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萬佛洞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近日受嗔毒之苦,不知如何平息。我在北京雍和宮拜謁時,看到燃燈佛和其手印,想起這一首偈語。日前又聽到作家吳若權先生在廣播中提到一則報導:根據調查,一般人對於未來自己的態度是陌生不關心且視為另一個人。若今生如是,更何況來世。我換個角度想,立願:若我經來世億萬劫能證得菩提道,能穿越時空,就請未來的我回來渡化累世的我。想到這裡,心中如有明燈,心中嗔火頓息。

雲岡第十四窟鑿於西元494-525年(雲崗分期第三期),窟分前後窟,經滲水侵蝕,雕像經風化,剝蝕嚴重。左壁及部分窟頂舊已坍塌,僅東千佛柱殘存。窟口兩立柱為1994年修復。

雲岡第十五窟以表現千佛題材為主,舊稱千佛洞,窟內現存造像超過萬尊,故改名萬佛洞。這些象徵釋迦佛分身的十方化佛,排列有序,構圖嚴謹。西窟盝形帷幕龕基博山爐兩側雕刻魚鳥水藻,呈現出沙鷗翔集,魚躍於淵的自然景致。下方龕額伎樂飛天,天衣靈動。飛翔的姿態與上方波動的水幕韻律和諧。
下面照片裡中央就是先前提過《法華經》釋迦、多寶佛雙佛並坐說法



千佛的概念來自於佛教三世三劫的概念,過去劫、現在劫、未來劫稱為三劫;每一劫又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這很像是平行時空的概念)。每一世中各有一千人可以成佛,度化眾生。

在北魏那個戰火連綿的時代,精刻千佛或許是對殺戮的罪業尋求救贖。也或許是藉由眾星拱月的形式呈現王權的神聖。但是法像的生滅必有其因緣,撫慰世世代代的信眾。我今生有幸能親謁萬佛,也是今生的我和在公元第五世紀的匠師有著一份繫結的緣分,也許我的某一個前世就是其中的一位匠師。


參考資料:
1.雲岡石窟解說牌
2.中國世界遺產9雲岡石窟DVD(豪客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