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曇曜五窟

這一次到大同最重要的目的地就是拜謁雲岡石窟,用相機拍了很多照片,卻在即將離開雲岡時記憶卡損毀。我趕忙用手機補拍了一些相片,作為筆記的素材。此趟大同行前,我複習了蔣勳老師以前介紹雲岡石窟的錄音課程。向北市圖借閱了介紹雲岡的DVD。也在網路上蒐羅了相關的介紹文章。有一些知識還是到了當地才知曉,例如:雲岡與龍門石窟造像風格的最大差異、雲岡與龍門石窟造像風格的傳承關係。



蔣勳老師在課程中有介紹到雲岡目前的石窟編號是依著從入口前進的順序。但是若論開鑿的順序,第十六到第二十窟,也就是曇曜五窟才是雲岡肇始開鑿的石窟,所以我想我的筆記也就從最重要的曇曜五窟開始整理。曇曜五窟建於公元410年到西元470年。

第十六窟  立佛洞
第十六至第二十窟是雲岡最早開鑿的一組洞窟。因為由當時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開鑿,因此稱為曇曜五窟。窟制相同,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窟內造像以三世佛為主。
主像雕飾奇偉,冠於一世。分別象徵著北魏的五位皇帝,第十六、十七窟為一組,第十六窟的主像為釋迦立佛,高波紋狀髮髻,清秀俊逸。佛像身穿褒衣博帶式袈裟,胸前結帶下垂。
屬北魏太和年間推行漢化時的服制。


第十七窟 彌勒三尊洞
主像是菩薩裝的交腳彌勒,高15.6m。頭戴寶冠,胸配蛇飾及短瓔珞,臂著釧斜披絡腋,束腰縮腹,下穿羊腸長裙。獅子座具有濃郁的異域情調。西壁立佛面龐渾圓,造型古樸壯美。東壁坐佛雙肩齊挺,服飾線條流暢,刀法嫻熟。窟內四壁以千佛雕刻為主,雕像清簡勁質,純真樸實,反映雲岡早期造像特點。西壁佛像背光外緣供養天,單腿半跪,雙手捧蓮,神情恬適,造型優美。明窗東壁太和13年(487)造像龕是雲岡石窟分期段帶的重要標尺。




第十八、十九、二十窟為一組。第十九窟為中心窟,開鑿時間最早。第十八窟設計嚴謹,佈局完整,北壁主像高15.5m,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梁高挺,渾厚質樸。
身披千佛袈裟,兩側分別配置脇侍佛、脇侍菩薩及十大弟子像。左脇侍佛頭蓋華頂,面龐渾圓,體態雄偉。左脇侍菩薩頭戴花冠,秀麗典雅。

上端五弟子雕刻,俱為西域人特徵,或提瓶靜立,或拈花微笑,或閉目傾聽,或若有所悟,或喜從心生,鬼斧神工,令人嘆絕。

第十九窟 寶生佛洞
主佛像結跏趺坐,高16.8m,是雲岡石窟中第二大佛,佛像耳輪垂肩,下頷崩毀,舉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撐,衣紋簡潔明快,輕薄貼體。袈裟邊飾折帶紋。
大佛身上有許多洞洞,據導遊說清代時期工匠所想出維護大佛的方案是:在大佛身上打洞後,再以木條插入作為支撐,外層再補土後彩繪。但是這是一個失敗的方案,補土不久後就剝落,所以會造成今天看到的樣子。
南壁羅睺羅是雲岡石窟最早的故事圖像。窟外東西各開一耳洞,內有一倚坐佛像。這樣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設計既有變化,又顯莊嚴,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創舉。羅睺羅像在遊客面向大佛的這一側,若沒有伸進身子轉過頭,很難拍到。
西耳洞佛像耳廓寬大垂肩,體魄挺拔健勁。前壁原有拱門與明窗,約與第二十窟前壁同時間坍塌。
第二十窟 白佛爺洞
窟前立壁及窟頂早年崩塌,遼時建有木構窟檐,後毀於兵燹,形成露天造像。主佛高13.7m,高肉髻,廣額豐頤,長目高鼻,有八字鬍鬚,手結禪定印,質地厚重的袒右肩袈裟,衣紋凸起,具有強烈的楗陀羅風格遺風。大佛挺拔建碩的身軀,氣勢雄渾的神情,突出表現了鮮卑遊牧民族的強大,是雲岡石窟雕刻的代表與象徵。也是中國早期佛教雕刻藝術的空前傑作。大佛兩側各一立佛與脇侍菩薩。西像惜毀。
既然來到雲岡,我就在大佛面前閉目專心為我的家人祝禱祈福。許願完畢,張開雙目,看見大佛面帶微笑地望著我,如同應允我的祝禱,當時心裡有種很奇妙的感應,內心也有滿滿幸福的感覺。

(我先把景區解說牌的文字介紹謄寫上來,後續補充參考書籍介紹相關資料。)

參考資料:
1.雲岡石窟解說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