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阿育王像

如果您在今年年初到訪過台北故宮展覽的大英博物館百品展,應該記得有一尊楗馱羅形式的坐佛像,U型通肩披覆,細緻的摺痕,袈裟服貼在身上,面部是典型亞利安人的輪廓,是印度佛像源起的形式。這一次在中國南方佛教藝術展,我們也有幸能看到傳遞到中國南方,屬於佛教發展傳遞早期的佛像形式。
阿育王像指的是阿育王造的釋迦牟尼佛像,而非阿育王自己的像。四川萬佛寺出土了兩件阿育王頭像和五件殘軀像,成為蜀地南朝時期造像特色。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304-232BC)第三代君主,佛教因阿育王的虔誠信仰而向四方傳播。他在印度建84000座舍利塔,召集四方僧人整理經典,並將佛教傳播到印度以外的地區。阿育王因而被佛教尊為護法明王。阿育王造佛像多為大型圓雕,大小與真人似的等身像。
頭頂上的肉髻是釋迦牟尼佛像的重要象徵,象徵光明智慧。面目的輪廓也是亞利安人的類型,在嘴上有蓄八字鬍,這是在現在的佛像中所未見的。

這件立像就呈現了早期佛像衣飾的特色,可以比較現今佛像衣飾的特徵,就可以明顯感覺到不同之處,除了U型的衣紋,還可以感受袈裟和身體貼身的感覺。先前提過「曹衣出水,吳帶當風」,曹仲達所繪的衣紋,像貼在身體上般。我們仔細看下面這幾張照片,也可以看到如此的特徵。
除了U型的衣紋,還有像這張照片這樣的斜紋。印度地區受到亞歷山大大帝帶來希臘工匠的影響,早期的佛像有很多希臘工藝的影子,除了楗馱羅地區還有秣菟羅地區,都是早期佛像開始發展的地方,也各有其特色。
雖然手臂殘缺,但可以看得出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施與願印。可以比較先前在七寶阿育王寶塔上山花蕉業內的立佛造像形式。


參考資料:七寶瑞光中國南方佛教藝術展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