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隆興寺(一)_天王殿

隆興寺坐落在正定縣城東隅,始建於隋開皇6年(586),原名龍藏寺,唐代時改額名龍興寺。宋太祖趙匡胤征河東迴鑾駐鎮州(今正定),到城西大悲寺禮佛時得知寺內原供有四丈九尺大悲菩薩像於五代時期毀壞,並聽信寺僧建言,於是敕命重建大悲菩薩金身於龍興寺,並建大悲寶閣。開寶4年(971)動工,開寶8年(975)11月落成,爾後即以此殿為主體,採中軸線布局,向南擴建,形成一南北縱深,規模宏大的宋代建築群,並被譽為"河朔名寺"。此後歷代受皇室尊崇,多次勅修寺內佛殿建築及佛像金身。清康熙49年(1710),帝親書"勅建隆興寺"橫額,故原龍興寺易名為"隆興寺"。
從石家莊市區搭公交車就可以抵達隆興寺(大佛寺)。我造訪時遇到了天王殿整修。隆興寺沒有山門,只有天王殿。在參考書籍還讀到一則有趣的故事:傳說尉遲敬德奉唐太宗之命監督修龍興寺,有一天突然奉召回京,修寺的工頭見長官不見去,又沒交代山門要建在哪裡,於是快馬加鞭去追,一直追到開封才追到稍事休息的尉遲敬德。於是請教長官山門要建在哪兒啊?尉遲敬德趕著回京,就用馬鞭一指:"建這兒吧!",又疾馳而去。於是有了"寺大山門遠,山門在河南"的說法。這當然只是個虛構故事,規模大的寺院無山門雖非孤例,但不多見。
修建中的天王殿
天王殿於明37年(1609)、清康熙34年(1695)、清康熙41年(1702)重修。於清乾隆45年(1780)因寺內殿宇多為子午向(正北正南),只有天王殿為癸丁向,奉勅重修移正,但主體結構和製作方法除增設補間小斗拱外,基本保留原來的結構與式樣。
天王殿前的母獅子
天王殿前月台下東西設置有石獅一對。天王殿東西側還建有"一封書(指小型方角櫃,櫃頂無頂箱體形方正平直,猶如一套中式木版書,故名)"撇山影壁。石獅和影壁的設置,增添殿宇的莊嚴和神祕。
天王殿的公獅子
在右邊的影壁就是所謂的"一封書撇山影壁"
天王殿的創建年代具參考書說明迄今無明確文字記錄可查,僅能從結構形式去推斷。過去因在斗拱中使用斜拱而被判斷為金代產物,但在後續筆記會介紹的本寺摩尼殿在落架重修時發現宋時期的題記,說明斜拱不是金代建築中獨有的作法。另外天王殿樑架結構和原存斗拱都留有宋代特徵,因而判定為宋代建築,且為隆興寺四座宋代建築中製作手法最古的一座。
梁思成先生拍攝天王殿(山門)
我在讀梁思成先生的《正定古建築調查紀略》,他把天王殿就稱為山門,我印象中也有看過類似的案例。
梁思成先生拍攝天王殿(山門)
先生在說明這座建築的時候說:「...最令人注目的是檐下斗拱,纖弱的清式平身科夾在雄大的宋氏柱頭鋪作之間,滑稽得令人發噱;因為清代匠人既不知仿古,則凡不是清代的結構,也許都不是清代的東西,我們在鑑別古物時,可以免卻許多懷疑。
梁思成先生拍攝天王殿(山門)
土木工程是我的本行,所以特別會注意修築工地的佈設
在天王殿南有一字琉璃影壁,中間隔有三路單孔石橋。重建於乾隆45年(1780),影壁由下碱、上身、檐頂組成,長22.9m,厚1.2m,高6.3m。下碱為石器須彌式座,上身壁心花外廓為菱花形,內由36塊高浮雕琉璃磚砌成二龍戲珠圖案,圖案下部為海水江崖,波濤洶湧,還有螃蟹、海螺於其中。檐頂採廡殿頂式,均為琉璃質地。
一字琉璃璧


進了大門,看到有蓮花瓣的紋飾的石材構件,應該是以前建築留下來的礎柱。
回望入口的方向


重修寺院都會留下的碑記,參考書上說明這是一塊元代的碑,全名是:特賜大龍興寺重修大覺六師殿記碑。立於大德5年(1301),青石質,螭首,首身一石高280cm,下為鰲座。圭形額內陰刻篆書"重修六師殿"二行六字,碑身高105cm,寬105cm,碑陽陰刻楷書24行,滿行46字,記膽巴大師捨銀千兩重修大覺六師殿事。密齋永住撰文,雲峰、顯仁書並篆額。碑陰碑額內陰刻"闔寺廊下眾僧"二行六字。碑陰陰刻重修大殿外護功德主職銜姓名、闔寺廊下僧眾施工運力僧眾姓名以及粧鑾佛像輸財檀信花名等。
重修六師殿記碑
接下來看到的就是大覺六師殿的遺址。

參考資料:
1.隆興寺解說牌。
2.河北省正定縣文物保管所 張秀生、劉友恆、聶連順、樊子林,文物出版社,《中國古代建築 正定隆興寺》
ˇㄡ梁思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梁思成全集 卷二 正定古建築調查紀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