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大同華嚴寺(四)_薄伽教藏

薄伽教藏建於遼重熙7年(1038),面闊5間,進深4間,歇山頂,是遼代殿堂建築的典型。殿內佛壇之上供俸31尊遼代泥質彩塑,為遼代雕塑精品。以合掌露齒脇侍菩薩最具代表性,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環殿依牆而建小木作重樓式閉藏38間及後壁當心間"天宮樓閣"5間,雕刻精美,巧奪天工,梁思成先生嘆稱"海內孤品"。
因為殿內不能拍照,所以還是從梁思成紀念館展出中國營建學社展示的照片和圖板看起。
下華嚴寺
下面照片中的就是上面解說牌介紹,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的脇侍菩薩。一般我們很少看到菩薩造像微笑,笑容最燦爛的當屬北朝,如雲岡石窟的造像。微笑露齒的菩薩,更拉近了與信眾間的距離;但不知是否為當初雕塑匠師的原意,或是另有故事,這尊菩薩是某一位姑娘的化身。


中國營建學社所繪製薄伽教藏殿壁圖
在殿內可以看到繁複細緻的木作天宮樓閣,讓人嘆為觀止。佛殿內不能拍照,讀者若心嚮往之,還是擇日來大同華嚴寺親身感受這份精美。
據史料記載,遼代佛教華嚴宗盛行,道宗皇帝曾親撰《華嚴經隨品贊》10卷,雕印《契丹藏》全書579秩,於西京敕建大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安放,並於寺內奉安諸位皇帝石像、銅像,大華嚴寺即為大遼的皇家寺院祖廟。但到了遼代末年,因為戰火連綿,寺院建築多毀於兵燹。到了金代,寺院於原址重新修建。到了明代的宣德、景泰年間,也大規模重修寺內建築,到了明中葉以後,分為上、下兩寺,各開山門。到了清代的華嚴寺已不復以往。
2008年大同市啟動名城復興工程,大規模重修華嚴寺,才又恢復遼金時期大華嚴寺盛況。
以下是我拍攝紀錄薄伽教藏的照片。
下華嚴寺山門






參考資料:
1.華嚴寺解說牌
2.梁思成紀念館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