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石鼓

讀那志良老師的《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時,知道了故宮珍藏石鼓的故事。對日抗戰的時候,為了怕石鼓落入日本人的手裡,設法把這十個石鼓運到後方去。如同下面的照片所示,大多石鼓表面的"石皮"部分已經相當脆弱,若要運到後方,恐怕石皮脫落,字跡毀損,石鼓剩下的價值就不高了。當時故宮的專家購買了高麗紙,用水浸過,覆在石鼓面上,用棉花按捺,使紙張接近石身,並按進字口。由於高麗紙棉性牢固,乾後就固定了,它把文字緊緊固定在石身上。然後把每個石鼓又用兩層棉被緊緊裹住,最後用麻繩緊緊綁牢。裝進木箱時,外面還放進滿滿的稻草,木箱外還包上鐵皮條。如此緊密的保護,才使得石鼓裝運過程沒有損傷。也從那老師的文字裡,知道這石鼓的重要性。
這次在北京故宮的珍寶館,有幸能見到這十件石鼓。這幾年我把旅行、認識並親炙文物當作是生命旅程重要的目的地,覺得有些孤單,但是內心是愉悅的。
這是十座刻有先秦文字的石墩,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石刻文字,根據唐蘭先生考證,石鼓刻鑿的時間約為戰國秦獻公11年(374BC.)。在唐代的時候,就已在陝西鳳翔府的天興縣南(現今寶雞鳳翔三疇原)二十多里的田野中出土被發現,被發現後就放在鳳翔,後被移入此地孔廟中。
唐代覆亡後進入五代,石鼓散失,直到宋代,掌管鳳翔的司馬池命人尋回,但只找到九個。下面的人虛應故事,造了個假的石鼓,直到宋皇祐四年,一位金石收藏家向傳師發覺不對,又命人探尋,找到的時候,上半段被人磨去變成臼形,就是我們下面看到的這張照片"乍原",銘文中第四字以上沒有了。
"乍原"石
"乍原"石正面
本篇是敘說道途之事,"原"即"三畤原",又名"南原","石鼓原"。
在官吏的帶領之下種植各種樹木、整治道路。植樹及治道都有時日限制,分別是"二日"及"五日"。
宋大觀年間,石鼓由鳳翔搬到首都汴京(開封),當金人攻陷汴京時,把石鼓從汴京運到燕京,起初也不很重視它。到了元代仁宗皇慶二年(1313AD)才把它們放在大成至聖文宣王廟門的左右。從那時起,經明、清兩代都沒有再移運過。
石鼓文是征旅漁獵的頌歌,以四言的句式,記載秦國君主的漁獵活動。石鼓文的字體屬於大篆,在歷史考古上、文學史、文字發展史、書法藝術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
"而師"石
此篇追敘秦公迎接周天子的使者到來的盛大場面。
嗣王指周烈王,周烈王初立,遣太史見秦公。秦獻公出師迎之。
"馬薦"石
秦地雨量充沛,天上常見虹霓,氣候溫潤,草木茲蕃。
"吾水"石
這一篇的大意是說:我們的水很清澈,我們的道路已修平,樹木也已經種植好。
丙申這天,秦獻公與周天子使者一同準備出遊。
"吳人"石
秦公隊伍一行到了吳陽,遙祭吳嶽。吳山中有鹿群奔跑嬉戲。
"吾車"石
此篇描述遊獵的情景,有詩五首。
第一首記錄車馬強盛,第二首記敘公卿和樂,第三首敘述弓矢精良
,第四首記敘遊獵所見景物,第五首記錄遊獵所獲。
"汧沔"石
記錄汧原之美,游魚之樂。詩四章,記錄養魚、捕魚之事。
秦地水利優越,水產豐富,魚獲以楊柳條筐裝運。
"田車"石
這篇記載狩獵麋鹿、雉兔的場面。
"田車"石之釋文
"鑾車"石
記載秦公此次狩獵結束時的情景,描述秦公周圍衛士勇的樣子。
並以秦公口吻說:本次狩獵獲很多。
"霝雨"石
狩獵歸途上遇雨,涉水行舟,此石上的"癸"為日名,推算為丙申第七日
,下雨後,河水上漲,有些地方可以騎馬而渡,但有些地方須乘舟渡河。
參考資料:那志良,《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
     北京故宮解說牌說明
===========================================
後記:
我在讀高中的那個年代,懵懵懂懂地沒有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做什麼,跟著整個社會大環境的氣氛,高二時選讀了自然組後,就把歷史、地理拋到腦後了,還好在國中、高中時代都遇到很好的國文老師,徐惠珠老師教我們造字原理,陳和毓老師提醒我們河洛語與古文的關係,高中時代何道吉老師也幫我們打下深厚的閱讀能力基礎。但到了大一的時候,即使是必修的史學、國文都荒廢了,後來在電視上看到羅運治老師(教我們中國現代史的老師)和眾名嘴相談歷史趣事,不禁後悔當年沒有好好聽他的課。那一段時間一直給我心靈上滋潤的應該是每個假日聽警廣文化廣場蔣勳老師主持的節目,聽蔣老師講電影、說舞蹈、講美學,到現在都覺得那是段美好的青春記憶。
偶然的機緣下加入了中華世界遺產協會,上了邱建一老師的課程。他用精彩的說書方式,把許多我在年少歲月缺漏的文化史的知識,點點滴滴的灌注至我幾乎已經枯萎的心田,讓我重新尋回生命旅途的目的地。雖然無緣進入人類學、考古學的工作領域,也沒有能力當骨董收藏家,但是拿著相機記錄下一件又一件的國家寶藏,像余秋雨老師一樣拜訪一處又一處的文化史蹟,心裡覺得充實而快樂。這是我的旅程,和自己對話的旅程。
北京故宮  珍寶館 1-石鼓館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玉琮

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稱為"六器"。以下是《周禮-春官》的記載,我們在這裡又看到了五行顏色與方位的關係,但除了四方和土地外,還有上天,以六器禮天地與四方。
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像筒形的玉器,是古代重要的禮器之一。目前發現最早出現的玉琮距今約5100年,於安徽潛山薛家崗出土。到了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的石峽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大量出現,又以良渚文化出土與傳世的數目最多,在三星堆遺址中,也發現了玉琮。下面這件是目前發現節數最多的玉琮,近口部有淺刻似太陽和月亮的符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良渚文化(3300BC-2200BC) 1958年徵集
產於江浙一帶的透閃石質玉石,質地不純,以青色居多,部分為黃色,土浸後呈霧狀乳白色。多為規整的外方內圓形狀,少數為圓筒狀。一般早期較矮,晚期較高,器身有獸面紋。部分玉琮在主體獸面紋外,用細陰刻線條刻畫"雲雷紋"、"神人"紋。
浙江杭州反山12號墓遺址出土的神獸紋玉琮為現今所見良渚文化最大的玉琮,高8.9cm,射徑17.6cm,孔徑4.9cm,重6500g,形體寬闊碩大,雕飾繁複精巧,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被稱為琮王。它也是大陸地區禁止出境的64件一級文物之一。同時出土還有一件被稱為"鉞王"的玉鉞,"琮王"代表的是最高宗教祭祀權的標誌,而"鉞王"則代表最高的軍事統御權的標誌。反山12號墓同時出現"琮王"和"鉞王",代表墓主人的確是這個時期,同時掌握政教權力的王。
浙江省博物館武林分館藏 良渚玉琮王

浙江省博物館武林分館藏 良渚玉琮王
玉琮王側面
《周禮》上說"蒼璧禮天,黃琮禮地",琮是祭祀用的禮器,內圓外方象徵天地,中間的穿孔象徵天地間的溝通,琮器上的獸紋也象徵著訊息的傳達者
2012在台北新光三越 三星堆與金沙遺址"古蜀文明"文物特展展示的玉琮
良渚人修築高大的祭壇,作為祭祀的聖地及宗教活動中心,祭壇上埋在著與天、神和祖先的大巫。
瑤山祭壇
1987年浙江余杭瑤山出土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出自《古玉新詮》

出自《古玉新詮》

參考資料:
1.《中國藝術品收藏鑑賞百科 (玉器篇)》
2.  浙江省博物館解說牌
3.   郭寶鈞,《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考古篇) 古玉今詮》
4. Internet Archive 《周官集注》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曾侯乙冰鑑

曾侯乙冰鑑
先前看過吳王夫差鑑,1978年在湖北隨州擂鼓墩1號墓出土的曾侯乙文物中,也有這麼一件製作精美,工藝繁複的冰鑑。由方鑑與方尊缶兩部分組成。鑑高63.5cm,缶高51.8cm。方鑑四角、四邊共有八個拱曲攀扶的龍形耳。上有鏤孔方蓋,蓋面中空,以容納方尊缶的頸部。蓋上裝飾變形蟠龍紋、浮雕盤龍紋和勾連雲紋。
方尊缶蓋呈方形隆起,四角附環鈕,缶身腹部四邊有環耳。尊缶是盛酒器,放入鑑中時,鑑底部有三個彎鉤與缶底部之方孔套合,其中有一個彎鉤有活動倒栓,當缶插入時,可以自動固定。

鑑裡有冰塊,這是用來冰酒器具。出土時,器物旁有一長柄有流嘴的勺子。
冰鑑與長柄勺子

參考資料:彭適凡、李朝遠 ,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青銅器鑑賞圖典》
中國國家博物館解說牌


曾侯乙青銅缶

再來看一下原本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這件缶於1978年於湖北省隨縣擂鼓墩1號墓出土,重327.5Kg,博物館的解說牌上說是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先秦酒器,裝酒的缶,稱為尊缶。但圖鑑解釋說這件缶是盥缶,一種大型的盛水器,也可稱為"行缶",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到了漢代就比較少見。由於1954年在泰山腳下發現6件作為祭器的盥缶,記有銘文,由此證實,盥缶不僅是沐浴用器物,也是禮器。
青銅缶(戰國時期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
蓋兩邊置4環鈕,蓋沿一側有一銜鏈環鈕,鏈與壺肩部以一蛇形鈕銜接。
腹中部飾凸棱紋,有四環耳。肩部飾三角紋。
此器高126cm,口徑48.2cm,分兩次鑄成。造型古樸雄渾,紋飾刻畫精細華麗,鑄造工藝高超。
湖北省隨縣在戰國時期,這裡有一個鄫國,首領曾侯乙並未見於史籍之中。但在1978年於這裡出土大量重要文物,其中的曾侯乙編鐘也是重要的禁止出境國寶。
銘文說明這是曾侯乙作器

參考資料:彭適凡、李朝遠 ,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青銅器鑑賞圖典》
中國國家博物館解說牌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德化窯白釉達摩立像

德化窯出產的瓷器用現在的儀器測量,瓷胎和釉料的含鉀量都較高。德化白釉是典型的鉀-鈣釉,歐洲人稱此種白色為「中國白」。
安放在北京故宮陶瓷館的德化窯白釉觀音像旁的是這一件達摩祖師的立像。
德化窯達摩立像
這一件作品通高25.4cm,依圖鑑說明,是仿何朝宗大師的作品,原作高43cm,手邊剛好也有原作的圖片,原作在處理江浪上的造型上,更為繁複。
以達摩祖師渡江弘法的故事為題材,祂頭部微低,耳戴雙環,身披袈裟,雙手拱於胸前,雙目凝視遠方。衣紋流暢自然,五官刻畫細膩。
達摩又稱菩提達摩,是印度28代祖師,傳說在印度是剎帝利出身,原為王子,於南北朝時到中土傳揚佛法。虔誠信佛的梁武帝曾與達摩祖師攀交。後達摩祖師折葦化舟,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塑像的主題故事,到了嵩山少林寺,面壁靜修,成了中國禪宗的始祖。民間有許多達摩修行的故事,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題材。

參考資料:北京故宮博物院,藝術家出版社,《故宮陶瓷館
                   .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德化窯白釉觀音座像

這尊觀音像高28cm,底徑13.3cm,為清宮舊藏。觀音低首垂目,神情慈祥,彷彿俯瞰芸芸眾生。胸前瓔珞珠珮作如意形,衣紋自然。通體施白釉,背後有葫蘆型印記「何朝宗」三字篆體印章款。德化窯位在今福建省德化縣,何朝宗是明代德化窯的瓷塑藝術大師,德化窯白瓷力求完美,獨樹一幟,這尊觀音像在許多介紹明清的瓷器書籍中都可以見得到,是何朝宗傳世的經典作品。
德化窯白釉觀音座像
參考資料:北京故宮博物院,藝術家出版社,《故宮陶瓷館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礬紅五彩群仙祝壽紋碗

礬紅五彩群仙祝壽紋碗(清康熙年間)
撇口、弧腹、圈足。通體施白釉,外壁以礬紅、綠彩和醬黑彩繪仙人祝壽圖。用筆極其工細傳神,應出於宮廷御手。為慶賀康熙皇帝六旬聖壽的供品御器,底書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

參考資料:中國國家博物館解說牌

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

二里頭遺址出土青銅爵

先前在上海博物館看到夏代的束腰爵,這次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看到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青銅爵。二里頭遺址和其他各地零星出土的青銅器大致分為:容器(禮器)、樂器、裝飾品、兵器、工具。
夏代的青銅爵,通高約在10-22cm,器型較薄,器表粗糙,無銘文,器腹截面作橢圓形,有狹長流嘴,流口間多數無設柱,少數有釘狀柱。鋬為扁型,弧度較大。

這件青銅爵,1984年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經分析合金成分為:銅92%,錫7%,與鼎、斝等組成禮器群。
經商代、周代禮制繼承、發展,成為古代青銅文明中心。

參考資料:彭適凡、李朝遠 ,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青銅器鑑賞圖典》
中國國家博物館解說牌

鎏金銀壺

這件北周時期的鎏金銀壺通高37.5cm,198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出土,根據圖鑑的說明,原藏於寧夏固原博物館。也是很幸運地,我到陝西歷史博物館時,剛好遇上絲路大展,所以有幸見到這件文物的本尊。有趣的是,我到中國國家博物館時,看到這一件文物的複製品,可見在描述歷史演進上,這是一件具代表性的文物。

鎏金銀壺
中國境內出土的西方金銀器皿以波斯薩珊朝的作品數量最多,這件鎏金銀壺有鴨嘴狀流,頸至腹細長,下腹圓鼓,頸腹間及高圈足上有焊飾連珠,把手上端鑄一戴帽的胡人頭像,壺腹表面有三組人像圖示,都是希臘神話傳說(特洛伊戰爭)的故事,包括:"帕里斯審判"、"掠奪海倫"、"回歸"的連續場面。





參考資料賀云翱 ,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金銀器鑑賞圖典》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郎窯紅釉觀音尊

再看一件郎窯的作品,因為向北市圖所借的《陶瓷史話》、《馬未都說收藏》到期了,得先還給圖書館,另外請一位李啟明老師《中國陶瓷史話》來告訴我們有關陶瓷的故事。
郎廷極和他手下的窯工研究了明代中期一度衰落的銅紅釉,燒成一種很珍貴而特別的釉色,文獻記載把這種品種稱之為郎窯紅。
若把郎窯紅釉瓷器碎片磨薄,放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三個層次,第一層是透明的,第二層是鮮紅色的,第三層又是透明的,再下一層就是瓷胚了。
郎窯紅釉觀音尊(康熙年間)
這件觀音尊高42.8cm,11.8cm,14.6cm。釉色濃豔鮮麗,釉面有冰裂狀開片,因為很像觀世音菩薩站立的樣子,故名"觀音尊",又名觀音瓶。郎窯紅燒製過程困難,這件也是清代紅釉瓷器中的珍品。

參考資料:李啟明,明文書局,《中國陶瓷史話》
                    中國國家博物館解說牌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霽藍釉合碗

霽藍釉合碗(康熙年間)
我門來看一下霽藍釉色的瓷器,第一件文物和前一篇認識康熙年間著名的督陶工郎廷極有關。
霽藍又稱為霽青,是以鈷為呈色劑,在1280℃-1300℃的窯溫內一次燒成。
霽藍釉呈色穩定,色調深沉,且濃淡均勻一致,釉面不流不裂。
霽藍器往往用金彩裝飾,顯得富麗堂皇;也有在坯胎上刻、印紋飾,施釉燒成後形成暗花,有龍紋則多為祭器。
這件霽藍釉合碗高4.6cm,口徑17cm,底徑9.5cm。施霽藍釉,外壁有兩道弦紋,碗內施白釉,內心青花雙圈內書"大清康熙年製",左側青花楷書豎寫"御賜純一堂珍藏",文獻記載"御賜純一堂"是郎廷極所有,所以這件霽藍釉合碗應為郎窯(即郎廷極所督導之窯)所燒製而成的,是如今很罕見的作品。
霽藍釉合碗內文字
霽藍釉缸
霽藍釉天球瓶
參考資料:馬文寬、謝瑞琚,國家出版社,《陶瓷史話》
                    中國國家博物館解說牌說明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景德鎮窯粉彩蝠桃紋瓶

景德鎮窯粉彩蝠桃紋瓶(清雍正年間1723-1735)
到上海博物館之前,從《國寶檔案》書裡認識這件文物,所以也特別在這件文物旁駐足良久。2002年中國骨董藝術拍賣會上,這只瓶子成交價是4150萬港幣,被大陸企業家買下捐給了上海博物館。
這件粉彩橄欖瓶,畫的是八個仙桃和紅蝙蝠(洪福),象徵福壽,在被拍賣之前據說是被美國駐以色列大使當作檯燈座台,他本來還想在瓶底打個洞,以方便穿過電線,還好他沒有穿成。蘇富比專家發現這件文物時,裡面覆滿沙子,還抽出一張1969年的報紙。

這件粉彩瓶是當時督陶官唐英精益求精的作品。康熙13年,爆發三藩之亂,景德鎮也受到影響,康熙19年平三藩之後,景德鎮御窯場恢復燒製官瓷。督陶官是政府派至景德鎮管理行政官員的兼任職務,把當地最優秀的工人集合在一起,提供最好的工作環境。(有科學園區的概念在裡面了)

康熙時期,著名的督陶官有臧應選、郎廷極;雍正時期,最有名的督陶官有年希堯、唐英
唐英自雍正6年到景德鎮當督陶官,在雍正年中,唐英專職經營陶務,直到雍正13年後,他過完54歲生日,進入乾隆年,才改為兼職。他在 《陶人心語》書中說:「杜門謝交遊,萃精薈神,苦心戮力,與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他專心致志,與工匠同吃,同住,聚精會神研究,終成大家,寫成《陶冶圖說》。

傳說這件瓶子是景德鎮預於雍正12年,皇帝生日時上壽的禮物。送上京城前,他看了看這件瓶子,但總覺得還有一些可以再加強的地方。於是他向皇帝請命,上書請求延長工期,改良這件作品。其他的窯工都認為他是自找麻煩,但唐英非常有自信地實踐他的想法,從橄欖瓶的造型、粉彩呈現的仙桃和蝙蝠的圖案,終於完成這件開創性的作品。
從參考書籍知道今天在景德鎮,還看得到紀念唐英的《唐公仁壽碑》,裡面歌頌的不只是唐英的成就,更感人的是,也記載了他如何照顧手下的陶工,如果在今天,他一定會是一位非常傑出的企業家。這又給我未來計畫的旅程,多了個目的地。
在台北故宮也有許多件唐英任督陶官任內非常傑出的作品,且聽導遊或解說員細細道來。

景德鎮青花仙芝祝壽紋瓶
這是上海博物館另藏一件青花八桃橄欖瓶,不知是不是原來趕著呈給雍正皇帝上壽的瓶子。
雍正時期常會畫八個仙桃作為祝壽的題材,到了乾隆時期,則是會畫九個仙桃。因此,古玩業內有一句行話叫:「雍八乾九」。

參考資料:
馬未都,聯經出版社,《馬未都說藏 陶瓷篇
李海明 惠君 ,人民文學出版社《國寶檔案》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洪武皇帝與釉裡紅

明洪武年間,也就是朱元璋開國的時期,所燒製的瓷器有青花、釉裡紅彩、白釉、藍釉、紅釉等品種,而以釉裡紅最具特色。氧化銅在高溫下易揮發,燒製不易,尤其大型器物更加困難。
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窯釉裡紅雲龍紋雙耳瓶(明 洪武年間1368-1398)
專家認為釉裡紅的燒製和朱元璋有密切關係,北京故宮藏的洪武時期瓷器80%為釉裡紅,根據馬未都老師書裡的說法:
1.紅為改朝換代後正統的顏色。
2.先前我們看過代表五行的顏色,南為朱雀,朱元璋於南方發跡,紅色是幸運的顏色。
3.朱元璋的「朱」姓即為紅色,年號洪武,「洪也與紅色諧音,他曾參加過紅巾軍,導致他對紅色極感興趣。
也許因為這諸多原因,此一時期的釉裡紅產品很多。
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窯釉裡紅花卉紋菱口杯托(明 洪武年間1368-1398)

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窯釉裡紅花卉紋菱口盤(明 洪武年間1368-1398)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釉裡紅纏枝菊紋碗
這件釉裡紅纏枝菊紋碗高10cm,口徑20.2,底徑8cm,碗內繪纏枝牡丹花,碗外繪纏枝菊紋。洪武年間燒製的釉裡紅色澤皆偏灰,反映這個時期想要燒製紅色釉技術尚未成熟,遇到相當的困難。
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釉裡紅纏枝菊紋碗

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釉裡紅纏枝菊紋碗
上海博物館藏景德鎮釉裡紅開光人物故事圖瓶

上海博物館藏景德鎮釉裡紅開光人物故事圖瓶

上海博物館藏景德鎮釉裡紅開光人物故事圖瓶

上海博物館藏景德鎮釉裡紅開光人物故事圖瓶


南京博物院藏釉裡紅大盤
釉裡紅創燒於元代的景德鎮,由於銅紅料對於窯室氣氛要求十分嚴格,燒成難度大,成品率低。元、明傳世品少,尤為珍貴。明初釉裡紅器大多沿襲元代釉裡紅的特徵,紅色暈散,不太鮮豔。白釉泛青有棕眼,紋飾層次多而不亂。
廣東省博物館藏景德鎮官窯釉裡紅菊花紋大盤


參考資料:

1.馬未都,聯經出版社,《馬未都說藏 陶瓷篇
2.中國國家博物館解說牌
3.廣東省博物館解說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