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唐代的花瓷

花瓷雙系罐
 在長沙窯興起釉下彩以前,北方的"花瓷"悄然產生,所謂"花瓷"是指黑釉、黃釉、黃褐釉、天藍釉或茶葉末釉上飾以天藍或月白色斑點作規則排列。花瓷被生產出來後,受到當時人們的喜愛,做成花瓷器物的有各種形式的大小罐子、雙系壺、花口或葫蘆式瓶、三足盤、腰鼓、而以壺、罐為多。
魯山地區燒製花釉器凝重豪放,別具一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唐黑釉藍斑拍鼓是花釉的傑出作品。這件拍鼓長58.9cm,鼓面直徑22.2cm,國寶級文物,拍鼓原是西域樂器,唐人不僅吸收入唐樂,而且用花瓷做成鼓腔,使人想見唐人的氣派與風格。這件拍鼓造型規整,線條柔和,裝飾突出,黑釉上的藍色斑紋如雲霞飄渺,如水墨渾融。
20世紀50年代,故宮研究人員多次到河南魯山一代進行考古調查,1977年在魯山段店窯址發現黑釉斑點拍鼓殘片多件與此藏品相同。印證唐人南卓《羯鼓錄》:"不是肝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因是腰鼓..."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魯山窯花瓷腰鼓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魯山窯花瓷腰鼓

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唐代的長沙窯

長沙窯位於湖南長沙望城縣,在中、晚唐最為興盛。傳統青瓷、白瓷只是呈現單一的釉色。長沙窯的產品開始在上釉前,繪製花鳥、人物或題詩句,並大量應用模印和貼花工藝。

青釉褐彩詩句瓷壺、青黃釉褐彩花草瓷盆(攝自中國國家博物館)

釉下彩的發明是陶瓷藝術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釉下彩到元代之後盛行,到了明、清達到巔峰,它的興起與長沙窯的發展關係密切。長沙窯雖然不像越窯名氣那麼大,但是它代表唐人已從欣賞釉色的美,轉移到欣賞彩繪、裝飾的美。我想和唐詩的興盛也有關係吧,唐人寫詩抒發心情,題詩在山水、建築,也會想題詩在器物上吧?
專家據考古資料證明,長沙窯始於中唐,盛於晚唐和五代,是在湖南岳州窯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彩繪花鳥文注子、模印貼花褐斑注子(攝自北京故宮陶瓷館)

1998年德國的打撈公司在印尼海域發現一艘唐代沈船名其為:"Batu Hitam"(中譯為"黑石號"),其結構為阿拉伯商船,船內有長沙窯、越窯、邢窯、鞏縣窯瓷器,特別的是:長沙窯瓷器上有唐敬宗、文宗間的年號"寶曆二年"(AD826),判斷沈船時代為公元第9世紀。這些文物後來被新加坡聖淘沙的休閒集團收購展示供遊客參觀,未來希望有機會能記錄到這一批文物的照片。

參考資料:1.中國國家博物館解說牌。
                    2.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唐代的青瓷

青釉八棱瓶 (唐)
 根據陸羽《茶經》記載唐代南方的五大青瓷窯包括:越州窯、婺州窯、越州窯、洪州窯與壽州窯,都是從隋代的瓷窯基礎發展起來,越州窯在唐代仍是青瓷領域的先驅,陸羽稱越窯的青瓷"如玉"、"似冰"。越窯成為南方青瓷的代表後,甌窯和婺州窯受到越州窯影響生產青瓷,屬於浙江的青瓷系統,照片中的青釉八棱瓶、青釉硯台都是從浙江慈溪窯址發現。
湖南也有岳州窯生產青瓷,但是在唐代後期逐漸沒落,而被發展釉下彩興起的長沙窯取代。
安徽壽州窯的前身為淮南窯,隋代時較為發達,到了唐代,無論胎土和釉的品質都下降,較不受到喜愛,產量也減少。
右邊這件青釉八棱瓶高22.5cm,口徑1.7cm,足徑7.2cm,直口,長頸,溜肩,鼓腹,腹以下漸收至底,圈足,內部胎體為灰白色,釉面明亮,釉色青綠,猶如湖水。凸棱處釉色漸淡,更增器物美感。頸、肩接觸有三條凸稜,可謂與眾不同。這件器物與1987年在法門寺地宮出土14件秘色瓷中其中一件八棱瓶形制相同。由於法門寺地宮發現的瓷器確認為秘色瓷,所以這件器物亦應屬秘色瓷。
我們在士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也有收藏越窯的瓷器,但製作時間已經到了五代,其上也標註秘色瓷。我想應該同這件器物一樣,比對了地宮文物形制和釉色後確認。
江西豐城一代的洪州窯與壽州窯一樣,隋代時較為發達,多具花紋裝飾,到了唐代也逐漸沒落。
唐代後期至五代,隨著燒製釉下彩瓷器的湖南長沙窯、和南地區花瓷窯興起,還有北方白瓷的發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青瓷的主流地位。
青釉硯台
(2016.07.25補充)在唐代長沙窯》筆記中堤到了黑石號古沉船中發現了代的長沙窯瓷器,我在造訪寧波博物館時看到了解說牌說明:其中也發現經美的唐代青瓷。
黑石號沉船中發現唐代越窯青瓷(翻攝自寧波博物館解說牌)

參考資料:
1.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2.北京故宮博物院編,藝術家出版社,《故宮陶瓷館》
3.和義路碼頭遺址出土的貿易青瓷

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

邢窯"盈"字款白釉罐

這件白釉罐高20.5cm,口徑9.5cm,底徑8.2cm。細沙底上刻"盈"字形書款,胎質堅實細膩,潔白如雪,釉質瀅潤,是邢窯出產高品質的官家用品。
由於南方青瓷一直是當時瓷業的主流,北方白瓷發展出來後,以邢窯為首的窯廠,因為發展時間較南方短,沒有墨守陳規,敢於嘗試和挑戰,除了白瓷,還試驗燒製黃瓷、黑瓷、花瓷,當然也燒青瓷,製胎時可以用兩色重疊拉坯,形成紋理。


邢窯"盈"字款白釉罐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
(2012.2.13補記)今天翻閱馬未都先生的馬未都說收藏 陶瓷篇》,剛好讀到他介紹"盈"字款邢窯白瓷。根據馬先生的說法:"盈"字代表的是唐代的"大盈庫",是皇帝的私庫,各地進貢給皇帝的金銀寶貝,例如這種"盈"字款的瓷器都收進"大盈庫",這興寶物供皇帝欣賞,或賞賜送人。
邢窯還出產另款"翰林"白瓷,專門供翰林院使用。
西安博物院藏 "盈"字款白瓷執壺與碟 (唐)


參考資料: 馬未都 ,聯經出版社, 馬未都說收藏 陶瓷篇 

隋唐時期的瓷器發展,南青北白

白瓷雞首壺、白瓷龍柄傳瓶、白瓷束腰蓋罐
在隋代以前,燒瓷的窯廠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北方沒有重要的窯廠。江南以越窯為中心,形成強大的青瓷體系,影響全國廣大地區。
隋代統一南北分治的情況之後,瓷業開始在黃河流域發展,北方瓷廠吸收了南方青瓷的特性後,克服含鐵量偏高,燒製溫度偏低而造成白中泛青的問題,終於發展出代表北方瓷器的"白瓷"。
白瓷的問世,是製瓷工業的大躍進,白瓷在原料的加工燒製過程中,要嚴格控制胎中和釉中鐵的含量,使其降在1%以下。白瓷在北朝時代就已經開始發展,但是到了隋代才真正燒製成功。這三件器物是隋代白瓷的代表作品,左邊兩件是從李靜訓(隋 大業4年 608AD.)墓中出土,是所發現白瓷中設計最佳,製作最精緻的作品。雞首壺是魏晉南北朝以來青瓷常見的造型,但是白瓷的作品出現,立刻給人清新悅目的感覺。從這可以窺知,為什麼iPhone僅僅從黑色換成白色,卻讓許多粉絲引頸期盼。再看右手邊那件作品,真像牙膏廣告的對照組,你白,我比你更白。
因為北方天氣寒冷,冬天萬里飄雪,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雪白的世界使得鮮卑族及其後的契丹族、党項族、蒙古族均崇尚白色。而南方氣候較為溫暖,青山綠水的景緻使得南方陶工提高青瓷的生產水平。所以白瓷先出現在北方,南方專注於青瓷,有其自然因素和社會根源。
這件是1954年在陝西西安郭家灘姬威墓出土的蓋罐,一級品,通高16.5cm,口徑9.3cm,底徑12.4cm。右面成純正白色,近看有冰裂紋,此迄已脫離舊工藝,是隋代的代表佳作。
雖然發現隋代的白瓷,但遲遲未能發現當時的窯址遺址,直至1982年,才在河北內丘與臨城界處的賈壁村發現一處。這證明在唐代的邢窯出現之前,在此處已經有重要的白瓷窯業發展,填補了這一段陶瓷業發展史的空白。
白瓷長頸瓶 (唐)
(2016.02.17補充) 唐代就有以瓷器作為海外貿易的商品,廣東省博物館這張圖列出了當時重要的窯址:自北而南,郉窯鞏縣窯、越窯、長沙窯、水車窯。
唐代主要窯址分布圖(翻攝自廣東省博物館解說牌)

參考資料:
1.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2.馬文寬、謝瑞琚,國家出版社,《陶瓷史話》
3.廣東省博物館解說牌

青瓷羊形燭台

青瓷羊形燭台 
青瓷羊形燭台
這件文物是1958年江蘇南京清涼山出土,是三國時期的器物。羊作跪伏狀,昂首,張口,雙角後捲。富兩側刻畫出雙翼,胸及背飾散射狀刻紋,後腿點綴捲雲紋。體型碩壯,肌肉強健。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青釉印花唾壺

青釉印花唾壺
唾壺,又稱"唾器",流行於三國至南北朝時期,多隨葬於墓中。在六朝墓中出土數量最多,是當時貴族日常的衛生用品,即為"痰盂"。
三國至西晉早期,造型小巧秀美,大口、圓腹、高圈足,形似尊。南北朝時演變為盤口,配合蓋及托盤,更為衛生與實用。這件器物是1954年出土南朝的物品通高12cm,口徑8cm,底徑10cm,造型素雅,紋飾簡潔明快。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青釉鏤空三獸足熏

青釉鏤空三獸足熏(西晉)
這是一件國寶級的文物,高19.2cm
,托盤直徑17.7cm,1953年於江蘇宜興周處家族墓出土。
通體做圓球形,頂部為鳥鈕,展翅欲飛,底部及盛盤下貼三熊足,造型細巧玲瓏,極其精緻。上部鏤三層三角形孔。下開一橢圓形爐門。器表印網紋及連珠紋飾,通體施青黃釉,這是由漢代博山爐形式變化製成的香熏,通行於六朝。當時上層世家大族所常用的室內燻香清潔衛生用品,當時貴族"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這句話出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的生活習俗。墓主人是西晉名將周處(沒錯,就是我們耳熟能詳,除三害的周處。),此香熏為宜興當地產品。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青瓷仰覆蓮花尊

青瓷仰覆蓮花尊(北魏)
這件北魏時期的青瓷蓮花尊於1948年在河北景縣出土,通高63.6cm, 口徑19.4cm,足徑20.3cm。器腹裝飾蓮花瓣紋,三層向下覆蓋,兩層向上仰,與器身配合恰當,蓮花尊是佛教影響下的產物。

北方瓷器製造出現較晚,推測約於北魏晚期,一般而言製作水準不及南方,但本件蓮花尊則是極為出色的作品,器體大,裝飾豐富,釉色、造型佳。

參考資料: 山西教育出版社《文物中國史6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
青瓷仰覆蓮花尊(頸部)

青瓷仰覆蓮花尊(頂部特寫)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婺州窯青釉堆塑人物罐

婺州窯青釉堆塑人物罐
除了越州窯的青瓷外,婺州窯(在今天浙江中部金華地區)自三國以來開始創燒製作青瓷,工藝也不斷提升。陸羽在《茶經》內記載:"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的記載,所以本來以為婺州窯始於唐代。但在20世紀50年代,金華地區各縣三國至隋代墓中出土大批青瓷器,並在武義縣發現西晉時期的窯址,所出土的瓷器與越窯、甌窯有別,與婺州窯瓷器則有明顯淵源關係。
照片這件青釉堆塑人物罐是三國時期(吳)的作品,人物造型非常特別。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婺州窯青釉堆塑人物罐(側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青瓷

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越州、婺州、甌窯其窯區所產製的瓷器,無論瓷土胎質與釉色的光澤度都較前期為高, 富裝飾性,堆塑、貼印、鏤雕、加彩等技術都廣泛應用。
江南地區東起沿海的江、浙、閩、贛,西至長江中上游兩湖、四川都相繼設立瓷窯,燒製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
青釉虎子(西晉)
青釉雞首壺(西晉)
越窯瓷器住要產地是浙江上虞、餘姚、紹興等古代越人居住的地方,陶瓷業自商、周以來在此地不斷發展。
在上虞地區發現三國時期的窯址約三十餘處。到了西晉的時候,越窯更是蓬勃發展,在此區發現劉十多處窯址。
青釉鏤空熏爐(西晉)
照片中的青釉辟邪燭台,高13.4cm,縱 9.7cm,橫19.9cm,胎質灰白堅緻,施青釉,釉色淺綠泛黃。獅首、兩側刻畫雙翼,四肢有力,肌肉豐滿。身上刻畫模印斜紋、圓圈紋。 辟邪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似獅、帶翼,辟邪燭台是高級的照明器具,結合藝術性與實用性。
上海博物館藏 青釉獅形辟邪燭台(西晉)
杭州歷史博物館藏 青釉獅形辟邪燭台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青釉獅形辟邪燭台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青釉獅形辟邪燭台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青瓷獅型燭台(三國 吳)(1958年江蘇南京清涼山土)
南京博物院藏青瓷獅型(西晉 南京東華門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青瓷獅型器(西晉)

南京博物院藏青瓷獅型器(西晉)

南京博物院藏青瓷獅型器(西晉)

南京博物院藏青瓷獅型器(西晉)

到了東晉以後,窯廠有向沿海地區德清窯、甌窯、婺州窯地區發展的趨勢。越窯青瓷的特色,除了輪製技術提升,還採用了拍、印、鏤、雕、堆、模製等方式,器形種類繁多。
青釉貼花佛像奩(ㄌㄧㄢˊ)(西晉)
高10.6cm,口徑23.3cm,
貼塑佛像,飾方格紋與連珠紋,應為陳設品,非日常用品
西晉越窯青瓷與東漢、三國時代相較起來,瓷胎呈色較深,呈灰色。當時選用瓷土所含鐵、鈦成分較高,因此釉色青中呈灰,色調沉靜穩定。常裝飾的花紋如我們先前介紹的鋪首、弦紋、斜方格網紋、連珠紋或忍冬、飛禽、走獸組成的花紋帶,以及刻畫細膩的龍頭、虎首和熊型裝飾等。
是海博物館藏 青釉蛙型水盂(西晉)
高3.85cm,口徑3.5cm,長7.8cm
水盂是盛水的文房用具。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青瓷蛙型水盂 (西晉)(江蘇鎮江出土)

青釉雞首壺(東晉)
青釉褐彩蛙形雙系罐高12.8cm,口徑12cm,腹徑14.7cm,底徑10cm。

器深飾有蛙首、蛙腿,陰刻羽翼紋,以動物紋作裝飾,也有將動物的某一部位作裝飾,頗具創意。
口沿加醬釉色斑釉,東晉時盛行青釉加褐彩,是因為多量的氧化鐵造成的。
青釉褐採蛙形罐(東晉)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東漢時期青瓷

青釉布紋雙系壺(江蘇江都黃毛墩出土)
到了東漢時期,有了原始青瓷的工藝技術基礎,逐漸改良,終於燒製成功青瓷。在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湖北、江蘇等地的東漢遺址中,都有發現青瓷。而江西、浙江地區發現的最多。東漢時期燒製青瓷的窯場在浙江上虞、寧波、慈溪、永嘉以及江蘇宜興等地均有發現。專家對東漢晚期小仙壇窯址土瓷片標本進行檢測,證明其在1200℃~1310℃高溫下燒製而成,釉層較早期青瓷顯著增厚,釉中含氧化鈣15%以上,胎釉結合緊密。瓷胎燒結緊實不吸水。在顯微鏡下釉面已無殘留石英。東漢晚期的青瓷除因氧化鈦含量較高,使瓷胎呈灰白色外,其它特徵皆以符合現代瓷器的標準。



青釉堆塑人物罐(三國時期 吳國)


褐釉堆塑動物五連罐(東漢時期)
河南博物院藏 青釉弦紋壺
注意看這件青釉罐的飾紋非常細緻。
河南博物院藏 青釉罐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西漢時期早期青瓷

漢青釉雙系壺
西漢時期的青瓷與戰國時期相比,胎料有重大的變化,氧化鋁和氧化鐵的含量較高,強度更高,變形較少。氧化鐵的含量會影響色,氧化鐵含量高時,顏色較深。但此時期發現的青瓷品質並不穩定,有的胎體緊實,有的胎體粗鬆(因為對原料的粉碎、淘洗和坯泥揉煉不夠細密),大部分器具形制仿自青銅器。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周代的原始青瓷

我們來看周朝的第一件原始青瓷是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拍到西周時期,於1959年在安徽屯溪出土的原始青瓷。
原始瓷壺
從上海拍攝回來才發現許多照片都有我襯衫條紋從玻璃反射出來的影像,知道了這個問題,後來到博物館就選穿灰黑色或深色的衣服。
青釉水波紋三系鼎(春秋時期)
這件青釉弦紋杯是戰國時期的原始青瓷,高11.2cm,口徑4.4cm,腹徑8.5cm,底徑8.6cm,通體飾弦紋,胎質淺灰,釉呈青黃色,薄而勻稱,但微有脫落,可能是燒結溫度不夠高。
青釉弦紋杯 (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的早期青瓷,目前在東南沿海江蘇、浙江發現較多。江南一帶發現早期青瓷的數量約佔同期發現陶瓷總數一半左右。由於青瓷遠比銅器廉價實用,成為重要的生活器具。
 青釉直條紋雙系罐(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燒造早期青瓷的瓷窯比較集中在浙江蕭山進化和紹興富盛,共發現窯址20多處,而且從窯中發現早期青瓷和印紋硬陶兩種產品同窯合燒。但陶和瓷器燒製的溫度不同,所以將原始青瓷放在易於受熱的高溫部位,而把印紋陶器放在受熱較差、溫度較低的部位燒製。戰國時期已發現圓窯和龍窯兩種,龍窯比原窯先進,但是戰國時期的龍窯還非常簡單,也還沒有像支墊的輔助工具,待燒製的塊件直接放在沙地上。

青釉鐘 (戰國時期)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