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南京博物院展示玉琮


神人獸面紋琮  常州寺墩遺址

(同上)

神人獸面紋琮   蘇州 草鞋山遺址

鹽城 陸莊遺址

常州寺墩、無錫邱承墩、漣水三里墩遺址
(同上)

參考資料:
1. 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蘇常州武進寺墩遺址的發掘》

據參考書籍說明為古代燒水的用具,始見於大汶口文化,盛行於山東地區龍山文化。其形制由流、頸、腹、把手以及實足或袋足所組成。一般為夾砂陶,手製。使用時直接盛水,放在火上加熱。
 大汶口文化早期鬹為扁流、小頸、圓腹、實足。中期為鳥嘴型流,頸部移至腹背前側,扁腹、實足。晚期最大的特徵是袋足。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河南博物院展示南朝文武吏、隨侍俑

在鄧縣學莊南朝墓磚畫的旁邊,展示的是當時的文、武吏、力士和侍者的俑。透過這些俑的造型,可以窺知當時的服飾裝扮。
這也是從鄧縣學莊出土的文吏俑


前:灰陶女士俑;後:灰陶武士俑


鄧州學莊南朝畫像磚

先前筆記《玄武》裡已經紀錄過部分在河南鄧縣學莊的畫像磚。今日讀從北市圖借來譚旦冏先生主編的《中國陶瓷史》,在談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介紹了畫像磚,並比較了在南京西善橋東晉墓所看到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與鄧州學莊南朝畫像磚線條的區別,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使用鐵線描法,學莊畫像磚使用的是蘭葉描法,頗具畫意,筆有粗細。所以就把河南博物院展示的畫像磚照片貼上來比較一下。




南北朝彩色畫像磚墓1957年發現於鄧州市西北張許村,該墓南北長近10m,東西寬3.1m,高3.2m,甬道與墓室用模印彩色畫像磚砌築,畫面內容豐富。


參考資料:
1.河南博物院解說牌。
2.譚旦冏編撰,光復書局,《中國陶瓷史》

陶盉

以前的筆記看過青銅器的盉,作用是調酒的器具。南京博物院展示新石器時代南京北陰陽營遺址出土的陶盉。



江豚形陶壺

新石器時代,吳江梅堰出土。
江豚形陶壺

灰陶獸形器

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1973年從蘇州草鞋山遺址出土。高10.5cm,長21cm,口徑4.6~6.5cm。泥質灰陶,器如四足行走的怪獸,昂首翹尾,長圓腹,體中空,兩側鏤空,刻畫幾何細紋,吳縣草鞋山遺址為蘇州南部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此器造型新穎別緻,型態怪異,反映出崧澤文化先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原始陶塑藝術的珍品。
灰陶獸形器
參考資料:
1.南京博物院解說牌
2.馬自樹主編  耿東升,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文物定級圖典.一級品.下卷 陶瓷篇》

紅陶雙聯罐

新石器時代,句容城頭山遺址出土。
紅陶雙聯罐

紅陶雙聯罐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雙格石研磨盤

這也是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史前時代展示室看到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發現的文物,1958年出土。
雙格石研磨盤
由淺黃色砂岩磨製而成,長17,5cm,很像我們寫毛筆字所使用的硯台。在硯台上還發現殘存少量紅顏料的痕跡。判斷為當時研磨礦石色料的實用器皿。

參考資料:
1.張囤生,文物出版社,《中國歷史博物館》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魚紋彩陶盆

1955年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這是典型的半坡類型的魚紋。
魚紋彩陶盆

前面的筆記曾經看過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彩陶人面魚紋盆。魚紋的涵義是什麼?是因為這裡的住民依靠捕捉河裡的魚維生嗎? 我們先前還看過一件彩繪鸛魚石釜圖陶缸,有專家認為鸛和魚都是當時部落的圖騰代表。我讀聞一多先生的《神話與詩》和沈從文先生介紹文物的書中都有以魚為主題的文章,認為魚的圖騰紋飾有象徵繁衍後代的含意。
在許多書中還有魚紋演變的說明圖案。








參考資料:
1.郭廉夫、丁濤、諸葛鎧主編,張朋川領銜撰稿,天津教育出版社,《中國紋樣辭典》
2.張朋川,文物出版社,《中國彩陶圖譜》
3.中國國家博物館,山西教育出版社,《文物中國史 1 史前時代》

交錯三角紋彩陶壺

這是另一件在陝西寶雞北首嶺發現的陶壺,1958年出土。高 11.3 cm,口徑4 cm,腹徑8.6 cm,底徑5.3 cm,素面。腹面飾波折紋黑彩。參考書籍裡說明:這樣正、倒三角形二方連續組成的波折紋有可能是模仿先發展出來編織物的紋樣。
交錯三角紋彩陶壺(XV 式  M201)
我們來看一下北首嶺遺址的位置示意圖。
1958-1959,1977-1978中國科學考古研究所在北首嶺遺址進行大規模考古挖掘。這裡是仰韶文化時期遺存保存較為完整的遺址,有豐富的居住遺跡、遺物,年代比半坡遺址更早的北首嶺類型堆積,為關中地區的仰韶文化時期面貌、分期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料。


參考資料:
1.樓宇棟,文物出版社出版,寶雞北首嶺
2.郭廉夫、丁濤、諸葛鎧主編,張朋川領銜撰稿,天津教育出版社,《中國紋樣辭典》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魚鳥紋彩陶壺

這是1958年出土於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的魚鳥紋彩陶壺,屬於仰韶文化時期。泥質紅陶,通體光滑,葫蘆型,小口、細頸、闊肩、扁腹,肩與腹有脊稜,腹下內收,小平底。施黑彩。高21.6cm,口徑2.1cm。
中國國家博物館展示  魚鳥紋彩陶壺
(從這一面可以看到鳥啄魚的畫面)
口部繪四花瓣,肩部繪鳥、魚紋,鳥啄魚尾,魚環游回顧,也有專家認為是龍、鳳紋。這是半坡類型陶器中的典型器物。
紋飾展開圖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陶瓷卷
2. 張孝光,人民美術出版社,《彩陶與彩繪陶器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陶火種器

使用火對於人類的演進是一件重要里程碑,用火可以取暖、可以煮熟食物、可以當作防禦和攻擊的武器。我們看過古人用各種生火的方法,如鑽木取火、敲打火石、或是透過透鏡聚焦引太陽光點火。然而在遠古時代,無論用那一種方式生火,都是件麻煩事。我有印象看過一個《國興衛視.黃金傳奇》的特別企劃,安排SMAP的草彅剛去體驗一下日本戰國時期的生活。煮中飯時要自己生火,他用燧石花了一個多鐘頭好不容易才把火生起來,並把火種留在灶中,卻被製作單位把火給弄熄了,等到作晚餐時又得重新生火,還好這次熟悉多了。
寨根遺址
1996年在孟津縣的寨根遺址就發現的一個有趣的器物,就像草彅剛想把火留在灶中一樣,考古學者發現了一個保留火種的陶器。
陶火種器
這個火種器口徑4.5cm,底徑9cm,高11.8cm。像這樣尺度的器物很便於攜帶,我們看到供空氣流通的孔,裡面放著像火炭的火種,可以慢慢悶燒。我想這樣有用的器物應該不少吧。但是據報導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火種器。


參考資料:張亞武,《洛陽晚報.小小火種器  人類大發明》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妯娌遺址

妯娌遺址的位置
《中國文物考古辭典》裡查不到妯娌遺址,只能從《百度百科.妯娌遺址》條目以及網路介紹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裡認識這個遺址。
先前看到的王灣二期包括仰韶文化晚期到龍山文化的初期。接下來看一下洛陽博物館所展示在妯娌遺址所發現的文物。
石鑿、石球、石斧、石錘
 在使用工具上,還是停留在新石器時代,上面的照片展示了在妯娌遺址所發現的石器。
洛陽博物館展示 彩陶器座、彩陶缽

洛陽博物館展示 彩折沿罐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妯娌遺址》條目
2.   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王灣遺址

在洛陽博物館有一幅洛陽史前時代遺址分布圖,我們可以看到王灣遺址位在洛陽市區的西方谷水鎮附近。在這個遺址發現了仰韶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還有少量周代和北朝時期的遺存。
王灣遺址的位置
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仰韶文化時期遺存約在3390 B.C.-2390 B.C. 。 1959-1960年間曾進行2次考古挖掘。
洛陽博物館展示  洛陽王灣遺址出土 彩陶深腹罐
洛陽博物館展示  洛陽王灣遺址出土 彩陶盆
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器型以雙唇小口或葫蘆口尖底瓶和類似廟底溝類型彩陶花卉圖案陶盆為特徵。

參考資料:
1.何賢武、王秋華,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文物考古辭典》
2.百度百科.王灣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