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博物館展示的金銀器在這一篇筆記告一段落,後續讀到相關的資料,再補充到筆記之中。鎮江地區發展金銀器的鑄造工業經歷過一段漫長的時間,到了唐代的時候(當時稱為潤州)躍昇成為南方生產中心,前面筆記看到器身銘刻"力士"的字樣,是生產金銀器作坊的標誌,力士是佛教戍衛法壇的神祇,許多器物都以蓮花紋裝飾,所以與當時的佛教信仰,應該也有密切的關係。近代出土發現的金銀器許多從地下的窖藏發現,從唐代到宋代到接下來看到元代的器物。似乎有著習俗性作法或者儀式的延續性或關聯性?
|
左:銀鎏金"華甫"盤
中:銀鎏金梅花盞
右:銀鎏金蓮花盞 |
這些器物是1966年從鎮江金壇縣姚西公社溪湖大隊所發現。1966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前後,人民公社制度實施的年代。這些歷史名詞,我們以前只有從課本裏知道。還記得我在洛陽一個博物館介紹文物的媒體播映室裡等待影片放映時,聽到稍微有點年紀的遊客在閒談那個他們稱為大躍進的年代,聽他們的語氣,只是在懷念一些過去的事情,只有感懷,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情緒。我們生在台灣的這一輩的人頂多是從電視裡的"寒流"等電視節目略知文革期間一二。在旅行間聽到身歷其境那個年代的人閒談,這也算件小小的逸事吧!
|
左:銀鎏金雙龍戲珠紋碗 小銀碗 |
元代蒙古統治者喜好金銀器,鎮江城內作坊林立,作品多鏨刻作坊商號,當時的金銀器使用已擴及一般尋常百姓家。當時的作品風格豪邁,輪廓突兀,喜用圓雕、高浮雕等手法,反映蒙古人尚武的性格。
|
銀鎏金雙龍戲珠紋碗 |
|
左:銀鎏金雙龍戲珠紋碗 小銀碗 |
參考資料:鎮江博物館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