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兵,後來楚漢相爭,劉邦與項羽對峙。此時鎮守南方的秦將趙佗於西元前203年趁勢佔粵地,併吞秦代的南海、桂林、象郡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至劉邦得天下,西元前196,受漢冊封為王。到了
呂后專權時,實施"別異蠻夷"的政策,趙佗反漢自立為南越武帝。後來即位的文帝,也就是此墓的墓主趙眛(趙佗之孫)與漢和解。由於南越國位處偏遠,漢初北方有匈奴為患,鞭長莫及於南方。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北方大患已除,於是漢軍揮兵南下,吞併南越國。南越國相傳五世,共93年(203B.C.-111B.C.)。
|
南越國範圍(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
從文帝的墓中出土印章23枚,其中有12枚隸屬於墓主趙眛,9枚出於墓主身上,分別放置於3格漆盒之內。另出土封泥35枚,"帝印"及"眛"自封泥各2枚,這些文物對於認定墓主身份,研究南越國政治制度、喪葬文化具有重要價值。首先來看這一枚"文帝行璽"金印。
|
南越國文帝行璽 |
博物館解說牌說明:"文帝行璽"金印是考古出土秦、漢帝王的重要證物。"文帝"一般是帝王崩殂後追封的諡號,趙昧自稱文帝,並刻璽是南越國獨創。由於金印的刻槽內有殘留印泥、金印本身四壁也有碰撞和使用痕跡,因此判別為生前實用印璽。
|
博物館仿製 放大 "文帝行璽" |
這枚金印重148.5g,邊常3.1cm,是目前所見西漢時期金印最大的一枚,而且以龍為紐的帝王印璽。
|
南越國世系圖(翻攝自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
參考資料:
1. 南越王博物館解說牌
2. 南越王宮博物館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