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找了檔案資料夾中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鄭州二里崗出土和洛陽龐家溝出土的原始瓷尊照片和大家分享一下。
鄭州二里崗出土原始瓷尊 |
鄭州二里崗出土原始瓷尊 |
在鄭州商代遺址中出土的印紋硬陶,一部分燒製溫度較高,胎骨內部分礦物質產生氧化反應,表面產生光滑似釉的物質。過去便把這種現象稱為天然釉,因為它不是人工有意識地將釉塗覆在器物的表面。
洛陽龐家溝出土原始瓷尊 |
(2014.11.11補充)
在國家圖書館讀到2014.09的《考古》雜誌,其中有一篇由王昌燧、李文靜、陳岳先生合撰的《"原始瓷器"概念與青瓷起源再探討》詳細介紹了「原始青瓷」這個名詞定義的始末。
1929年,在安陽殷墟挖掘工作中發現這一類表面掛釉、質地堅硬、造型精美的器物,當時的研究者稱之為「釉陶」。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安金槐先生在研究商代器物時,研究些表面有釉且明顯不同於陶器的器物,經相關陶瓷廠分析胎料,確定為瓷土。所以他為瓷器下了定義:「(1)胎骨適用高嶺土做成的有的胎骨摻有石英或長石等粉末(2)有光亮的釉(3)質地堅硬、火候高,扣之作金石聲(4)胎骨不吸水」所以安金槐先生認為當時他所研究的這一批器物已具備瓷器的特性,應該稱之為瓷器。但陶瓷界主流的觀點並不同意他的說法,仍稱之為「釉陶」。
耿寶昌先生回憶在1971年於海外展覽時,對於這一批鄭州商城遺址出土的文物,策展單位的法籍俄羅斯人Vadim Elisseeff 艾利賽夫先生與支持安金槐先生論點的送展單位人員各持己見,互不相讓。郭沫若先生得知此事,邀請商承祚先生、宿白先生和史樹青、安金槐先生與艾利賽夫先生對於命名進行認真地討論,最後折衷採用「原始青瓷」(proto-porcelain)這個名詞作為展覽時的標示命名。所以這樣的命名方式仍非科學的定義。
而王昌燧、李文靜、陳岳經由研究發表的這篇論文,嘗試為青瓷作科學標準的定義:瓷胎的原料為瓷石或瓷土,瓷胎表面須有高溫釉層,燒製溫度須在1150℃以上。
根據這篇報告的研究:目前發現的原始青瓷鍛燒溫度已超過1150℃,所謂「原始青瓷」並不原始,並從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瓷片以達到高溫鈣釉。並從此認為:青瓷發展的起源時間可上推至夏代。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國家圖書館借這本雜誌看看。我想在夏代如果已經可以鍛燒出銅器,控制火候和溫度的技術應該也有了。只可惜沒有像商代的人想到把文字銘刻上銅器。不然現在就會有更多確切的史料。
參考資料:
1.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2.王昌燧、李文靜、陳岳,《考古》雜誌(2014.09),《"原始瓷器"概念與青瓷起源再探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