水來喝,讓人有了個半圓凹曲的容器概念;當他們發現雨天踩在地上泥巴的坑,天氣晴朗水分蒸發後,形成一個腳印型的凹洞,等到再次下雨時,坑洞便聚滿了水。他們如何將更多生活中觀察到的經驗,發想、創造成各種輔助生活需求應用的工具?如何將"觀念"和"物質"結合在一起?這不但是人類學家研究文明的課題,也似乎給我們對未知世界探索的啟發。

在這一時期器物內的花紋,也讓人感到興趣。有一派學者研究,盆內的人面魚紋,可能並非裝飾的紋路,而是具有巫術禮儀圖騰的性質。
蔣老師特別引《易、繫辭傳》"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先民從漁獵、游牧生活,到進入農業社會,畜牧、種植穀物,並善用大地賜予的泥土,創造出各式各樣陶器。看著這個陶盆,不禁也讓人神往那純樸的初民之美。

不知是巧合還是館方有心,清光緒元年陝西鄉試題目即"安土敦乎仁..."
參考資料
1.蔣勳,雄獅美術美的沉思
2.蔣勳,耕心藝術欣賞工作室《中國美術史講座錄音課程》
人面魚紋彩陶盆(本件文物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5年陝西西安半坡出土

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安伽墓石門 圍屏石榻

西安北郊安伽墓出土,石門由門額、門楣、豎框、門砧等部分組成,門額圖案內容主要描述祆教祭祀場面。圍屏石榻由11塊石板構成,共刻繪56幅圖案。題材主要表現墓主人安伽生前出行、宴飲、狩獵、娛樂場面等,畫面刻繪的人物多為胡人。安伽是出生粟特貴族北周同州薩保,負責管理入華貿易胡商及祆教事務,居住並葬於長安。石門、石榻雕刻精細,彩繪貼金,題材豐富,具有極重要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安伽墓石門
安伽墓石門額、門楣

圍屏石榻(左) 
圍屏石榻(中)


圍屏石榻(中)

圍屏石榻(右)
石榻後屏左起第1幅胡騰舞
(2012.09.16補充)這幅屏繪畫主題是胡騰舞,上部是觀賞者和伴奏樂隊,在紅色的帳篷中,有十人,前排四人,後排六人。前排左側第二位當為墓主人,披髮、髮中分、三角形長髯,身著紅色翻領窄袖緊身袍。左側一人披髮,身著黑色翻領緊身袍,腰束帶,腳蹬黑靴,懷抱曲頸琵琶演奏。右側一人戴虛帽,捲髮,身著紅色圓領緊身袍,腰束黑帶,腳蹬黑靴,側身撫弄箜篌。右端一人身著褐色圓領緊身袍,右手握角杯,左手拿單柄酒罐,側身注視演奏,當為祆教女神旦厄娜。後排六人隨節奏唱和。
帳內有連珠紋波斯地毯,帳篷前放置點金執壺、罐、盤口等盛酒器。墓主人與旦厄娜同時出現,反映的是祆教經典《阿斯維塔經》第19章第30節的一段典故。旦厄娜持角形器為"來通",在古中亞和西方文化中,常由女神所持,代表"豐產"、"吉祥",在中亞安息王朝的遺址中曾經發現象牙雕成的角形器。
屏壁畫面下方即是胡騰舞的景象,中間一人身著褐對襟翻領長袍,白褲黑靴,雙手緊握拳於頭頂,扭腰擺臀向後抬右腳。左側兩人,一人端一盆,內盛蔬果。右側兩人,一人懷抱貼金帶流酒壺,另一人懷抱盛酒罐,觀賞跳舞者。
石榻後屏左起第6幅中的胡騰舞
此畫中除了主畫面的胡騰舞之外,另點綴山石、花草及七葉樹。七葉樹等花草被祆教徒奉為生命的象徵,按祆教的教義,人死後仍有五種不死之物:生命、信德、知識、靈魂和先知的諸魂,生命之樹長青,出於這種道理。

圍屏右側第2幅也有胡騰舞的景象,圖上方坐女神旦厄娜及墓主人。有馬兩匹,意指女神旦厄娜引領墓主人朝天國前進。

資料來源:
1.陝西歷史博物館--安伽墓石門  圍屏石榻說明牌。
2.李永平,《碑林集刊(九).從考古發現看胡騰舞與祆教儀式》p.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