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臉書博客來的廣告中看到書商推薦的一本聯經出版的《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這應該是《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的姊妹作。因為和最近我在整理亞洲藝術博物館、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以及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的文物有關,所以毫不遲疑就下訂了。我想若不是最近一篇篇整理文物的介紹,慢慢了解,一下子就翻到這本書可能會讀得很吃力。但是找到相關聯的文物對照看,互為補充,果然趣意盎然。
博物館的解說牌說明:卡尚約於公元1150左右成為陶器生產的重鎮,在往後的500年間,工藝技術逐漸累積精進,大師輩出。許多知名的繪師藝匠會在他們自己的作品上署名。雖然對我們東方的觀眾讀者,這些名字可能很陌生,但是我還是在筆記中記錄一下。解說牌提到一位名為Abu'l Qasim 'Abdallah al-Kashani的大師,我用《維基百科》找不到這位大師的資料,於是翻開了《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在第3章第10節(p.102)介紹到了這位大師,中譯為:阿布.卡希姆,他出生陶工世家,細細整理了製作陶器的工序,配方,以及各種陶器製作的指引,彙集成冊,這份文件後來在14世紀到16世紀間,被翻印很多次。上面這一件花瓶是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所展示的12世紀到13世紀間生產的花瓶。解說牌標示的出產地點是卡尚,但是博物館網頁所標示的出產地點是雷伊(Rayy),這個梨形的瓶子以波斯玫瑰紅的顏料於瓶身四面繪製四位女性,她們臉型圓潤,頭部後方有圓光,根據波斯的詩歌,這樣的造型是最美麗理想的模樣。在女性人像間有四支類似小瓶插的柱狀。在圖樣上面還是塗佈有金屬釉料,使得瓶身具有光澤。瓶頸處裝飾方格紋,口沿外折。參考資料:
1.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解說牌
3.拉丹.阿卡巴尼亞著,苑默文譯,《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聯經出版社(20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