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甜白釉暗花纏枝牡丹暗八仙紋僧帽壺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甜白釉暗花纏枝牡丹暗八仙紋僧帽壺(永樂年間)
僧帽壺因其壺口造型如同僧侶帽子而得名,壺的形式是原先是藏傳佛教使用的金屬器皿,瓷製品始製於元代的青白釉瓷。明代永樂、宣德年間,漢藏文化流頻繁,景德鎮御用器廠曾大量燒造僧帽壺,其中以白釉、紅釉製品最為珍貴。
這件壺高19.5cm,底徑7.5cm,通體施純白釉,釉下刻劃牡丹和暗八仙紋。
所謂暗八仙,就是用八仙所執的法器作為圖案象徵,帶來吉祥。
由於八仙所執法器有時會不同,這裡先列出常見的暗八仙圖案。
1.芭蕉扇 (漢鍾離)
2.葫蘆     (李鐵拐)
3.花籃     (藍采和)
4.荷花     (何仙姑)
5.劍      (呂洞賓)
6.笛子  (韓湘子)
7.魚鼓  (張果老)
8.陰陽板或笏板  (曹國舅)

甜白釉與薄胎白瓷代表了明代景德鎮製瓷工藝的最高水平,利用選擇含鐵量極少的瓷土製胎,釉料經過多次淘洗和加工,使含鐵量降到最低的程度,把透明釉施在潔白的胎上,就能燒出白度很高的白瓷。永樂時,白瓷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釉質純淨瑩潤、光照能見影,使人有甜的感受。到了成化年間,白瓷又從半脫胎發展至幾乎脫胎的程度,胎體薄如蛋殼。因為景德鎮逐步增加高嶺土的用量,使瓷器在高溫燒製過程中不會變形,胎釉原料經粉碎、多次淘洗,除去粗顆粒、有害雜質,以增加瓷器的白度與透光度,改進裝匣和支燒的方法,也增加產品的良率。
北京故宮藏  甜白釉僧帽壺(永樂年間 清宮舊藏)
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窯白釉僧帽壺
今天翻閱《馬未都說收藏》裡與永樂甜白釉相關的介紹,根據馬老師的說法,白糖在16世紀傳入中國,先前中國人都是使用黑糖或說紅糖。白糖的出現,讓人們對永樂白瓷和甜味產生了連結,所以稱之為甜白釉。
北京故宮藏 鮮紅釉僧帽壺(明宣德年間1426-1435)
以上這件鮮紅釉僧帽胡高20cm,口徑16.1cm,足徑7.5cm,無款識,是清宮舊藏。
僧帽壺在我們台北故宮也看得到,下面這幅藏於北京故宮的畫(2009年雍正大展時有來台北)也把這樣的器物畫進去了。這張圖片是我在北京故宮的紀念品店裡拍的,拍的不是很清楚,直接點進上面雍正大展的超連結裡,看得清楚一些,雖然下面標的是胤禛妃行樂圖》,但其實這是有一組十二張畫,雍正十年時從圓明園的深柳讀書堂拆下來的,根據清宮檔案,只說是"美人絹畫",如果是雍正的嬪妃,每個人都會有正式的稱謂,不能只以"美人"帶過。


參考資料:馬文寬、謝瑞琚,國家出版社,《陶瓷史話》
北京故宮博物院,藝術家出版社,《故宮陶瓷館
馬未都,聯經出版社,《馬未都說藏 陶瓷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