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大迦葉像和阿難陀像

唐 大迦葉木雕頭像


































我生長在佛教的家庭,在耳濡目染下,認識了許多佛教的人物和故事,禪宗的故事最饒富趣味,也最引人入勝。對禪宗有點認識的朋友都應該會聽過這個故事: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摩訶』是大的意思,故摩訶迦葉(Mahakassapa)又譯為大迦葉(音攝)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苦修"十二頭陀行"。在漢傳佛教中,大迦葉阿難陀常被供奉於釋迦牟尼佛身旁。
上海博物館珍藏的這尊摩訶迦葉的木雕頭像是唐朝時候的作品,頭像高100cm,中國古代的木雕像多用貼金彩繪裝飾,在這尊頭向上也找得到麻布和彩漆的痕跡。
宋 大迦葉石像
在佛教發展之初,如同基督教、回教一樣不立塑像。後來開始樹立具象,精神實質上是自我心靈、形象的對象化,作為佛弟子,大迦葉的具象猶如世間眾善男信女的代表。迦葉像在不同的朝代如同佛像一樣,隨時代變遷而有不同的形象。我們比較館藏宋代石雕像和這件唐代的頭像就可以感受出祂的不同。
















阿難(Ananda)也是佛陀得十大弟子之一,他也是佛陀的堂弟,以多聞第一,梵語的阿難有喜慶和歡喜的意思。在摩訶迦葉寂滅後阿難陀帶領僧團繼續修行,弘揚佛法。
宋  阿難陀像

































參考資料:潘建銘,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博物館館藏寶錄》
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