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鎏金銀竹節銅博山爐

西漢  (BC206 -- AD8) 1981 陝西興平茂陵出土
這是一件陝西歷史博物館的一級文物。熏香爐是改善起居生活的日常用品,據考從戰國時代,就已經有在室內熏香的習俗,而以豆形熏爐和博山爐最為常見。鳥形、鼎形和煙管形的薰香爐也很受歡迎。
漢代熏爐所燃的香是來自今蘇門答臘南岸進口的高級香料--龍腦(又名冰片),是從龍腦樹木材中蒸餾出來的白色晶體,生長在赤道至北緯5度,如加里曼丹、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等近海密林中。張騫通西域後,亦從西域引進蘇合香,這是一種在小亞細亞、敘利亞地區產的金縷梅棵樹脂。這類熏香料需要放在其他燃料之上熏燒,爐身需要比較深。下方點燃炭火,上方透過小孔徐徐發煙。
這件博山爐由底座、爐柄、爐盤及爐蓋組成,底座有兩條蟠龍,翹首張口,竹節柄從龍口中分五節,竹節上刻有竹葉。爐柄上有三條蟠龍,龍身鎏金,龍爪鎏銀,形象生動。爐盤上有十組三角形,內雕鎏金銀蟠龍文,盤腹中部突出一圈鎏銀帶紋,上部浮雕四條金龍。爐蓋透雕多層山巒,雲霧繚繞,金銀勾勒,宛如秀麗山景。
從爐蓋座外側、底圈足外側發現銘刻,卻認為未央宮內的物品。這是古代工藝中極具代表性的精華文物。

參考資料王永紅,文津出版社《古器物鑑賞: 古典文學中常見的器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