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佛洞(第九洞)(公元471-494)
第九、十窟為一組雙窟,前後室結構為漢式殿堂布局。窟門列楹柱,面各三間。柱雕千佛,柱基承以獅、象。第九窟窟門為仿中國傳統廡殿式建築,兩側對稱布龕,中西合璧,具濃厚裝飾意味。窟內四壁分層佈龕,造像題材多出自《法華經》。窟頂格狀,格內雕團連及飛天。八夜叉體魄健碩,力舉萬鈞,單手承托橫枋。後室北壁主像雕釋迦,兩旁各一脇侍菩薩。
毗盧佛洞(第十窟)
前室北壁明窗與拱門之間,須彌山層巒疊嶂,山腰二龍交纏。山間有茂密的林木和競奔的動物。外側阿修羅天單腿盤坐,多頭多臂,手托日、月。東西二壁各雕三間式屋型龕,龕內佛像面容慈和,菩薩神情恬靜。在閻浮樹下,半跏坐思維菩薩一手支頤,沉思四諦。窟門東西兩側金剛力士頭戴鳥羽冠,手持金剛杵,表情和善。後室主像為彌勒菩薩,東西兩壁各一脇侍菩薩。南壁為表現因施善教降伏外道的因緣故事龕。
接引佛洞(第十一窟)
第十一、十二、十三窟為一組,第十一窟內中心塔柱分上、下兩層,樣式樸實簡約,下層四面均一立佛,正面立佛兩脇侍菩薩。細頸腰細,神態溫和雍容。西壁屋型大龕內七立佛,面形豐潤,形體高大,華衣飄逸。東壁上層太和七年(483),造像題記全文共337字,是雲岡石窟現存時間最早,文字最多的題記。書體端樸高古,寓奇巧於拙樸之中,是平城魏碑書法中的精品。窟內四壁龕制紛雜,無統一規制。專家推測係北魏民間後來集資續鑿。
離垢地菩薩洞(第十二窟)
俗稱音樂窟,分前後室窟,前室外壁上方鑿窟檐,窟口列楹柱。前室北壁最上層天宮伎樂十四身,分別演奏吹指、齊鼓、排簫、琵琶、橫笛、琴、五弦、篳篥、箜篌、腰鼓、義嘴笛、法螺等樂器。門楣上一組舞伎群,動作連貫,氣韻奔放,是人間舞姿藝術再現,窟頂為逆髮型伎樂天,體格壯碩,具有北方少數民族性格特點。該窟內樂器雕刻的形制、演奏方式及樂隊的組合型式,集中體現了北魏時期宮廷樂隊風貌及社會音樂制度。是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珍貴資料。
參考資料:
雲岡石窟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