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靈岩寺洞

第三窟,這是雲岡最大的洞窟,原設計為大型塔廟窟,但是直到北魏年代結束都還未能完成。窟外依崖原有木構大閣,僅存12個洞孔。說明當年的佛閣為面開十二開間巨制。
上層東西兩端各有一座二級方塔,兩塔間開鑿二明窗,明窗之間為一廡殿形窟室。主像雕交腳彌勒,窟面東西各開一門,北壁雕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像。
我向北市圖借的DVD裡的介紹:這裡曾經是雲岡石窟開鑿者曇曜大師翻譯經典的地方。

主尊高10m,倚坐,面部圓潤豐滿,神態超然,兩側菩薩頭戴寶冠,精美莊嚴。其雕鑿年代包括北魏、隋、唐和遼四代。
第三窟後室北壁主佛及脇侍菩薩
第三窟後室 脇侍菩薩
第三窟後室北壁主佛及脇侍菩薩
第三窟後室 脇侍菩薩
所以造像的年代是依照風格而推論。從窟內遺留下雕鑿痕跡可以瞭解古代建造石窟的工法,是非常珍貴豐富的實物資料。

參考資料:
1.雲岡石窟解說牌
2.里仁書局印行,《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1980)
3.中國世界遺產9雲岡石窟DVD(豪客唱片)

塔廟窟

一門兩窗,該窟未按計畫完成。中心塔柱四面造像均為一佛二菩薩。窟內四壁風化嚴重。南壁有正元年間(520-525)"為亡夫侍中造像記"
是雲岡石窟目前所知時間最晚的北魏造像銘記。現已風化不清,窟頂可見團蓮與飛天。
第四窟 西壁
照片出自 里仁書局《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


參考資料:
1.雲岡石窟解說牌
2.里仁書局印行,《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1980)

大佛洞、釋迦佛洞

第五窟與第六窟亦為一組雙窟,兩洞窟前有五開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順治八年(1651)重建。窟型作橢圓草廬形式,分前後室。
第五窟的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m,為雲岡石窟中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及佛像,但缺乏統一佈署,時間又不相同,說明此窟可能未按最原先的計畫完成。
第五窟後室主佛及西立佛
照片出自里仁書局 《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
第五窟後室南壁及西壁
照片出自里仁書局 《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

第六窟為中心柱窟,亦名「支提」。塔廟窟雕飾富麗,被譽為「雲岡第一偉觀」,是世界雕刻藝術史上的奇蹟。
第六窟前仁王護法

第六窟前仁王護法



窟內中央方形柱分上、下層,高15m。上層四面各鐫一立佛二菩薩,四角鏤雕大象承馱九級樓閣式方塔;下層四面開龕坐佛。窟內四壁上層環列立佛十一尊,華蓋承懸,氣宇軒昂。窟頂格狀,格間可見騎乘各種動物的多臂多首天神。窟內現存反應釋迦一生的佛傳故事圖二十餘幅。
佛傳故事浮雕
照片出自里仁書局 《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

佛傳故事浮雕
照片出自里仁書局 《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

佛傳故事浮雕
照片出自里仁書局 《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

佛傳故事浮雕
照片出自里仁書局 《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

佛傳故事浮雕
照片出自里仁書局 《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
集中表現了佛陀從誕生到出家、弘法一系列具有標誌性紀念意義的場面。這些故事圖案雕刻結構合理,手法簡樸是楗陀羅藝術東傳的新創造,彌足珍貴。
第6窟後室中心塔柱北
照片出自里仁書局 《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

雙佛並坐說法

雙佛並坐說法

參考資料:
1.雲岡石窟解說牌
2.里仁書局印行,《雲岡石窟 佛像雕塑藝術》(1980)

2017年1月14日 星期六

西來第一佛洞

第七、八窟是雲岡最早的雙窟。建於公元471-494,第七窟被稱為西來第一佛洞。
窟具前、後室,主室平面呈橫長方形。窟內造像胡風漢韻,交相雜揉,東西文化在這裡撞擊交融。第七窟明窗兩壁為比丘樹下參禪思惟像;北壁上層大龕正中為交腳彌勒,兩側為倚坐佛像,下層為釋迦、多寶二佛並坐。

南壁長方形帷幕龕內,六身高髮髻供養天半跪相對,端靜秀麗,風姿綽約。素有雲岡六美人之譽。是西域造像融入東方元素的上乘之作。



窟頂摹仿木構建築中的平棊藻井,24對飛天圍繞盛開的蓮花飄然漫舞。


第八窟 佛籟洞
窟門西側雕騎乘孔雀的鳩摩羅天,五頭六臂,顏若童子。手中或托舉日月,或執弓箭,左下手當胸持斑鳩。具有濃郁的異域風情。東側騎神牛的摩醯首羅天,三頭八臂,面型渾圓,兩側小頭戴尖頂帽,主臂一手插腰,另一手持穀穗。其餘支臂或托舉日月,或執弓箭,或提如意。多首多臂天神像造型源自古印度,源為婆羅門教的神祗。該組雕像為雲岡石窟所獨有,反映早期佛教顯密兼容的特徵。




參考資料:雲岡石窟解說牌

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五華洞

雲岡第九至第十三窟俗稱五華洞,因後世施泥彩繪而異常絢麗。這組洞窟營造於北魏孝文時代,窟內造像的風格越趨近於漢風,具有鮮明的中土特色。但我造訪此地時,或遇到閉門維修或限制拍攝,只能先將解說牌的文字謄錄於筆記之中,後續有相關的文字或圖片,再補充進來。若您住在台北,也可以到北市圖借閱雲岡石窟的DVD觀賞,但是該片的解說旁白和影像有很多片段都沒有對應,僅供參考。

阿閦佛洞(第九洞)(公元471-494)
第九、十窟為一組雙窟,前後室結構為漢式殿堂布局。窟門列楹柱,面各三間。柱雕千佛,柱基承以獅、象。第九窟窟門為仿中國傳統廡殿式建築,兩側對稱布龕,中西合璧,具濃厚裝飾意味。窟內四壁分層佈龕,造像題材多出自《法華經》。窟頂格狀,格內雕團連及飛天。八夜叉體魄健碩,力舉萬鈞,單手承托橫枋。後室北壁主像雕釋迦,兩旁各一脇侍菩薩。

毗盧佛洞(第十窟)
前室北壁明窗與拱門之間,須彌山層巒疊嶂,山腰二龍交纏。山間有茂密的林木和競奔的動物。外側阿修羅天單腿盤坐,多頭多臂,手托日、月。東西二壁各雕三間式屋型龕,龕內佛像面容慈和,菩薩神情恬靜。在閻浮樹下,半跏坐思維菩薩一手支頤,沉思四諦。窟門東西兩側金剛力士頭戴鳥羽冠,手持金剛杵,表情和善。後室主像為彌勒菩薩,東西兩壁各一脇侍菩薩。南壁為表現因施善教降伏外道的因緣故事龕。

接引佛洞(第十一窟)
第十一、十二、十三窟為一組,第十一窟內中心塔柱分上、下兩層,樣式樸實簡約,下層四面均一立佛,正面立佛兩脇侍菩薩。細頸腰細,神態溫和雍容。西壁屋型大龕內七立佛,面形豐潤,形體高大,華衣飄逸。東壁上層太和七年(483),造像題記全文共337字,是雲岡石窟現存時間最早,文字最多的題記。書體端樸高古,寓奇巧於拙樸之中,是平城魏碑書法中的精品。窟內四壁龕制紛雜,無統一規制。專家推測係北魏民間後來集資續鑿。

離垢地菩薩洞(第十二窟)
俗稱音樂窟,分前後室窟,前室外壁上方鑿窟檐,窟口列楹柱。前室北壁最上層天宮伎樂十四身,分別演奏吹指、齊鼓、排簫、琵琶、橫笛、琴、五弦、篳篥、箜篌、腰鼓、義嘴笛、法螺等樂器。門楣上一組舞伎群,動作連貫,氣韻奔放,是人間舞姿藝術再現,窟頂為逆髮型伎樂天,體格壯碩,具有北方少數民族性格特點。該窟內樂器雕刻的形制、演奏方式及樂隊的組合型式,集中體現了北魏時期宮廷樂隊風貌及社會音樂制度。是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珍貴資料。


參考資料:
雲岡石窟解說牌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萬佛洞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近日受嗔毒之苦,不知如何平息。我在北京雍和宮拜謁時,看到燃燈佛和其手印,想起這一首偈語。日前又聽到作家吳若權先生在廣播中提到一則報導:根據調查,一般人對於未來自己的態度是陌生不關心且視為另一個人。若今生如是,更何況來世。我換個角度想,立願:若我經來世億萬劫能證得菩提道,能穿越時空,就請未來的我回來渡化累世的我。想到這裡,心中如有明燈,心中嗔火頓息。

雲岡第十四窟鑿於西元494-525年(雲崗分期第三期),窟分前後窟,經滲水侵蝕,雕像經風化,剝蝕嚴重。左壁及部分窟頂舊已坍塌,僅東千佛柱殘存。窟口兩立柱為1994年修復。

雲岡第十五窟以表現千佛題材為主,舊稱千佛洞,窟內現存造像超過萬尊,故改名萬佛洞。這些象徵釋迦佛分身的十方化佛,排列有序,構圖嚴謹。西窟盝形帷幕龕基博山爐兩側雕刻魚鳥水藻,呈現出沙鷗翔集,魚躍於淵的自然景致。下方龕額伎樂飛天,天衣靈動。飛翔的姿態與上方波動的水幕韻律和諧。
下面照片裡中央就是先前提過《法華經》釋迦、多寶佛雙佛並坐說法



千佛的概念來自於佛教三世三劫的概念,過去劫、現在劫、未來劫稱為三劫;每一劫又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這很像是平行時空的概念)。每一世中各有一千人可以成佛,度化眾生。

在北魏那個戰火連綿的時代,精刻千佛或許是對殺戮的罪業尋求救贖。也或許是藉由眾星拱月的形式呈現王權的神聖。但是法像的生滅必有其因緣,撫慰世世代代的信眾。我今生有幸能親謁萬佛,也是今生的我和在公元第五世紀的匠師有著一份繫結的緣分,也許我的某一個前世就是其中的一位匠師。


參考資料:
1.雲岡石窟解說牌
2.中國世界遺產9雲岡石窟DVD(豪客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