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大盂鼎

陝西歷史博物館 大盂鼎(複製品)
 高101.9cm,口徑77.8cm,重153.5kg
先回到陝西歷史博物館,這裡有一件和大克鼎以及我們台北故宮的毛公鼎並稱三大寶鼎的大盂鼎的複製品。因為是複製品,所以不放在玻璃展示櫃中,這件真品原先也是放在上海博物館,但目前存放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前中國歷史博物館),為大陸禁止出境六十四件一級文物之一,1959年開館時,上海博物館送了125件珍品至此。

文物收藏的來源:
和大克鼎一樣,大盂鼎也是潘祖蔭的藏品,它於道光初年出土於陝西省岐山縣禮村,出土後被當時的收藏家宋金鑒所藏,後來岐山縣令周庚盛用權勢佔有此一寶物。宋金鑒在道光三十年上京趕考,金榜題名後被點為翰林,又設法尋回已被轉賣的大盂鼎。後來家道中落,後人將此寶物賣給左宗棠幕僚袁保恆袁保恆不是收藏家,他是為了巴結左宗棠而收此寶物。所以這件寶物到了左宗棠的手中,左宗棠在咸豐九年時,被人參了一本,說他圖謀不軌,還好工部尚書潘祖蔭力保,救了左宗棠左宗棠為了報恩,於是這件寶物就進了家。潘家有藏書的"滂喜齋"和專藏青銅器的"攀古樓",除了大盂鼎、大克鼎,根據潘氏《攀古樓彝器款識》記載,尚有"史頌鼎"、"郾侯鼎"、"夫舍鼎"、"季餘鼎"、"至鼎"、"齊伯矩彝"、"季保彝"、"父辛卣"、"祖乙卣"、"休敦"、"季良父"等等。1952年,大盂鼎和大克鼎一起進了上海博物。

內部的銘文:
大盂鼎是周康王,現存西周時期的大型器物,內壁有銘文291個字,內容敘述周王告訴盂:殷代因為酗酒而亡國,要盂一定要好好輔佐他,敬承文王、武王德政;同時記載給盂的賞賜。

銘文特別的地方:
銘文書法有的比較平實質樸,有的雄奇恣放,大盂鼎的金文書法瑰異凝重,字體莊嚴凝重而美觀。所以成、康時代金文中以大盂鼎的書法成就居首位。
內部銘文
大盂鼎 銘文拓本

參考資料:方輝 ,海鴿文化《國寶檔案  國之重寶》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大盂鼎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大盂鼎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大盂鼎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大克鼎

大克鼎 春秋時期
高93.1cm,口徑75.6cm,重201.5kg。
這是大陸限制出境的文物之一。
文物收藏的來源:
 1890年出土於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仁村,後為清朝兵部尚書,古物收藏家潘祖蔭所有。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亦覬覦此寶,多次前往蘇州潘家威逼利誘,企圖強取豪奪,但潘氏人家全然不為所動,他們將大盂鼎、大克鼎等珍貴寶物深埋地下,以免遭到掠奪。1949年後,潘家將這些珍寶捐給上海博物館。

內部的銘文:
大克鼎內壁鑄銘文290字,內容大意分為兩段:第一段是""讚揚其祖師"華父"有謙遜的心地、寧靜的性格和美好的德性,能夠保安其君主恭王。所以周王感念其功績,任命師華父的孫子為出傳王命,傳達下情的宮廷大臣。
第二段則詳細記載了周王冊命的儀式及賞賜的內容。儀式是在宗周的穆廟中舉行的。周王命尹士冊命。在冊命辭中周王重申了對的任命。並賞賜以禮 、土地和奴隸。頌揚周天子的恩德,鑄造此鼎感念先祖"華父"的恩德。

對歷史考據的重點:
研究在西周時期世襲先祖所受天子的恩賜(世官世祿),包括:爵位、領地、下屬官吏、奴隸之社會制度的重要史料。

銘文特別的地方:
大克鼎明文字體特大,字跡端正、質樸、筆畫雄健,形體舒展而端莊,與其他銘文不同處是於其期間劃有整齊的長方形格子,一字一格,所以行款縱橫,疏密有志,顯得行氣規整,格局嚴謹。是西周金文書法藝術中的皇皇巨篇。
大克鼎銘文拓本_左


大克鼎銘文拓本_右
紋飾特別的地方:
大克鼎腹飾波曲紋,舊稱環帶紋,意為帶狀與環狀的結合。現在有的學者認為波曲紋乃是一種變形獸體紋飾,是龍蛇體軀變形後的圖案。波曲紋的出現是青銅紋飾的一大發展,也是西周時人審美觀念的一大變化。在商代及西周早期青銅器紋飾多以威嚴神秘、猙獰可怖的獸面紋(饕餮紋)為主,它一般飾以獨體對稱的形式將動物獸面裝飾於青銅器的主體部分,產生出強烈的莊重肅穆的宗教氣氛。
飾紋拓本

參考資料:陳佩芬 ,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博物館館藏寶錄》
                    陳佩芬 ,上海古籍出版社《夏商周青銅器研究》
立耳側視面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龍紋扁足鼎

龍紋扁足鼎
高31.1cm,口徑24.2cm
立耳、方唇、圓底,下有三條龍形的扁足,造型精美。鼎的腹部飾長鼻獸文,是一種一足的長卷鼻獸的形象。紋飾完全是平整的淺雕,獸目處於圖案的中間,省略了頭部其他的特徵,僅保留一個獸目和長卷鼻。獸目下面有一個爪子,後部的尾和長鼻一樣,相應地向下卷曲。這種卷鼻和卷尾的對稱形式在獸類中是不可能有的,但從圖案的結構看,卻又相當調和,反映了設計者對圖案規律的熟諳。立體獸文的周圍,滿佈精確而細密的雷紋。鼎的扁足較薄,兩面都有繁密而猶勁的龍紋,除了重點顯示頭部的特點以外,在體軀中有鱗紋,象徵著龍的特點。軀體和尾部由寬闊而驟然收縮,手法簡潔。用隆直立的方式組成三足,利用長卷鼻及口部彎曲處語氣深相接,其角度也恰到好處。尾部的彎取成為落地的支撐點,使整個鼎有穩定感從而增加了它的氣勢。 此鼎立耳有大孔,方唇較薄,腹部紋飾主紋和地紋分界不甚明確。殷墟婦好墓曾出土龍形扁足鼎,形制大小與此相同,唯紋飾不同。此器時代應為殷墟中期。

鼎是青銅禮器之大類,在古代社會裡曾被用來"明尊卑、別上下",是統治階級劃分等級和權力的標誌。但是,扁足鼎這一類型,傳世和出土都比較少。扁足有龍形和鳥形兩種,而以龍形為多。器形大小各異小型的較多,此鼎為較大者。

參考資料:陳佩芬 ,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博物館館藏寶錄》
立耳側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陶範鑄造、疊鑄和金屬範鑄技術

上海博物館有一個展室以模型說明以陶範鑄造、疊鑄和金屬範鑄技術製作青銅器的過程。

中國商、周青銅器以陶範鑄造為主,陶範所用的原料為:原生土、砂、植物纖維、植物焚燒體等。陶範配料經特定工藝處理後具有良好性能。早期鑄件即已運用等壁厚及薄壁件設計。製範技術有紋飾和銘文的刻製與翻印、內範支釘及墊片應用、複合模範與印模快範拼合、刮板製範與規範化製範等多項工藝。渾鑄、分鑄、鑄接、鑄焊等為陶範鑄造技術的主要手段,又配之以精湛的青銅熔煉術,舉世聞名的商周青銅器才得以出現、疊鑄和金屬範技術,應用於製造社會需求量大的工具,車馬器等青銅器,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Step 1.雕塑待鑄造器(觶)的泥模。
Step 2.烘焙泥模致硬,在泥模上分塊翻製外範。
Step 3.在外範上刻製精細紋飾。
Step 4.在外範型腔面上貼一層與待鑄造器(觶)壁後一致的泥片,
組合外範後分別製作器身泥芯和澆口、冒口的器足範,
剝除泥片後,外範與泥芯間形成待鑄觶的空腔。

Step 5.製銘文泥模,烘乾後翻製銘文陶範,嵌入器身泥芯。
Step 6.組合外範與泥芯,外面糊草拌泥固定。
注意上方澆注銅液的流口與流道
Step 7.烘範待澆鑄。
Step.8  澆注青銅,冷卻後修整成形。
作為陶範的原料展示如照片下方
1.原生土  2.砂  3.植物纖維  4.植物焚燒體  5.熟料  6.陶範混和料
敲碎下來的陶範

礪石

陶母範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孔雀石標本(商代工匠煉銅的礦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木炭(河南安陽北地出土  商代工匠煉銅的燃料)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乳釘紋管流爵

器成圓扁形,敞口,兩側呈尖瓣狀,前端略高,沒有通常的流部,形狀似角。長頸,一側有斜置的管流,流上有兩個方折型飾物。頸上飾弦紋三道,其間有或疏或密的乳釘紋兩道。正面自口至腹底置一寬鋬,鋬孔甚大,鋬下端與平底相當,以下為一圈且有圈孔的假腹。
乳釘紋管流爵   夏代(21th-16t​h century B.C )
殘高20.6cm,口長16.3cm,重0.89kg。
此爵於1959年自上海冶煉廠即將融化的廢銅中搶救出來,當時其三足已不知去向,但在假腹上可以見到三個結廠痕,可以推知足部的型態,但其長度已不可考,此三足長度係根據陶爵復原。1965年在偃師二里頭中發現一管流陶爵,形式與此爵相同;1980年河南洛寧縣出土一件管流爵,器形較為完整,沒有假腹,三足細長置於平底的外側。

本器細長且略呈弧形的管流有很明顯的分瓣痕跡,證明爵的鑄造是用分鑄合範法製成。流口有斷損痕跡,與洛寧出土管流爵相比,原先的流部應該更長些。

參考資料:陳佩芬 ,上海古籍出版社《夏商周青銅器研究   上海博物館藏品》

雲紋鼎與連珠紋斝

左: 雲紋鼎   夏代(21th-16t​h century B.C )
全高19cm,口徑16.9cm,重0.96kg。
右:連珠紋斝   夏代(21th-16t​h century B.C )
全高23.5cm,口徑15.5cm,重1.528kg。
左邊的這件雲紋鼎口沿折,外沿較厚,立小環耳,深腹稍鼓,下連空錐足,器壁較薄。腹飾雲紋為陽紋線條,中間有一圓圈,近似斜角目紋。因一耳與一足垂直,另一耳在兩足之間,安置的不很妥貼,但這也是早期青銅鼎形制的特點。夏代出土和傳世的青銅器數量很少,器形不多,目前所見多為酒器,飪食器較少見,實際上古人一定會有各種飪食器盛放食物。此器為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之一。

我在先前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器物中,已經認識了斝。右邊的這件斝頸部的弦紋中有不規則和粗拙的小乳釘,這是夏代銅器特有的紋飾之一。1984年河南偃師二里頭和新鄭望京樓也出土和此形制近似的斝。夏代青銅器發現數量極少,雖然鑄作技術尚屬於初級階段,鑄件顯得粗糙,卻也是中國最早的青銅器物。

這兩件器物都是1950年代自上海冶煉廠數量大的廢銅中揀選所得。我原先想上海並非古都,為什麼上海博物館會有那麼多青銅器精品?讀了陳佩芬老師這本《夏商周青銅器研究》才知道,除了來自海內外各地的收藏家慷慨捐贈外,上海還有一座冶煉廠,來自各地的廢雜銅鐵,都會送到此處冶煉。當時文物保存觀念差,有的器物被當成廢銅處理。1958年大煉鋼運動,更有許多器物被送到這裡。不包括古錢幣,從廢銅中揀選的古文物達三萬多件。許多夏代晚期、商代早、中期的銅器都是從冶煉廠大量的廢銅中挑揀出來。這樣的工作,不分寒暑,非常辛苦,一不小心,就有珍貴的文物化為銅水,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

參考資料:陳佩芬 ,上海古籍出版社《夏商周青銅器研究   上海博物館藏品》

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束腰爵

束腰爵   夏代(21th-16t​h century B.C )
全高11.7cm,流至尾長14.1cm,重0.2kg
器成扁圓形,腰部收束,口成葉片狀,一側延長成流槽,用以傾酒,另一側是間短的尾部致使平衡。流以下是注滿酒的水平線,可知容量很小。當時的陶爵容器也都很小。自口至下腹部有一又寬又扁的鋬,鋬口較大,略呈折弧形,與商代早期青銅爵的鋬作的比較均勻的弧形有所不同。此鋬側面轉折處有一定的厚度,內側毛口容易刺手,鋬的鋪片顯示有細線均勻纏繞的痕跡,以此來保持執用時手感平整。有學者以為爵有三尖足可以插入火中溫酒,但此由此爵鋬的痕跡判斷,若直接加熱的話,細線就會被燒斷,不可能有痕跡遺留至今。鋬內還發現有微量陶土,說明這件器物是以陶範鑄作。此爵平底(相較商、周的爵,我們看到有較圓滑的底部),三條細短的足向外張開,不易傾倒。

通常所見的青銅爵有雙柱,此爵未設,這和二里頭發現其他有柱的青銅爵相比,無疑是最早的形式。1973年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的爵與此形制相同。二里頭曾出土幾件不同形式的青銅爵,根據碳14測定推算,相當於18th-16t​h century B.C. 間,束腰爵的形制仿自陶爵以工藝水平而言,更像陶製品。沒有青銅器的準確造型和挺勁的輪廓線,也未經精工磨礪,這是夏代青銅器的特點。

參考資料:陳佩芬 ,上海古籍出版社《夏商周青銅器研究   上海博物館藏品》

鑲嵌十字紋鉞

因為聽蔣勳​老師的中國美術史課程介紹,很難得見到夏代的​文物。在上海博物館可以看到夏朝的文物,所以特地來看看。走進上海博物館青銅器展室,第一眼見到的就是這件夏代(21th-16t​h century B.C )的鑲嵌十字紋鉞。
鑲嵌十字紋鉞  夏代(21th-16t​h century B.C )
全長35.6cm,刀長33.2cm,重5.16kg。
鉞是一種大型的斧,通常的形式刃部為弧形,兩側為尖角狀翹出。但這件鉞不同,體型厚實,厚9mm,欄部有兩個長方孔,可以用皮條穿過方孔固住木柄(鉞樒),腰部略為收縮,刃部平直,整體近乎方形。

鉞的中央有一個直徑約6.1cm的圓孔,沿孔的周圍用0.4x0.5cm的綠松石片鑲嵌成兩周十字紋圖案,其上下並有兩週用0.5x0.2cm的綠松石片組成圖形線條將其圍住。正反面文是相同,綠松石有深綠和淺綠色,混雜鑲嵌。表面因有數塊脫落,觀其深度約有2mm,當初以膠質作為黏合劑,難得歷經三千多年,大多保存良好。

1975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一件圖形青銅器,器上的十字紋的安排和用綠松石鑲嵌的手法與此鉞基本相同,唯方鉞的十字紋上下勻稱,而圖形器的十字紋兩頭稍粗中間稍細。
大型的鉞並不是實用器,而是貴族體現統治力和身分的標誌。《尚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這是武王親秉斧鉞督戰的情形,也是武王有統治權力的象徵。
《禮記.王制》:"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觀鈇鉞然後殺。",《尚書.顧命》:"一人冕執劉,立於東堂;一人冕執鉞,立於西堂。"

雖然目前沒有直接的文字證據證明夏代存在,但大陸的斷代​工程,仍然努力透過考古學方法,積極地找尋早期中國的真​相。地層疊壓關係14測定的資料看,二里頭文化晚于河南龍山文化,而早於二里岡期商文化。這個事實在判斷二里頭文化與夏代歷史的關係時有重要意義。至於二里頭文化的來源,目前有的學者認為它主要是在河南龍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來的有人則更明確地認為河南龍山文化的王灣類型就是二里頭文化的前身。這個問題的解決還有待於對這兩支考古文化的進一步研究。

二里頭文化同夏代歷史聯繫起來,最主要的根據是兩條。一是它的分佈範圍同文獻所記載的夏朝國家活動的地域基本上是吻合的。二是它的絕對的和相對的年代都同文獻記載夏朝國家的年代大抵符合

參考資料:陳佩芬,上海古籍出版社《夏商周青銅器研究  上海博物館藏品
                   謝維揚,浙江人民出版社《中國早期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