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思惟菩薩(上海博物館)

想起來在上海博物館時,也見過雕刻佛像的展覽。於是把資料夾有關思惟菩薩的照片一併整理出來。
北齊 道常造太子石像
 這一尊思惟菩薩有清楚的銘文:「...造太子像一軀...」。
北齊 劉氏家族造思惟菩薩白石像 (北京故宮借展)
東魏興和二年(540)  邸廣壽造思惟菩薩白石像 (北京故宮借展)
石座背面陰刻造像記:“大伐(代)興和二年歲在庚申二月乙卯朔廿三日親(辛)丑,清信佛弟子邸廣壽仰為亡考敬造玉思惟一區(軀),願亡考上生淨妙國土,闔家眷屬,常居富利,七世同沾,有形齊潤,所願如是。像主前平鄉令邸僧景”。菩薩背光上有含苞蓮花一支,有關蓮花的含意可參閱《碑林博物館藏聖觀音菩薩坐像》。

參考資料:上海博物館解說牌

思惟菩薩像(曲陽石雕)

菩薩是梵語bodhisattva的翻譯,漢語的意思是覺有情。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沉思是覺悟的過程,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思考頓悟成佛。羅丹最著名的雕像--沉思者也是以一個人坐著,以一手支著臉做沉思狀。先前我們在摩尼殿已經見過一尊非常莊嚴的思惟菩薩像,接下來看看我在河北博物院紀錄有關以思惟菩薩為主題的曲陽石雕。
東魏 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曲陽縣文保所藏)
東魏 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曲陽縣文保所藏)
白石半跏思惟菩薩像在東魏前期出現,東為後期至隋代前期盛行一時。坐姿的菩薩左腿垂下,右腳搭載左腿上,左手放在右腿是,右肘至右腿,右手支頤思考。
東魏 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
東魏 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

東魏  灤城出土

東魏  灤城出土
雙菩薩則姿勢左右對稱,也有同方向的作品。
北齊  蠡縣出土(定州市博物館藏)
在定州白石半跏思惟菩薩的造像記中,出現「思惟、太子思惟、龍樹思惟、太子、雙思惟、龍樹、菩薩」等名稱。在雲岡石窟有半跏思惟菩薩和白馬吻足情節結合的造型,應可理解為悉達多太子思惟成佛的表現。
北齊 雙思惟菩薩像
北齊 雙思惟菩薩像
在定州白石佛像系統的半跏思惟菩薩像,出現於背屏兩側雕刻枝葉相連對稱的大樹,兩樹幹個纏繞著一條龍,推測與「龍樹」名稱相關。
北齊 雙思惟菩薩像
北齊 雙思惟菩薩像
北齊 思惟菩薩像(唐縣大寺城澗村出土)
北齊 邸戶生造思維菩薩像 (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
北齊 邸娥造思維菩薩坐像 (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
北齊 思惟菩薩坐像 (灤城出土)
北齊 思惟菩薩坐像 (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
北齊 思惟菩薩坐像 (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
隋  楊仵夫妻造思惟菩薩像
開皇八年(588年)正月三日辛未朔,楊仵夫妻敬造白玉像一區(軀)。

隋 思惟菩薩像(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

參考資料:
1.李靜杰, 田軍主編,北京故宮博物院編,藝術家出版,《你應該知道的200件佛像》
2.河北省博物院解說牌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張道明夫妻造阿彌陀佛立像

以前從石窟或是博物館看到以前的佛像常常是殘損的,或是因為當權者的政策或是戰亂的因素,只能嘆道世事無常。所以在這裡看到一尊從南北朝東魏時期保存下來完整的佛像還是心生歡喜,這也讓曲陽地方出產的石材展現出其強韌的特性。
據解說牌說明:這件張道明夫妻造阿彌陀佛立像是由民間(景縣董文治)捐贈博物館,所以應該是一件傳世的作品。



背面有銘文:武定八年(550年)歲次□午三月卅日丁□,冀州勃海修縣清信士佛弟子張道明夫妻造白玉像一區(軀),上為忘(亡)父母,既身夫妻,后忘(亡)男女,見在女二人,願使忘(亡)者托生西方,恆得安樂之處,見存者使受(壽)命延長,求無□難,願從心所求如意。



參考資料:河北省博物院解說牌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

北魏孝文帝崇尚佛法,先前看過龍門石窟從北魏時期開始陸續開鑿,在曲陽這裡也開始出現大量白石佛教造像,並成為北方佛教造像中心。1953-1954年,曲陽縣修德寺遺址出土了 佛教造像2200餘塊,對於北方佛教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這批造像之中除了一件為砂石製作外,其餘皆為白石,曲陽工匠吸收了外來的佛像元素,融入本地雕刻傳統技術,孕育出地方特色的造像。
北魏  交腳彌勒菩薩像
在隋唐以前的佛像造像中,彌勒以頭盤髮髻、遍身瓔珞的造型出現。獅子也是彌勒菩薩護法神獸之一,後來大肚彌勒的造型出現後,就很少看到彌勒菩薩的造型。在早期印度佛像中,釋迦牟尼佛兩旁的脇侍菩薩一般為觀音與彌勒菩薩的組合。健馱邏藝術中的彌勒菩薩像與婆羅門形象及印度教大梵天神形象密切相關。婆羅門作為尋求解脫的修行者,長髮梳束成卷,或綰成髻,或長髮披垂,手裡提水瓶。
北魏  交腳彌勒菩薩像
在參考書籍上看到了許多在獅子座上的彌勒菩薩,許多造像上的獅子會回首望向彌勒菩薩,也有的造像上的獅子會輕咬著菩薩的衣角。
北齊 彌勒佛坐像
北魏  佛立像
同樣是從修德寺遺址出土,比較一下北魏時期和北期時期的佛像衣飾,北魏佛像上身內著僧祇支,胸前束帶打結,外著敷搭雙肩的褒衣博帶式袈裟。衣紋為直平階梯式。在北齊的佛像衣飾中,在袈裟內是右袒式僧服,束帶在丹田附近繫結。
北齊 佛立像
北魏  觀世音菩薩立像
北魏時期流行一種"褒衣博帶 秀骨清像"式造型的佛像,形容的是著寬袍,繫大帶,頭窄肩細,體態修長,容貌俊俏,神情灑脫,是當時上流社會崇尚的審美形式。注意一下佛像的衣飾採U型褒衣博帶而非右袒的形式。
北魏  邸拔延造彌勒佛坐像
正光四年(523)七月廿三日,上曲陽人邸拔延為亡父,見存母兄、既身、合家眷屬造彌勒像一區(軀),
願生生直(值)佛。拔延侍佛。
座台前方看到陰刻人像持花是為供養人像。
曇宗等造釋迦牟尼坐像孝昌二年(526)四月廿一日,比丘曇宗、曇慶敬造釋迦像,各為師僧、父母、法界眾僧,共同供養。侍佛時。
北魏  佛來□造觀世音菩薩立像
孝昌元年(525年)臘月十六日,佛來□為亡妣敬造觀世音石像一軀
北魏  曇宗等造釋迦牟尼坐像
北魏  佛來□造觀世音菩薩立像
北魏  釋迦牟尼佛坐像
這是很典型的秀骨清像。
北魏  佛首
北魏  佛首

北齊 張零根造佛三尊像
天保八年(557)五月十五日,佛弟子張零根為亡過、見存造白玉像一區(軀),
願亡者生(升)天,見存得福
北齊 比丘尼法悅造觀世音菩薩像
河清三年(564)五月十三日,比丘尼法悅敬造觀世王一軀,
上為國王、下為師僧、父母、邊地眾生、姉(姊)妹、兄弟二人,願不見苦難。
北齊 菩薩立像
隋 觀世音菩薩立像
隋 觀世音菩薩立像
隋 菩薩立像
隋 佛坐像
唐 一佛二菩薩像

唐  地藏菩薩像

這裡出土的佛像年款最早的是北魏神龜三年,最晚的是唐天寶九年。據專家研究,天寶末年,這裡是安史之亂的主要戰場,極可能在這一時期,佛像被破壞的。此時距離唐武宗會昌五年毀佛的活動還早九十年左右。
出土造像年款整理表


曲陽修德寺遺址平面圖


參考資料:
1. 河北博物院解說牌。
2.羅頤福,《考古通訊 第三期 1955 河北曲陽縣出土石像清理工作簡報》
3.李錫經,《考古通訊 第三期 1955 河北曲陽縣修德寺遺址發掘記》
4.尚永琪,商務印書館,《蓮花上的獅子--內陸歐亞的物種、圖像與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