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河南博物院館藏唐三彩

再來看幾件在河南各城市出土的三彩精品:
洛陽市出土三彩錢櫃

洛陽市出土三彩罐
河南博物院徵集   三彩罐

河南博物院徵集   三彩罐

洛陽市出土三彩雙龍尊

1978年鞏義市出土三彩執壺

沁陽縣出土三彩執壺

沁陽縣出土三彩灌形水注

鞏義式出土三彩轎車

洛陽市出土三彩三足爐
鞏義市徵集  三彩塑馬三足爐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三彩角型杯

之前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看過一件以象首為造型的三彩角型杯,在河南博物院也看到另一件形制近似的三彩杯子,這件文物於1976年在后庄王村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三彩牛角形孔雀杯
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還有另一件三彩龍首杯。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三彩龍首杯
遼寧省博物館藏  三彩角型杯
(唐)朝陽  唐句盧墓出土

三彩杯盤

在河南博物院看到一組三彩杯盤,一組七個杯子,小巧精緻可愛。想起之前在陝西歷史博物館也看過一組非常精緻的三彩七星盤,也是有七個小杯子。於是把這兩組杯盤放在一起比較一下。
河南博物院藏三彩杯盤
 注意看下面的小杯子顏色、大小、形制都不一樣。取名七星,不知是否七個杯子可以和天上的北斗七星相呼應。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三彩七星盤
整理洛陽博物館的三彩照片時,又發現另一件三彩七星盤。這是1974年於洛陽市孟津縣的唐墓出土。
洛陽博物館藏 三彩人形注七星盤

三彩鷹首壺

除了在黃治窯址發現的三彩器物外,河南博物院也展示了其他幾個城市發現的三彩精品。下面這一件三彩鷹首壺於1965年在洛陽市東郊塔灣村出土。這一件造型奇特的三彩壺是模仿波斯金銀器的造型。顯示當時東西文化交流關係密切。
河南博物院藏 三彩鷹首壺
這件器物圖案生動,釉色勻潤鮮亮,是一件難得的精品。

補充謄錄圖鑑的說明:有別於博物院解說牌的名稱,圖鑑名其為三彩鳳首壺,高32cm,口徑3.8~5cm,底徑8.9~9.7cm。一級品,壺身仿鳳鳥形,口沿塑一鳳首,口部銜一寶珠,腹部正中浮雕一鳳鳥,翩翩起舞,姿態優美。周圍裝飾忍冬草和海石榴。釉色濃烈深沉,經交融流淌的釉色變幻奇異,富有生氣。這種鳳首壺的造型是仿波斯金銀器而來,有明顯得西亞風格。

參考資料:
1.河南博物院解說牌。
2.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唐三彩與鞏義黃治窯

先前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已經看過一些三彩的器物,現在來看在河南博物院展示的三彩館藏。在河南鞏義市區以東5公里處,發現了大黃治村、小黃治村的唐三彩窯址,出土了豐富的唐三彩器物、殘片以及燒製唐三彩的模、範、支燒等窯具,燒造年代從隋末到晚唐,生產的三彩製品幾乎包括了當時各個方面的社會生活所需器物。
鞏義市以東大、小黃治古窯位置示意圖
(翻攝自河南博物院解說牌)
黃治古窯發掘現場
(翻攝自河南博物院解說牌)
首先看這一件2003年於黃治窯址出土的三彩雙耳盂,藏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三彩雙耳盂
下面的器物也是2003年於黃治窯址出土,藏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左:三彩缽 中:淡黃釉絞胎枕 右:綠釉碗
左:褐釉缽  釉:黑釉瓷三足爐
下面這件雙耳盂於1976年在小黃治窯址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三彩雙耳盂
河南博物院藏  三彩貼花三足罐
下面的洗是一個對照組。經過素燒後的器皿,再經上有含鐵、銅、錳、鈷等不同成分的釉料後,放入窯中焙燒成含鉛釉的陶器。
左:素燒洗  右:三彩洗
接下來看些在這個窯址發現的燒製器具。
三叉支燒
這是三叉燒的使用方法,可以善用窯中的燒製空間。
三叉支燒的使用方法
(翻攝自河南博物院解說牌)
可以看到上方三彩三足爐上放置三叉支燒
還有墊板和柱形支燒,都是用來善用窯中的空間。
左:柱型支燒  右:墊板
柱形支燒與墊板的使用方法
(翻攝自河南博物院解說牌)


河南省博物院藏 綠釉帶流盂
1976年 小黃治窯址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綠釉瓜棱洗
黃治窯址出土
參考資料:河南博物院解說牌

淡黃釉綠彩四繫罐

再看一件北齊時代的瓷器精品,這是1958年春天在河南省濮陽市這河碧村西北7.5km所發現的一座古墓所出土的文物。根據墓誌得知,墓主人是北齊的李雲夫婦,葬於武平7年(AD576)。
河南博物院藏 淡黃釉綠彩四繫罐
這件淡黃釉綠彩四繫罐非常精緻,我們可以看到釉色溫潤,綠釉巧飾有趣,這樣的釉彩技術開啟唐三彩的先河,肩上刻畫細緻的忍冬紋,罐身像是覆垂的花瓣。

在圖鑑上也找到這件文物的介紹:此罐採用刻劃、堆貼的技法,腹部飾有忍冬紋和浮雕狀的蓮瓣紋,肩部有四繫,器物師黃釉綠彩斑紋,色彩艷麗。
我們前面介紹了這是從北齊李雲墓出土,有墓誌,所以年代明確,它成了一件北方瓷器斷代研究的標準器物。

參考資料:
1.周到,《考古》1964年第09期,《河南濮陽北齊李雲墓出士的瓷器和墓誌》
2.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

白釉綠彩長頸瓷瓶

一個混亂的時代,也是一個融合的時代。范粹是北齊時期一位鮮卑化的漢族人,但也當官當到了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涼州刺使等職位。驃騎大將軍是北齊時期的高級軍職,他的墓位於安陽市西北15km洪河屯村西北地,單身葬。范粹卒於武平6年(AD575),年僅27歲。他的墓在1971年出土,隨葬物經清點有77件,2件為五銖錢,其他75件皆為陶瓷器。有一件著名的精品,是我們先前看到的"黃釉樂舞圖瓷扁壺"。以下則是在河南博物院看到其他的幾件器物。
下面這一件長頸瓶高22cm,口徑6.8cm。國寶級文物,胎骨細白,施淺黃色釉。腹部裝飾翠綠彩斑,為多彩釉,為唐三彩開創了先聲。造型美觀,是北朝瓷器的精品。
河南博物院藏  白釉綠彩長頸瓷瓶
北方瓷業的成就及創燒白瓷的成功。從青瓷到白瓷是陶瓷業發展極重要的一步,也是後來發展為各種釉色瓷器的基礎。
河南博物院藏  白釉四繫罐
河南博物院藏  白釉三繫罐
北朝燒製的白瓷是製瓷工藝上的重要突破,在燒製白瓷的基礎上開始燒製帶綠彩的瓷器,也是開後世彩瓷工藝的先河。
比較先前所作的筆記,"隋唐時期的瓷器發展,南青北白",黃河流域地區在南北統一之前,繼承兩漢燒製原始瓷的技術基礎上,應該仍有獨立發展的窯廠。


參考資料:
1.河南省博物院解說牌。
2.百度百科,"范粹"條目。
3.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花瓣紋彩陶缽

這件彩陶缽是1956年於三門峽市廟底溝村出土的新石器時代屬於仰韶文化的陶缽。

這件以白陶為底的缽,用黑色的圓點與弧邊三角形,襯托出白底的花瓣紋。呈現連續型的圖案。在古文字中,中華的"華"字本意就是"花"的意思,因此有人推測此一時期廣泛使用花瓣裝飾的圖案器物與"華夏"族有一定的淵源關係。

參考資料:河南省博物院說明牌

漢代陶狗

狗是人類最先馴養的動物,也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當時的人訓練狗守護家園,幫助狩獵。
漢代陶狗
人類的慈善之心是被教導而進化的,在沒有反思與其他生物共生於這個地球的年代,人總是放縱口慾,沒有保護動物的觀念,因此也有犬類被飼養供食用。
在漢代的墓葬中發現了很多狗的陶俑,其目的也是保護主人,御蠱攘邪,謝過祈福。

綠釉立姿陶狗與臥姿紅陶狗

灰陶狗  輝縣市出土

臥姿紅陶狗  南陽市出土

綠釉陶狗
漢代陶狗,從南陽市出土。
在漢代就有人訓練狗狗站起來了
灰陶狗
參考資料:河南博物院說明牌

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乳釘紋紅陶鼎

裴李崗文化因最早發現於新鄭裴李崗而得名,是分布於河洛地區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距今約8700-6800年。出土的有半地穴式建築、窖穴、墓葬等遺跡;石製農具和糧食加工工具,手製各種陶器;從事漁獵用的魚鏢、骨鏃;飼養家畜的骨骼及加工品骨笛、刻符、龜甲等宗教用品。說明中原地區已經進入農耕為主,以採集、漁獵為輔的原始氏族社會。
下面這件乳釘紋紅陶鼎於1977年在新鄭市裴李崗村T2M5出土,是以手工捏製的陶鼎,表面以乳釘加固器物,也作為裝飾。陶胎內有一些刻意加入的粗砂,使其在高溫燒製過程中不致發生崩裂的現象,這是目前發現中國最老的鼎。
河南博物院藏 乳釘紋紅陶鼎
注意看這乳釘排列,並非隨意放置:在靠近鼎口一環,安排豎立乳釘,彷彿是一個面容的鼻子。而下兩環乳釘則幾近等距排列。是否已隱含著以神獸裝飾器物的想法在裡面呢?
河南博物院藏 乳釘紋紅陶鼎

參考資料:河南省博物院解說牌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石磨盤與石磨棒

中國大陸地區在距今1萬年前左右就已經開始栽培穀物,出現原始農業。距今7000-8000年左右,原始農業已經出現相當繁榮的景象,並明顯分出南、北兩大系統。南方以稻作為主,北方以粟作為主。不僅生產的作物不同,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也不一樣。
下面看到的石磨盤與石磨棒是用來脫粒的工具。這件文物在新密市莪溝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距今8700-6800年)。
河南博物院藏 石磨棒與石磨盤
洛陽博物館藏 石磨棒與石磨盤
河南博物院解說牌說明 石磨盤的使用方法
參考資料:
1.中國國家博物館主編,山西教育出版社,《文物中國史》
2.河南博物院解說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