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青銅器中期迦南地區的城鎮發展

前一篇筆記提到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迦南地區的城鎮規模逐漸縮小,許多人們開始小規模的田園游牧生活。在約公元前1950年後,此時到了青銅器中期,迦南地區的城鎮生活方式逐漸恢復,並且有大型的"王居"式建築出現,統治者居於城鎮中,管控周遭的村莊地區。從敘利亞到尼羅河三角洲(Egyptian Delta),各個城鎮的統治者經由征戰、貿易、建築計畫、製造精緻工藝的方式,相互競爭累積聲望。在尼羅河三角洲南部,有一群從迦南地來的族群西克索人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並且有自己的法老。

從敘利亞到埃及這個區域,發現了許多菁英階級的墓葬,這些墓葬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墓主像是當時的戰士,穿戴金屬的腰帶,頭上方放置陪葬的戰斧,腕邊放置短刀,並在墓室口發現陪葬的綿羊、山羊、驢子。而菁英女性的墓主則穿戴珠寶飾物。
1945年芬蘭作家瓦爾塔里曾寫過一部小說《埃及人》,描述這個時期的故事。這個故事曾被翻拍成電影《埃及王》。

在公元前1539年,雅赫摩斯一世法老將西克索人逐出埃及,建立一個新的王朝。隨著西克索人的勢力瓦解,迦南地的這些城鎮又再度被破壞傾圮。

參考資料:
1.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

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青銅期早期迦南地城鎮發展

在青銅器早期的年代,迦南地的住民開始在此築牆建城,開始的時候,城鎮規模並不大,人口不超過2,000人。發展到略具規模的城鎮,人口約在3,000-5,000人左右。城牆的構築產生都市清楚的邊界,也扮演了人群溝通組織、區域發展中心的角色。當時群聚的房子圍繞著庭院,雖因貧富差別會有大小之分,但是沒有什麼顯著的區別,沒有發現類似"王居"類豪華的住宅,但是有發掘到神廟等宗教性的場域,專家推測應是當時居民社交的中心。

埃及人進入迦南地後,刺激了既有城鎮的發展,考古人員在此埃及人墓中陪葬的陶器。這些容器當時是用來盛裝與運送橄欖油與美酒的。在以色列南方出土的陶罐上還發現有那爾邁法老和荷爾-阿哈法老的名字。這些是當時交流活動中重要的物證。在約公元前2300年,黎凡特南部的大型城鎮規模逐漸縮小,有的甚至被廢棄。考古專家研究當時因為全球氣候變遷及大旱影響了這個區域的發展。環境改變的因素限制下,農民改變了原來習慣的農作經濟方式,改採田園游牧式的小規模種植,也就是移動性增加了。在接下來的350年間,這種有著城牆的城鎮失去了其本來角色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埃及人在迦南

在公元前1456年,當時埃及的法老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在米及多(Megiddo)擊敗了迦南地區部落聯盟,取得關鍵性的勝利。於是埃及王國的勢力伸進了迦南地區。
迦南地區也成為埃及王國與更北邊的敵對勢力國家的緩衝地區。
埃及人在迦南地徵稅、收取貢品,進行貿易活動而取得收益。於是埃及王國的勢力伸進了迦南地區。


原來主要的城鎮持續繁榮運作,但是有很多郊區的部落因荒廢而凋零。埃及人在迦南地並沒有積極地開發造鎮。



埃及帝國的擴張也促進了埃及文化與迦南文化戲劇性的交流與融合,如:音樂、樂器、詩歌、傳說、武器、服飾還有前面筆記提到過的宗教信仰活動。根據紀載埃及帝國結束後550年間。迦南地區的人民還習慣使用埃及的計數方式


參考資料:
1.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

2020年5月22日 星期五

考古地層關鍵柱

因為前一篇筆記,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介紹到在貝特謝安進行考古挖掘時,發掘了5個疊加層,讓我回想到我在廣州南越王宮博物館時看過的考古地層關鍵柱,先讓我們跳到廣州,把這兒的照片放上我的筆記中。
南越王宮博物館就建築在南越王宮遺址考古的現場上,所以對考古學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遺址現場中學習到考古學的基本知識,這裡博物館就介紹了考古地層關鍵柱。
從清代到北宋晚期的考古地層

從北宋晚期到南漢中期的考古地層

從南漢晚期到唐代早期的考古地層
考古地層關鍵柱(The Stratigraphy Wall )是在考古挖掘過程中,為了對照各探方地層關係,而特意保留下來的土墩。從關鍵柱可以得知此遺址的文化堆積層約5m,自下而上有秦、南越國、漢、晉、南朝、唐、南漢、宋、元、明、清等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址。



參考資料:
1.南越王宮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

貝特謝安地區出土與迦南地信仰有關的文物

我們都知道地中海東岸迦南地,今天以色列巴勒斯坦區域,是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這三大宗教都是屬於一神論(Monotheism)。但是這個區域在青銅時期是多神崇拜,他們建了萬神殿崇拜埃爾(神)(El)、阿瑟拉(Asherah、Athirat)、暴風雨女神巴力(Ba'al)和狩獵戰爭女神阿納特(Anat)。
考古學家在貝特謝安(Beth Shean)考古挖掘,發現在公元前15世紀到公元前11世紀,約400年間,這裡可以發現有五個疊加的考古層有著當時神廟的遺跡。
當埃及士兵進入貝特謝安,改建了當地的神廟,我們可以從上面照片中看到埃及神祇荷魯斯的雕像。這裡曾經歷經三場大規模的神廟重建,最後一座建立的神廟連結到《聖經》提到過的以色列第一位國王掃羅(Saul)逝世相關的非力士人的「阿斯塔蒂神廟」。專家研究阿斯塔蒂很可能是阿瑟拉的化身。
照片中在荷魯斯前的是象牙雕製哈索爾像的拍板。迦南人的宗教習俗以陶瓷禮器,裸女神鵰像以及坐著的青銅和金神為代表。在考古遺址可以看到埃及人崇敬迦南區域神祇阿納特所立的碑,可以看到信仰文化融合的情形。
迦南地青銅時期的宗教信仰文物

迦南地青銅時期的宗教信仰文物
以色列、猶大在鐵器時代開始對耶和華專注崇拜,從公元前10世紀開始,耶路撒冷的“所羅門聖殿”成為敬拜耶和華的中心。
迦南地鐵器時期的宗教信仰文物
照片中的陶器架子可能是神廟中用來支撐盛有供品的容器,或是焚香使用。上面有蛇和鳥的圖像,博物館解說牌寫說來源不明,但是我聯想到上下埃及代表的隼和蛇,不知道是否與來此的埃及人有關係否。下方有女性胸部特徵的像與阿瑟拉信仰有關,當時人崇拜阿瑟拉,祈求保佑懷孕和授乳的女性。
迦南地鐵器時期的宗教信仰文物


參考資料:
1.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
3.賓州大學博物館-迦南地-信仰-神廟

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

明龍泉窯青釉濟公和尚戲虎像

我通勤往公司的路上,經過市民大道,會看見一尊濟公像。之前只有去杭州靈隱寺前,前往拜謁祈求旅途平安。近日生活遇到一些困擾,若是比較早出門,還是會去向濟公師父請安。
小說裡形塑的濟公師父形象是:"酒肉穿腸過,我佛留心頭。"所以會看到信徒用酒、菸供奉濟公古佛。但是我所認識的佛教教理中,那是極上密法考驗的最後一關,不是常理,也不適合程度未到的修行者,所以一般修行者得謹慎,勿當口頭"禪"。
我有時候會想到,我們所讀到耶穌、悉達多太子的傳記故事,只是他們生平行誼的浮光掠影,在悉達多太子坐在菩提樹下前,一定經歷了許多傳記故事也未曾紀錄過的繁瑣人際關係。在菩提樹下沉思時,心中的驚濤駭浪不是我們單單從佛傳故事中讀到的幾句帶過那麼簡單。
我們從小說中認識到的濟公是降龍羅漢,在十八羅漢中另有伏虎羅漢,這尊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所藏的濟公像,呈現的是濟公與老虎玩耍的景象,出自浙江龍泉窯。明朝當時已經有很多民間信仰的祠堂,其中同時供奉道教與佛教的神祇。
我猜想這隻虎象徵的是生活中的考驗,濟公師父面帶著微笑,教我們學習放開心胸與之相處。日前我在濟公師父寺內的天台向上天祈求,仰天時,雨滴剛好落在眼睛之中,我只得奮力睜開。心中想著上天是要給我什麼啟示吧!自己修行的路還是得靠自己走,不是環境周遭的人可以左右。朋友有疑有難,也只能扶一把,不要妄自托大,譏評議論。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2020年5月16日 星期六

迦南地區人民的農業活動

農業耕種是迦南地區人民在青銅時代至鐵器時代期間最主要的工作。如同其他農業社會的人民,於不同季節有不同的工作,他們主要種植的季節是晚秋,因為冬季較為潮濕,到乾熱的夏季前就要收割作物了。主要的農作物包括小麥、大麥、豆類(legumes)、無花果與橄欖。
博物館展示考古挖掘出土的農具
這些季節性的活動記載在從以色列Tel Gezer所挖掘出來,約在公元前10世紀的基色曆(Gezer Calendar)。
翻攝自解說牌的Gezer曆石板
由於主要河谷區域不適合大規模灌溉耕作,農夫主要還是依賴降雨。他們於陡峭的高坡建築高牆擋土、儲水。到了鐵器時期,有農民設計了灌溉系統,將收集到的雨水引入農田灌溉,所以有些降雨量較低的區域也因為灌溉系統的建築後適於農作。

參考資料: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酒與橄欖油

酒與橄欖油是最有商業價值的農產品,不僅僅是一般的食物,也緊密地關係著財富、地位與宗教活動。在葡萄與橄欖結果之前,樹枝需經多年的栽培、修剪。葡萄酒和橄欖油在採果後都要經過壓榨等特殊處理程序。對投資栽植葡萄與橄欖的農夫而言,都需要承受一些風險。葡萄汁轉換成酒與橄欖轉換橄欖油的過程中都有壓榨、萃取、儲存等物理與化學性的關鍵技術。這些技術關係者成品的風味優劣,也區分了終端商品的級別。早在青銅時期,葡萄酒與橄欖由的市場區分已經出現了。高端的商品受到品味專家的鑑賞,成為富貴人家宴飲場合炫富的象徵。

阿摩斯書6:4-6》:「你們躺臥在象牙床上、舒身在榻上、喫群中的羊羔、棚裡的牛犢。彈琴鼓瑟唱消閑的歌曲、為自己製造樂器、如同大衛所造的。以大碗喝酒、用上等的油抹身。卻不為約瑟的苦難擔憂。」

黎凡特地區的高端美酒與橄欖油也吸引了鄰近地區其他國家高端消費者的注意力。早在青銅時期,葡萄酒與橄欖油就已經大量輸出往埃及等鄰近國家。
Gibeon,考古挖掘發現了商業級別的25,000加侖的葡萄酒槽,酒罈上銘刻有古希伯來文(palaeo-Hebrew)酒莊主人的名字(或是商標)。

參考資料:
1.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

古代近東地區的工藝與工匠

藝術品與工藝品常常是考古學者在衡量這個考古區域當時的文明水平,以及不同區域文化間交流程度的判斷證據。在古代的近東地區,有的工匠常常在穿梭巡迴旅行不同地方,有的工匠則開舖自謀營生,也有的寄生宮廷或神廟之中。在旅行交易或是檢視外來貨物的過程當中,也幫助這些工匠開闊眼界,有機會學習其他地方工匠的技藝,相互切磋交流。
我們可以從照片中看到博物館展示這個時期的工藝品如陶藝品、玻璃製品、金屬製品等。
工匠將沙或是石英石混和鹼(如:蘇打)及穩定劑(如:石灰)高溫加熱,製成如照片中左邊的串珠、綴飾等珠寶。經過專家以化學方法,針對貝特謝安出土青銅器晚期的珠子、飾物成分進行分析,發現與埃及樣式飾物成分相同。當時埃及人統治這個區域。
金、銀、青銅、紅銅以及鉛等金屬也是製作裝飾珠寶的重要材料,裝飾珠寶的需求促使了工匠對於各種金屬加工技藝的發展創新。如照片中在串珠右邊的金耳環、墜飾等。
在金飾右邊的是考古學家從約旦的巴卡谷地發現照片中間的金屬手環(或是腳環),製作時間約在公元前1200-公元前1150年。
在金屬環右邊的是埃及藍(Egyptian Blue Frit Cake),製作時間約在公元前1300-公元前1200年。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這被認為是第一種被製作出來的合成顏料。
在埃及藍右邊的是製作珠寶裝飾物的工具包括鑿刀與模具等。

參考資料:
1.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

腓尼基人

根據《聖經》與古希臘的紀載,腓尼基人是鐵器時代群居在現在靠黎巴嫩海岸的聚落,他們擁有高超的工藝技術、航海技術並善於貿易活動。腓尼基人(Phoenicians)被命名的來源是古希臘語中"紫紅色"的意思,參考《維基百科.腓尼基》條目可以看到:或許因為古希臘人看到他們的皮膚被熾熱的艷陽曬得紅通通的,也或許他們染紫紅色的布疋技術非常好。
這種屬於領導階層御用的紫紅色的布,是將布料浸泡在用骨螺(Murex)屬的軟體動物經去殼加熱的腺體所製造的染料中而製成。在下面的照片中間的螺殼就是這一種骨螺。

在黎巴嫩的薩雷帕(Sarepta),曾挖掘出大量粉碎的骨螺貝殼以及陶製擱板被染成紫紅色,生產1克染料需要10,000個骨螺,所以當時這種紫紅色的染料是一種極具價值的原料,爾以這一種染布所製成的服裝也更為昂貴的產品。
腓尼基人延續了青銅器時代晚期迦南地住民許多工藝技術,其中又以金屬器、象牙雕及染布工業尤為傑出。腓尼基人運用這些精品與地中海周邊區域的國家交易,遠至西班牙,近有亞述帝國。
腓尼基人並沒有成立一個屬於他們專屬的國家,而是由泰爾(Tyre)、希頓(Sidon)與比布魯斯(Byblos)等城市的居民因為共同的語言文化而結合在一起。
由於公元前10世紀末亞述帝國的人口逐漸成長,向東遷移,所以腓尼基人也受到影響,逐漸沿著地中海交易的路線遷移定居,並且把在迦南地的宗教信仰(如:巴力阿斯塔蒂等)一併遷徙至塞浦路斯、突尼斯、馬爾他、薩丁島、西西里、西班牙等地區。
在照片最左邊的是小神龕的模型,生產於約公元前600年是遷徙至塞浦路斯的腓尼基人的作品,在龕口的門道可以看到代表腓尼基人信仰半月形與日形的符號,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伊歐里斯柱式
上面照片右邊的紅陶黑紋的碗,生產於公元前1000-公元前900年間,也是遷徙至塞浦路斯的腓尼基人的作品,而腓尼基人的陶藝技術即是承襲自迦南地陶匠的技術
腓尼基人用來紀載語言的拼音字母也因為希臘人採用,傳遞至西歐地區。

參考資料:
1.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
3.費城博物館/迦南地

2020年5月2日 星期六

沒有貨幣年代的交易活動

在地中海周邊地區,從青銅器時代到鐵器時代時期,一般而言,人與人、聚落與聚落間透過餽贈禮物、以物易物(barter)及信用賒欠的方式交流貨物。但這限於人群與人群的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隨著人群活動的範圍擴展,他們會遇到不認識的人,遠方的族群,新認識的群聚,並且有貨物交流的需求。再者,上述的方法在那個危險艱苦的時期並無法提供有效的價值傳遞。
於是貴重金屬如:金、銀等開始做為遠距族群交易的價值衡量基準。照片中的金錠(ingot)成為交易的媒介。這樣的情況一直到公元前6世紀末波斯帝國的勢力進入南黎凡特(Levant),開始有了貨幣交易為止。
在用金、銀或是麥子等穀物作為交易的通貨時,需要重量的標準作為公平交易的準則,照片中就是用來秤重的權。這些權石以及青銅製的量器是從貝特謝安(Beth Shean)所出土。
南黎凡特人在青銅期晚期,在地中海一帶旅行,與許多周邊的族群進行交易,他們在這一時期與埃及人、賽普勒斯人、希臘人有大量的商業交易活動。考古學家在土耳其的海岸邊進行水下考古,發現這一時期的沉船,並於其中發現了大量交易的陶器、金錠以及許多豪華的器物。
賓州的考古學者於1921-1933年間於貝特謝安進行考古挖掘工作,出土的文物從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12世紀,從古埃及在此駐軍遺留的文物到後來的以色列人、希臘化時期、古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及後來到此的伊斯蘭住民。
照片中最右邊的錢幣是拜占庭帝國時期查士丁二世的貨幣。

參考資料:
1.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

貿易活動帶來對迦南地、以色列地區陶藝的影響

在看以下的照片前須先讀一下《維基百科.Levantine pottery》的條目。約公元前2000年(青銅器時代中葉)在迦南地、以色列地區的居民因為和埃及、美索布達米亞以及地中海區域的國家貿易往來。所以受到這些地區陶藝製品工藝的影響,也學習他們的工藝技術,模仿它們製作的器型。
埃及人用雪花石膏(Alabaster)製作罐子等器物,迦南人(Canaanites)與他們交易,獲得這批產品後,就用了石膏(Gypsum)模仿埃及人的工藝製作大型的物件。他們大量模仿埃及人的藝術創作元素,最後成為自己產品的一部分元素。
到了青銅器晚期,邁錫尼文明(Mycenaean Greece)與塞浦路斯文明(Cypriot Greek)的陶藝工業技術也輸入這個區域受到廣大的歡迎,像邁錫尼所生產的壺(Stirrup jar)、朝聖者的罐子與小盒子(pilgrims flask and pyxis)在此一直流行到鐵器時代(約公元前300年)。
在鐵器時代,他們還模仿了腓尼基(Phoenician)人的工藝,製作紅色擦亮的陶器(red burnished [polished] pottery)、盛裝香水的罐子。

照片中放在檯面上右一的是邁錫尼人製作的Stirrup jar,右二是迦南人模仿製作的器物,感覺邁錫尼人的工藝還是比較細緻。在中間的是模仿邁錫尼人製作的水壺(pyxis)。掛在牆上的壺是賽普路斯人製作的水壺(bilbil),左一則是迦南人模仿製作的bilbil。
在右邊這一區的是用雪花石膏(Alabaster)製作的瓶罐,左邊則是在青銅時期前(pre-dynastic)的容器。

參考資料:
1.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

2020年5月1日 星期五

在地中海周邊區域出土的陶器碎片

我在南京博物院的時候,看到一個展示室裡像是一個儲藏室,因為滿滿各式各樣的出土文物,還沒有整理,也沒有標示,這時候正是可以考驗平常學習對文物的了解程度。在賓州大學考古人類學博物館,我也看到了這一種在台灣也曾見過,博物館與觀眾互動的小遊戲。
 如果在這個領域鑽研一段時間,應該可以從陶器碎片的特徵知道是何器物,來自哪裡。


 把牌子往上掀,就可以看到答案了。








羅馬帝國沉船中的油罐

羅馬帝國時期的海上貿易非常繁盛,約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00年間達到巔峰。考古學家從地中海打撈到古羅馬帝國的數艘沉船,從中探索當時的貿易盛況。照片中的兩個容器是用來裝盛油的罐子。而將其打撈起來的是法國的考古學家雅克.伊夫.庫斯托(Jacques Cousteau),他在1950年開始建立法國水下考古團隊,租用英國船Calypso號,於地中海海域進行水下考古。
從大量(約1200件)的罐子上可以發現"SES"的銘刻符號,表示這是來自Sestius家族的船隊。Sestius是古羅馬統治階級的家族。他們用來運酒的船隊從Cosa港出發,在地中海遇難。

參考資料:
1.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