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清代的火器

中國人發明火藥,並應用在軍事上已久。努爾哈赤也因為在寧遠之戰中了袁崇煥採用的紅夷大砲而重傷喪生。
天聰5年(1631年)後金國自製火炮成功,皇太極親自命名為"天佑助威將軍",此後八旗軍大量使用火炮於戰場之上,對明朝的戰役中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康熙至乾隆時期,火槍、火炮製作也進入鼎盛時期,並出現如戴梓等火器發明家。火槍有單筒、雙筒等多種形制。
火槍
裝火藥的袋子

銅銃
以前看NHK的大河劇,日本在戰國時期,也就是差不多後金崛起的十七世紀,也引進了火銃等武器,但是因為清槍、裝填火藥需要時間,只要騎兵、弓箭手的速度夠快,前方人馬犧牲後,接續的部隊就可以制伏敵人,即使有火銃也未必能夠致勝。甚至為了解決裝填火藥的問題,須設法添購火銃,分為兩隊。一隊射擊,另一隊預備,等射擊完畢的一隊換裝火藥時,再由另一隊射擊。
火槍
 火炮一般前歛後豐,近中部有雙耳,尾部有球冠,砲彈由石、鐵、鉛等製成。
子母炮
子母炮為鐵製,兩側有耳,後端有裝置子炮的膛位,配備子炮五枚,可連續發射,以四輪炮車載運,於後方裝填火藥,縮短發射間,並比前裝式火炮增加射程,加強威力。

參考資料:瀋陽故宮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