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蓮鶴方壺

64件禁止出境的文物仍是我訪河南博物院首先要看的文物。這件蓮鶴方壺是春秋中期的產品,通高126cm,1923年於河南新鄭李家樓出土。出土時有兩件,一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件藏於河南博物院。很可惜我造訪北京故宮時,青銅器館沒有開放,沒見到另一件蓮鶴方壺。這件器物是河南省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
大型的青銅文物很多,我先前看見這件文物的照片時,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厲害之處,可是站在這件器物的面前,卻感受到一種攝人的氣勢,讓人打從心底發出歡喜讚嘆之聲,也不得不佩服文物專家們能挑出這些文物眼光獨到之處,先前有這種感覺是在浙江省博物館看到玉琮王的時候。
河南省博物院藏 蓮鶴方壺
 這方壺基本上是屬於西周晚期的形式,蓋子上加上鏤空的蓮瓣,蓋子上裝飾一隻仙鶴,振翅欲飛,這是一件活動的構件,可以拿下來。方壺兩邊各有一隻龍形的耳朵,龍有突出的雙角,其他兩邊則有獸形的裝飾。下腹部四角有立體怪獸扉棱。圈足下方有一對吐舌頭的怪獸。
 壺身裝飾滿相互纏繞的蟠龍與鳳鳥,圈足上有虎形紋飾,壺身上的龍、獸和蓋子上的鶴係採用分鑄法,這個時期的作品相較於西周時期活潑且更具創造性。

參考資料:
彭適凡、李朝遠 ,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青銅器鑑賞圖典》
===================================================
比較一下現藏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蟠龍方壺。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蟠龍方壺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訪龍門記(二)

龍門文物保管所
 沿著伊水西岸前行,看到龍門文物保管所、禹王池。
禹王池
根據這裡的說明牌敘述:石窟寺在公元前3世紀源於古印度,與磚木結構寺院興起同時,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就開始開山鑿刻。但最早的石窟寺並非由佛教徒所開鑿,而是後來佛教徒借用了這種寺院形式。印度的石窟主要分布在西部,以馬哈拉施特拉邦為主要分佈的區域,保有如:埃若拉、根赫里、吉達等石窟。

沿著木梯上行,來到第一處大型的佛窟,潛溪寺洞。這裡看到經修復的木造建築。
潛溪寺
 這是編號第20窟的潛溪寺,於唐高宗時期開鑿建造,主祀阿彌陀佛,身著褒衣博帶袈裟。左右為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
寺內主祀西方三聖

洞外情景,上方為四層塔,前行為賓陽三洞

四層塔
有些小型的佛龕雕琢非常細緻
從下面這張照片可以看到,大多石龕裡的佛像都已不復存在。有的毀於歷代反佛教的勢力當道者,有的毀於大自然的力量,如河水漲退時的侵蝕與風化,有的毀於清末、民初時中西方的"藝術愛好者"的大力收購,有的毀於文化大革命。
小型佛龕一景
因此看到保存比較完整的佛像時,心情總是比較愉悅。賓陽中洞開鑿於北魏,正壁為釋迦牟尼佛及二弟子、二菩薩,南北壁均一立佛及二菩薩,地面為蓮花寶池,上方為蓮花藻井、八飛天。這尊佛像面容清秀、表情溫和,是北魏晚期風行"秀骨輕相"代表之作。
前壁刻佛傳故事和皇帝、皇后禮佛圖。
賓陽中洞  釋迦牟尼佛與脇侍菩薩
佛的背光是火焰型,佛座前左右各蹲踞一獅。北魏時期佛像常面帶微笑,嘴角上揚,可以比較先前在碑林博物館看到的皇興造像
賓陽中洞  釋迦牟尼佛像
護法力士像

護法力士像
但皇帝禮佛圖已經被帶到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皇后禮佛圖則被帶往波士頓美術館了。
皇帝禮佛圖

皇后禮佛圖

賓陽南洞(一)

賓陽南洞(二)
賓陽南洞自北魏時期開始開鑿,至唐貞觀15年,正面五尊佛像才完工。當時是魏王李泰為了生母長孫皇后祈冥福而作。主祀阿彌陀佛面部豐潤,衣紋流暢。
敬善寺洞
上方照片是敬善寺洞口,除了力士護法外,還有飛天的形象。敬善寺洞於唐高宗顯慶年間(AD656-663)開鑿,功德主為紀國太妃韋氏。
敬善寺洞


根據這裡下面解說:這摩崖三佛龕是武周(武則天稱帝)時期開鑿的,但是還政於唐的時候,這佛龕尚未完成,停止繼續施工。這留給了後來的研究者對於當時鑿刻佛像工序研究的線索。
我聯想到邱建一老師為我們解說古埃及法老的墓穴的故事,彷彿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法老駕崩時,在墓穴工作的工人就必須停下他們的工作,準備迎接法老入住。
摩崖三佛龕


(待續...)

訪龍門記(一)

龍門、雲岡、敦煌石窟一直是我想造訪的佛教聖地。我搜尋了網路上的資料,比較其路線安排,到洛陽龍門還是交通最為便利的,於是請了兩天半的年休假,連同雙十假日、周末,安排了為期六天五夜的行程造訪鄭州、洛陽兩座城市(其實只有五天,最後一天8:20 AM就要上飛機,中午就回辦公室上班了。)
新鄭機場是國際機場,桃園可直飛鄭州,搭南航到了鄭州,搭巴士進了市區已是下午四點多,原想先安排去看鄭州商城遺址南垣,但依著百度地圖指示走到公車站牌,居然沒有地圖上顯示的公車...,心情有些小沮喪。我只得放開手邊的地圖,看著公車站牌上的路線地圖,先到入宿酒店check-in再說。我安排的行程是第二天一早搭第一班從鄭州到洛陽龍門的高鐵(8:00 AM),原先是想一早到鄭州東站再買票,但有了下午的經驗,想想還是晚上先去探探路。
果真又被百度擺了一道,在路上問路時有位大姊告訴我,若要搭高鐵,直接到鄭州火車站就好了,不用去鄭州東站。於是即刻改往鄭州火車站,把往返的高鐵車票都買好了,並向站務員確認可在鄭州火車站上車。現在在大陸買火車票要看證件,所以網友若想自助旅行,記得帶台胞證。
清晨中的鄭洲車站
酒店的早餐要七點才開始,為了怕錯過車班,我六點多就出門了。天氣很好,老天爺有保佑,我在鄭州、洛陽的時間都沒下雨。
在大陸進火車站要檢查包包,搭車尖峰時間排隊人很多,記得早點到站

我預料到龍門石窟後中餐恐怕不容易解決,所以先買麵包。結果如我預料。
最好也多帶一瓶水。

我搭的是 G2001 次

候車大廳

剪票口
這條線稱之為鄭西(鄭州到西安)高鐵,其間的第一站就是洛陽龍門站。
我們要搭的動車(高鐵)_開往西安方向
到了洛陽龍門站

8:40 AM 就到了洛陽龍門站 

洛陽龍門站

這裡很多路公車,但只有71路直達龍門石窟,會有很多私車的司機來拉客,
千萬別理他們,網路上有許多網友記錄過被騙的經過

龍門博物館,還沒有整理好,目前遊客勿進

我們的雙十假期很適合安排到大陸景點旅遊,因為剛過完他們的十一長假,很多民眾都寧願待在家裡,大多景點都不會有很多人。
往景區的步道

伊水畔步道

伊水上的龍門大橋

龍門入口

石窟介紹用的是正體字
我發現大陸佛教聖地的紀事碑常用正體字

入口

伊水與龍門大橋

伊水


龍門景區示意圖


龍門石窟平面圖  (取自 龍門石窟唐代雕刻佛像研究)

(待續....)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原始瓷尊

再過兩天就要出發前往商城鄭州和古都洛陽,心裡充滿期待。看著自己的旅行計畫行程,真希望每個點都能造訪到,但是旅途中常常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尤其是我又必須依賴大眾交通工具,時間真的抓不準,又要老天爺幫幫忙,拍照時可別下雨。
我再找了檔案資料夾中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鄭州二里崗出土和洛陽龐家溝出土的原始瓷尊照片和大家分享一下。
鄭州二里崗出土原始瓷尊

鄭州二里崗出土原始瓷尊
我們先前有看過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商代原始青瓷尊。商代早期,即開始用高嶺土或瓷土製成白陶和印紋硬陶,雖然還不能稱為瓷器,仍屬於陶器的範疇,但已經具備某些進展成為瓷器的重要條件。
在鄭州商代遺址中出土的印紋硬陶,一部分燒製溫度較高,胎骨內部分礦物質產生氧化反應,表面產生光滑似釉的物質。過去便把這種現象稱為天然釉,因為它不是人工有意識地將釉塗覆在器物的表面。
洛陽龐家溝出土原始瓷尊
而景德鎮的窯工在歸納這種現象稱之為「爆汗」,這種「爆汗」的現象除了和高溫燒製有關外,胎土的成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有趣的是除了器物上有這樣的現象外,在燒製器物的窯壁上也出現類似玻璃質的現象。考古工作者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窯蠟」或是「窯汗」。窯工在燒製經驗的累積中,被這樣的現象所啟發,因為發現器物上有一層「光亮面」使得器物更光滑、美觀。於是窯工開始研究、試驗將石灰石和瓷石相配合用高溫還原焰製出了人工釉料(這是考古學者化驗原始瓷器表面的成分所推論出來的),把它塗刷在瓷土器物上放在高溫窯中焙燒出原始青瓷。

(2014.11.11補充)
在國家圖書館讀到2014.09的《考古》雜誌,其中有一篇由王昌燧、李文靜、陳岳先生合撰的《"原始瓷器"概念與青瓷起源再探討》詳細介紹了「原始青瓷」這個名詞定義的始末。
1929年,在安陽殷墟挖掘工作中發現這一類表面掛釉、質地堅硬、造型精美的器物,當時的研究者稱之為「釉陶」。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安金槐先生在研究商代器物時,研究些表面有釉且明顯不同於陶器的器物,經相關陶瓷廠分析胎料,確定為瓷土。所以他為瓷器下了定義:「(1)胎骨適用高嶺土做成的有的胎骨摻有石英或長石等粉末(2)有光亮的釉(3)質地堅硬、火候高,扣之作金石聲(4)胎骨不吸水」所以安金槐先生認為當時他所研究的這一批器物已具備瓷器的特性,應該稱之為瓷器。但陶瓷界主流的觀點並不同意他的說法,仍稱之為「釉陶」。
耿寶昌先生回憶在1971年於海外展覽時,對於這一批鄭州商城遺址出土的文物,策展單位的法籍俄羅斯人Vadim Elisseeff 艾利賽夫先生與支持安金槐先生論點的送展單位人員各持己見,互不相讓。郭沫若先生得知此事,邀請商承祚先生、宿白先生和史樹青、安金槐先生與艾利賽夫先生對於命名進行認真地討論,最後折衷採用「原始青瓷」(proto-porcelain)這個名詞作為展覽時的標示命名。所以這樣的命名方式仍非科學的定義。
而王昌燧、李文靜、陳岳經由研究發表的這篇論文,嘗試為青瓷作科學標準的定義:瓷胎的原料為瓷石或瓷土,瓷胎表面須有高溫釉層,燒製溫度須在1150℃以上。
根據這篇報告的研究:目前發現的原始青瓷鍛燒溫度已超過1150℃,所謂「原始青瓷」並不原始,並從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瓷片以達到高溫鈣釉。並從此認為:青瓷發展的起源時間可上推至夏代。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國家圖書館借這本雜誌看看。我想在夏代如果已經可以鍛燒出銅器,控制火候和溫度的技術應該也有了。只可惜沒有像商代的人想到把文字銘刻上銅器。不然現在就會有更多確切的史料。

參考資料:
1.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2.王昌燧、李文靜、陳岳,《考古》雜誌(2014.09),《"原始瓷器"概念與青瓷起源再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