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南越王夫人及家臣印

在南越文帝墓中發現了15具殉人遺骸,透過隨葬印鑑,確認其身分。其中包括了:南越文帝的右夫人、左夫人、泰夫人和[部]夫人印以及景巷令印。
南越國文帝夫人印面(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左:右夫人璽龜紐金印   右:"趙藍"象牙印
右夫人地位尊崇,為諸夫人之首,僅右夫人印可稱"璽"。右邊的象牙印刻著"趙藍",與"右夫人璽龜紐金印同出土,判斷是右夫人的名字,"趙"應為從夫姓。
左:"左夫人印" 鎏金銅印 中:"泰夫人印" 鎏金銅印  右:"[部]夫人印" 鎏金銅印
註:從印面判斷為"部"字,但不確定,故博物館解說牌上加註[] 
三枚夫人銅印的質地、尺寸、雕法、印文字型相同,可能是專門為三位夫人製作的明器。
夫人無字印
出於東側室,為夫人隨葬印章。
"景巷令"魚紐銅印
 "景巷令"推測為秦、漢時期的"永巷令",主掌帝王家室,這件"景巷令"魚紐銅印在前室殉人身上發現,判斷為其人之官印,乃南越國循秦制設置。
殉人無字印
出於西側室殉人身旁。

從出土的印鑑判端殉人身分,除了4位夫人,一位"景巷令"總管,其他10位殉人應為隨葬僕人。從出土的這些文物,也作為當時後宮制度的研究提供實證。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南越王墓出土玉劍飾


玉劍飾飾裝在劍和劍鞘上的玉飾,由劍首、劍格、劍璲、劍珌組成。
玉劍飾組成(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成套玉劍飾組成(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成套玉劍飾組成(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成套玉劍飾組成(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成套玉劍飾組成(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這組玉劍飾尺度較小,但雕刻手法細密,劍首正面圓環雕一對螭虎,另有一尖嘴獸,劍珌浮雕怪獸,口銜螭虎尾巴,造型生動。
玉劍飾
劍首飾紋線描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成套玉劍飾組成(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玉劍飾
 這一組玉劍飾尺度較大,劍格中心浮雕獸面紋,兩側雕鳳鳥,工藝精美。
配劍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南越王墓出土玉帶鉤

帶鉤是束縛衣帶的服飾用具,墓中出土5件玉帶鉤,皆為墓主所有,玉帶鉤的造型以龍虎為主,構思奇巧,雕工精細。
八節鐵心龍虎玉帶鉤
 由一根鐵芯連結八節玉所組成,鉤首為虎頭,鉤尾為龍頭,通體圓雕,鐵芯鏽蝕,局部形成深褐色斑。這樣的鐵芯玉帶鉤在秦代、漢代都不多見。
八節鐵心龍虎玉帶鉤
八節鐵心龍虎玉帶鉤紋飾線描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龍形玉帶鉤
兩件玉帶鉤成對,鉤體呈細長形,首尾均為龍頭,勾勒出龍角、龍眼、龍眉。龍身飾勾連雷紋,狀似鱗片。鉤紐為橢圓形,位於帶鉤中部。
龍形玉帶鉤紋飾線描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龍虎並體玉帶鉤
青白玉,玉纖細溫潤,鉤首呈虎頭形,末端為龍首形,龍虎並列彎曲,龍張口咬環,虎伸爪探環,構成龍虎爭環的造型。
龍虎並體玉帶鉤紋飾線描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虎頭金鉤扣龍形玉珮

這原是一件龍行玉珮,斷裂後用一虎頭金鉤連結再一起,形成一件猛虎咬龍尾的帶鉤,虎頭上有一陰刻"王"字,更顯配者的尊貴地位。
虎頭金鉤扣龍形玉珮
在金鉤扣合處發現兩排小孔,判斷原玉珮已斷裂,工匠用以金鉤銜合。
虎頭金鉤扣龍形玉珮線描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韘形玉珮飾

韘就是扳指,射箭時候戴在姆指上鉤弦的用具,韘形玉珮是從實用的韘演變而成的玉珮形式,也稱為心型佩,男女皆可佩用。
韘形玉珮的演進(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南越王墓出土韘形玉珮7件,其中5件出於墓主玉衣上,另外兩件則別再左、右夫人身上。這些韘形玉珮造型各異,都不是對稱的造型。
韘形玉珮飾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鳳紋牌形玉佩

對稱應該不是南越國工匠在意的美感經驗,這一件玉佩雙面透雕,構圖充滿動感。
鳳紋牌形玉佩
在這裡又看到玉璧成為整付玉佩其中的一部分組件。可以看到兩件H形的小金片連結玉佩,原先是連結再一起的玉塊,折斷後以金橋相連,可能也是工匠為了修補玉飾所發揮的巧思。
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南越王博物館樓梯間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獸首銜璧玉珮

獸首僅左邊透雕一螭虎,可能是玉匠巧妙運用玉材特性所雕琢出,獸鼻與玉璧相套,玉璧可以前後翻動,構思非常巧妙。
獸首銜璧玉珮
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珮

南越王墓出土玉器244件(套),其中裝飾玉有140多件(套),除了先前筆記看過的容器之外,還有玉帶鉤、劍飾和佩飾。玉珮又分單件佩飾和組玉佩飾。單件佩飾主要有龍鳳佩、韘形佩和玉舞人等,多為透雕。出土11套組玉佩多以璧、璜、環及其他飾件組成。南越王墓主隨身佩飾最為精美,這些玉佩不僅反映佩戴者身分等級和差別,也表明南越國保留先秦佩玉傳統。首先來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透雕龍鳳紋重環玉珮。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珮還原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這一件玉珮分為內外環,內環透雕一條遊龍,龍爪伸出內環外,外環則透雕一條鳳,站在龍爪之上,構圖非常精緻。這一件玉珮是南越博物館的館徽。
南越王博物館館徽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珮
博物館的解說牌寫說:「有漢代浪漫寫實的特徵,是漢玉藝術的珍品」。這一點我有點意見,南越國的第一代國主趙佗原是秦將,所以看到許多規制、習俗多沿襲秦制,如在墓中看到泰子印、殉人等。就雕刻的風格來說,我到現在看到的漢代雕刻多十分質樸而抽象,應該與漢高祖、文帝、景帝崇尚黃老之術的風氣有關。南越國除了把秦風帶向南方之外,還融合了南方大地自身的生氣和活力,浪漫和寫實應該是南方的風格。應該與漢王朝在關中的文化做一區分研究。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珮
另外有一件透雕遊龍渦紋玉璧,出於墓主得頭罩上,青白玉雕成,內透雕一龍,外部壁面飾有渦紋。像這樣僅有渦紋沒有其他附加的雕飾玉璧多為祭禮用玉或明器。
透雕遊龍渦紋玉璧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玉盒

盒蓋與盒身有子母口相合、紋飾相似,蓋內有線刻雙鳳紋飾,蓋頂紐套裡有玉環,玉盒內外打磨光潔,雕鏤精緻。出土時,盒蓋已破裂並有修補痕跡,表示此為墓主珍愛的器物。
玉盒還原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玉盒
玉盒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銅承盤高足玉杯

這一件器物分成三個部分,最上方是高足青玉杯;中間部分是遊龍銜花瓣銅托架,由金、銀材質鑄成;最下方是銅承盤,由銅盤及木承軸組成。運用玉、金、銀、木、銅五種不同的材質相互鑲嵌,也顯示了南越國工匠的巧思。專家並判斷猜測這一件器物是南越王用來承接甘露,猶如北京圓明園裡的仙人承露盤,是服用長生不老藥物的工具。
高足青玉杯還原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遊龍銜花瓣銅托架還原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銅承盤還原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銅承盤高足玉杯
銅承盤高足玉杯
銅承盤高足玉杯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犀角形玉杯

玉杯的形狀似犀牛角,當時人以為犀牛角有溶解毒物的作用。杯身刻一尖嘴夔龍,龍頭為淺浮雕,龍身逐漸突起為高浮雕,杯底為圓雕,多種雕刻技法集於一身,堪稱絕品。
犀角形玉杯還原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
犀角形玉杯
夔龍紋飾(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
犀角形玉杯

犀角形玉杯
參考資料: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