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於淅川縣黃楝樹出土的渦紋彩陶壺。屬於屈家嶺文化(距今6800-4800年)。
屈家嶺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湖北省京山縣屈家嶺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的江漢平原,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到湖南澧縣,東起大別山南麓,西至四川巫山。從1955年開始挖掘,經過碳14判斷,約在3000B.C.-2600B.C. ,在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之間。
參考資料:
1.何賢武、王秋華,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文物考古辭典》
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仰韶文化小整理
1918年秋天,瑞典的地質學家Johan Gunnar Andersson (中譯:安特生) 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了古生物化石,1921年5月和地質學家袁復禮等人到仰韶村再次考察,認定這裡有大量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存,在得到當時政府的許可後,進行考古挖掘,出土大量陶器、石製工具,這裡是最早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1923年安特生發表論文《中國遠古之文化 (An Early Chinese Culture)》,首次提出「仰韶文化」的概念。
根據放射線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4800 B.C. - 3000 B.C.,主要分布在河南、陝西、河北、山西,向北可延伸至長城沿線、河套地區,向南到鄂西北,向東達豫東一帶,向西到甘青接壤地區。主要發掘的遺址有:陝西西安半坡遺址、臨潼姜寨、渭南史家、河南陝縣廟底溝、洛陽王灣、鄭州大河村、安陽後岡、大司空村、山西芮城西王村、甘肅秦安大地灣、寶雞北首嶺等。
仰韶文化主要的陶器以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為主,典型的器物有盆、缽、平底碗、小口尖底瓶、大口深腹小瓶底罐、細頸壺、深腹甕以及少量的釜、灶、鼎等。
在夾砂陶表面紋飾以粗、細繩紋為主,另外還有弦紋、剔刺紋等。在泥質紅陶上則常以黑彩或紅彩繪製各種幾何紋與動、植物花紋;到了稍晚,還有先刷白、紅陶衣再行彩繪彩的。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仰韶文化條目》
2.何賢武、王秋華,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文物考古辭典》
河南博物院展示 陶缽、陶豆、陶釜 |
河南博物院展示 左:陶釜、陶灶(2006年於靈寶市西坡遺址出土) 右:紅陶折腹盆(1959年淅川縣出土) |
河南博物院展示 紅陶缽(1959年 南陽市黃山出土) |
河南博物院展示 紅陶尖底瓶(安陽市出土) |
河南博物院展示 紅陶尖底缸(1958年南召縣二郎崗出土) |
洛陽博物館展示 彩陶罐 (1978年伊川縣白元遺址出土) |
洛陽博物館展示 紅陶罐 |
洛陽博物館展示 彩陶甕 |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仰韶文化條目》
2.何賢武、王秋華,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文物考古辭典》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彩陶甕
在資料夾裡看到這件彩陶甕的照片發現了驚喜,這件文物於1976年在禹州市谷水河出土,也是屬於仰韶文化的文物。在肩部的地方,看到又像鳥爪或是羽毛的紋飾,簡單的線條,很有現代藝術的味道。讓我聯想到之前在台北看到米羅的作品,他的有些作品主題很簡單,卻顯現強烈的個人風格。不知道這件陶甕上的飾紋是否與傳說中以鳥類圖騰為代表的氏族有著密切的關係。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林山砦遺址出土文物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魚紋彩陶缽(茅草寺遺址)
這件魚紋彩陶缽(博物館解說牌標示為壺)出土於河南省社旗縣興隆鎮東4km,遺址上方原為茅草寺,故稱茅草寺遺址,面積約占7.5萬平方米,出土文物豐富,陶片到處可見。該遺址為仰韶中晚期,相當於漢水上游二三期屈家嶺、河南龍山文化。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茅草寺遺址條目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茅草寺遺址條目
后庄王遺址出土器物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白衣彩陶缽(大河村遺址)
在河南地區發現屬於仰韶文化的還有大河村遺址,位於鄭州市東北6km處,面積約有30萬平方米,1972-1975年進行7次考古挖掘,文化遺存豐富,可分為6期,分屬於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對二、三期文物作碳14檢測,約為3790 B.C.-3070 B.C. 。一、二期遺存約與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相當。
出土的器物以泥質紅陶為主,多數彩繪黑色或棕色的彩陶,少數黑、紅或棕、紅雙色兼用,有的帶白色或淡黃色的陶衣。
紋飾有帶狀紋、弧線三角紋、鈎葉紋、直線紋和圓點紋等,主要繪於盆、缽的上部,也有盆內外均施彩,主要的器物有鼎、盆、缽、罐、尖底瓶。
五、六期遺存屬於龍山文化。陶器以灰陶為主。
大河村遺址的考古挖掘為研究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提供了重要資訊,也為中原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屈家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證據。
先前筆記所整理的《彩陶雙連壺》也是屬於大河村遺址出土的文物。
參考資料:
1.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2.何賢武、王秋華,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文物考古辭典》
出土的器物以泥質紅陶為主,多數彩繪黑色或棕色的彩陶,少數黑、紅或棕、紅雙色兼用,有的帶白色或淡黃色的陶衣。
大河村遺址出土白衣彩陶缽 |
河南博物館展示大河村遺址出土網紋彩陶背壺 |
五、六期遺存屬於龍山文化。陶器以灰陶為主。
大河村遺址的考古挖掘為研究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提供了重要資訊,也為中原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屈家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證據。
先前筆記所整理的《彩陶雙連壺》也是屬於大河村遺址出土的文物。
參考資料:
1.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2.何賢武、王秋華,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文物考古辭典》
廟底溝出土彩陶碗、缽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還有看見另一件出土於廟底溝的彩陶碗。廟底溝類型是由首先發現和發掘於河南陝縣廟底村遺址而命名。距今5000~6000年前的廟底溝類型以豫、陝、晉鄰近地區為中心,向西影響至甘、青地區,向北影響至河套地區。廟底溝類型的裝飾紋以彩陶紋樣為主,寫實鳥紋與變體鳥紋為代表,一般採用對稱和均衡的圖樣布局方式,這種樣式延續時間很長,構成完整的發展系列。
到了廟底溝晚期,紋樣發展成旋動多變的格式。我們所看到了鳥紋,已經是經過了概括提煉的抽象化過程,圓點代表鳥頭,弧形三角代表鳥翼,可以看做是立面飛翔的鳥身,三條短線代表鳥足。後來鳥足被省略,僅以圓形和弧形三角來代表鳥紋,成為標誌性的幾何紋樣。在廟底溝晚類型期晚期,側面鳥紋更加簡化,由圓點和三條弧線所代表的側面鳥紋,變成由圓點和兩端成月牙型的圖案,常見於碗、缽外的上腹,形成環繞器身二方連續的圖案。
在河南省博物院還有看到很多件出土於廟底溝的器物,但是在紋飾的分類上可能比較近於先前看過的花瓣紋型陶缽。但是也有圓點,也有月牙型的弧線,也有專家解釋為花蕊、花瓣。
參考資料:
郭廉夫、丁濤、諸葛鎧主編,張朋川領銜撰稿,天津教育出版社,《中國紋樣辭典》
廟底溝類型的鳥紋,出自《中國紋樣辭典》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彩陶碗,1956年在河南陝縣廟底溝出土 |
河南博物院展示彩陶殘片,廟底溝出土 |
河南博物院展示紅衣彩陶缽,1956年在廟底溝出土 |
河南博物院展示目紋彩陶缽,1956年在廟底溝出土 |
河南博物院展示目紋彩陶缽,1956年在廟底溝出土 |
河南博物院展示目紋彩陶缽,1956年在廟底溝出土 |
河南博物院展示褐彩葉狀紋彩陶缽,1956年在廟底溝出土 |
河南博物院展示褐彩葉狀紋彩陶缽,1956年在廟底溝出土 |
廟底溝類型紋飾發展晚期演變的形式 |
河南博物院展示網紋彩陶缽,1956年在廟底溝出土 |
參考資料:
郭廉夫、丁濤、諸葛鎧主編,張朋川領銜撰稿,天津教育出版社,《中國紋樣辭典》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筒形彩陶瓶
前面筆記《南京博物院藏大汶口文化劉林期彩缽》記到:大汶口文化劉林期的器物,吸收了從長江流域大溪文化在陶器上施陶衣的作法,我也從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記錄的照片中,找到一張1958年在四川巫山大溪出土的筒形彩陶瓶。
大溪文化遺址分布在四川東部、湖北中西部、湖南北部,洞庭湖周圍地區。根據碳14測定,約在3800 BC.~2400 BC.。
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紅陶為主,次為灰陶、黑陶。彩陶數量不多,一般是在泥質紅陶土上紅衣,再塗黑彩或赭彩。少數以白衣上黑彩或紅彩,紋飾常見的是絞絲紋和平行帶紋夾橫人字紋,還有菱形格紋、短條變形絞絲紋、變體回紋、變體漩渦紋、穀穗紋、齒狀紋等。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大溪文化遺址分布在四川東部、湖北中西部、湖南北部,洞庭湖周圍地區。根據碳14測定,約在3800 BC.~2400 BC.。
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紅陶為主,次為灰陶、黑陶。彩陶數量不多,一般是在泥質紅陶土上紅衣,再塗黑彩或赭彩。少數以白衣上黑彩或紅彩,紋飾常見的是絞絲紋和平行帶紋夾橫人字紋,還有菱形格紋、短條變形絞絲紋、變體回紋、變體漩渦紋、穀穗紋、齒狀紋等。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彩陶盉
前面筆記《南京博物院藏大汶口文化劉林期彩缽》記到: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區由山東泰沂山脈擴大到淮河以北蘇北、皖北等地,我從先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記錄的照片中,找到一張1959年在山東泰山大汶口出土的彩陶盉。
根據碳14測定大汶口文化始於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400年。以墓葬陶器組合及型制變化為依據分為早、中、晚三期。大汶口中期彩陶飾紋是以黑色的波折線間以斜方格紋組成帶狀花紋為主。
參考資料: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八角星紋盆
在大汶口劉林時期,除了花瓣紋外,還有一種星象紋的圖案,且出土數量極少。一種富有特色的八角星紋,用黑彩勾勒八角,中央為方孔,專家判斷這樣八角星可能有某種特殊的象徵性意義。在圖鑑上,我看到山東省考古研究所收藏另一件八角星紋彩陶豆,1974年出土於泰安大汶口遺址,據圖鑑說明八角紋是大汶口文化特有的裝飾圖案。
沿面先施以白衣,然後用紅、黑雙色繪製由圓點、斜線、豎線索組成的連續圖案,腹上施紅衣,下緣以白弦線為界,再以白彩勾繪由七個八角星與雙豎線所組成的連續圖案,最後以黑彩勾繪八角星輪廓,使主體顯明突出。
參考資料:
1.徐湖平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彩陶 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
2.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八角星紋盆 大汶口文化 劉林時期 泥質紅陶 高18.5cm 口徑33cm 1963年邳州大墩子遺址出土 |
參考資料:
1.徐湖平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彩陶 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
2.李輝柄,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陶瓷鑑賞圖典》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南京博物院藏大汶口文化劉林期彩缽
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有100多處,相當多處遺址中發現彩陶,出土較豐富的有:淮安青蓮崗、沐陽萬北、高郵龍虬莊、邳州劉林及大墩子、南京北陰陽營等遺址,其他的遺址也有少量彩陶出土。大致分為太湖地區、寧鎮地區、江淮地區、黃淮地區。在時間上分為三個階段:第1階段.江淮地區的青蓮崗文化。第2階段.黃淮地區大汶口文化劉林期及寧鎮地區的北陰陽文化。第3階段為黃淮地區大汶口文化花廳期。
大汶口文化劉林期屬於大汶口早期偏晚階段,在江蘇以邳州劉林遺址和大墩子遺址中層為代表。是江蘇彩陶發展史上最興盛發達的時期。器型以缽為主,還有鼎、三足罐、三足觚型杯、鬹形器、壺、器蓋等。紋飾則以植物花紋圖案和編織圖案為主。
植物花紋種類又可兩種,一種由花瓣、圓點、線條組成的花朵連續圖樣,主體花瓣部分是由白色(底色)顯露而成。另外一種由圓點、勾葉、弧邊三角組成的連續圖案,為花朵紋的變體,由花冠、蕾、莖蔓等變化組合。
大汶口文化自劉林期後,彩陶突然盛興起來,分布地區由山東泰沂山脈擴大到淮河以北蘇北、皖北等地,它吸收了長江流域大溪文化在陶器上施陶衣的作法,也吸收黃河中游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等在陶器上繪深色彩紋的作法,並將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使複彩繪法有了長足的發展。
參考資料:徐湖平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彩陶 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
大汶口文化劉林期屬於大汶口早期偏晚階段,在江蘇以邳州劉林遺址和大墩子遺址中層為代表。是江蘇彩陶發展史上最興盛發達的時期。器型以缽為主,還有鼎、三足罐、三足觚型杯、鬹形器、壺、器蓋等。紋飾則以植物花紋圖案和編織圖案為主。
植物花紋種類又可兩種,一種由花瓣、圓點、線條組成的花朵連續圖樣,主體花瓣部分是由白色(底色)顯露而成。另外一種由圓點、勾葉、弧邊三角組成的連續圖案,為花朵紋的變體,由花冠、蕾、莖蔓等變化組合。
花瓣紋缽1963年邳州大墩子遺址出土,泥質紅陶,高10.2cm,口徑16.8cm 腹上部先施白衣,然後用紅彩勾畫連弧三角形,白衣顯露部分成由十字花瓣與漏斗型花瓣相間的連續圖案,再在花瓣內加繪深褐色筋脈與花蕊 |
參考資料:徐湖平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彩陶 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
漆器
我在國家圖書館借了一本由徐湖平先生主編《南京博物館文物博物館考古文集》,裡面有一篇周健林先生寫的《精雕細剔說漆藝-漆器概說與製作》。我把他所引用的古文和文中的重點摘錄下來作為日後的參考。
首先提到的是《說文解字》一書裡介紹的"桼" 字,我們現在用的 "漆" 字本來是一條河流的名字,古人用"桼" 字,同時可以注意一下旁邊的"髹"字(許(ㄒ)尤(ㄧㄡ)切),古時候的寫法可以看下面的圖片。
另一篇提到的是《韓非子 卷十.十過篇》裡提到有關漆器的紀載。
第一部見於著錄的專書是五代時期朱遵度的《漆經》(詳見《宋史.藝文誌》,共三卷,漆藝專著,現已失傳)。其他的參考書籍有:元末明初陶宗儀著《輟耕錄》、明慶隆年間黃成著《髹飾錄》、明代曹昭著《格古要論》等,其中以《髹飾錄》最為完整。
漆器製作工藝的三大步驟:坯胎製作、器表塗刷、漆上裝飾。
坯胎就是器物主體所用的材料,主要採用木質,後有陶質、紵麻。再後來有金屬(金、銀、銅、錫),非金屬類(竹、藤、皮、紙)。
如果採用木胎,木材選用的標準是:平、正、輕、薄,如此可以保證其規矩勻整。無論採用何樹種,必須令其成為"靜木"後才能使用,確保不會彎曲。
坯胎做成後,還有合縫、揹當、布漆的程序。
在正式上漆前還有一道"做灰"的基礎工序,黃成稱之為"垸漆",布漆後的器物表面抹以用角、骨、蛤(以上三種為上等材料)、屑、磁屑、炭末(此三種為次等)等材料加入生漆,調和成糊狀的漆灰。角又以鹿角為上,牛角灰次之。高等的古琴的琴身都用鹿角霜做灰後布漆(見《琴經》、《與古齋琴譜》等書)。
上漆的厚薄視器物工藝需要決定,每塗刷一層次需將器物至於陰室或陰箱內待乾後取出。
用揩光油輕拭漆面後繼續下一道漆。最後選用植物油詹極細的粉灰在漆面上推光。要求標準是:平滑、光亮、起肥(溫潤、光潔度高)。
漆上裝飾的方法有:雕漆、雕填、嵌金銀、嵌骨石、平磨、平脫、彩繪、剔紅、描漆等工藝。
雕漆-- 含有剔紅、剔黑、剔藍、剔綠、剔黃、剔彩等手法。這種方法工序繁複包括:制胎、燒藍(用於金屬胎類)、塗地、塗漆、描樣、雕剔、拋光。
雕填--在成型胎骨上以刀鏤刻花紋,再於刻痕處填色漆、油色或金銀。
骨石鑲嵌 --以骨料或石料(寶石)嵌陷於灰面,然後再髹漆。
還有平磨螺鈿、金銀平脫、彩繪、堆紅等技法。後續看到實物,再一一詳述。
首先提到的是《說文解字》一書裡介紹的"桼" 字,我們現在用的 "漆" 字本來是一條河流的名字,古人用"桼" 字,同時可以注意一下旁邊的"髹"字(許(ㄒ)尤(ㄧㄡ)切),古時候的寫法可以看下面的圖片。
另一篇提到的是《韓非子 卷十.十過篇》裡提到有關漆器的紀載。
《韓非子 卷十.十過篇》 |
漆器製作工藝的三大步驟:坯胎製作、器表塗刷、漆上裝飾。
坯胎就是器物主體所用的材料,主要採用木質,後有陶質、紵麻。再後來有金屬(金、銀、銅、錫),非金屬類(竹、藤、皮、紙)。
如果採用木胎,木材選用的標準是:平、正、輕、薄,如此可以保證其規矩勻整。無論採用何樹種,必須令其成為"靜木"後才能使用,確保不會彎曲。
坯胎做成後,還有合縫、揹當、布漆的程序。
在正式上漆前還有一道"做灰"的基礎工序,黃成稱之為"垸漆",布漆後的器物表面抹以用角、骨、蛤(以上三種為上等材料)、屑、磁屑、炭末(此三種為次等)等材料加入生漆,調和成糊狀的漆灰。角又以鹿角為上,牛角灰次之。高等的古琴的琴身都用鹿角霜做灰後布漆(見《琴經》、《與古齋琴譜》等書)。
上漆的厚薄視器物工藝需要決定,每塗刷一層次需將器物至於陰室或陰箱內待乾後取出。
用揩光油輕拭漆面後繼續下一道漆。最後選用植物油詹極細的粉灰在漆面上推光。要求標準是:平滑、光亮、起肥(溫潤、光潔度高)。
漆上裝飾的方法有:雕漆、雕填、嵌金銀、嵌骨石、平磨、平脫、彩繪、剔紅、描漆等工藝。
雕漆-- 含有剔紅、剔黑、剔藍、剔綠、剔黃、剔彩等手法。這種方法工序繁複包括:制胎、燒藍(用於金屬胎類)、塗地、塗漆、描樣、雕剔、拋光。
雕填--在成型胎骨上以刀鏤刻花紋,再於刻痕處填色漆、油色或金銀。
骨石鑲嵌 --以骨料或石料(寶石)嵌陷於灰面,然後再髹漆。
還有平磨螺鈿、金銀平脫、彩繪、堆紅等技法。後續看到實物,再一一詳述。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