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以陶瓷器聞名,西方則以玻璃製作著稱。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文物來台北展示過兩次,兩次都有看到藍色的玻璃盤,但是在台北不給拍。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因為絲路大展的關係,可以再次見到藍色玻璃盤,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法門寺地宮出土18件玻璃器,有一件作工相較粗糙,推測是唐朝中土工匠的作品(皇朝秘寶展時,有來台灣)。在中土比較珍貴的出土玻璃器似乎都出現於佛教塔寺塔基的地宮,甚至與舍利子置放在一起,或是裝舍利子。例如:北宋時期的河南密縣北宋塔基出土五十餘件玻璃器、北宋時期河北定州靜志寺塔基出土十餘件玻璃器、陝西臨潼慶山寺舍利塔精室出土玻璃空心球。
正式出現玻璃一詞始自南北朝,有頗瓈、玻黎、毗琉璃的稱呼法。南北朝時,自西域傳入鈉鈣玻璃,晶瑩剔透,中土人士愛不釋手。自魏晉南北朝時在翻譯佛經時,就喜歡將「玻璃」、「琉璃」併用。到了清朝的時候,琉璃是專指低溫彩陶所燒製的釉面磚瓦,清末稱真正的玻璃器為「料」器。
古玻璃成分相當複雜,大致分為鉛鋇玻璃與鈉鈣玻璃系統。鉛鋇玻璃系統的產品多半比較脆弱,只能當裝飾品;而鈉鈣玻璃系統可作為盛器。玻璃之所以不像其他品項成為重要的器物。據推測因製造玻璃工藝不純熟,實用性不高,因此相較陶瓷器已經發展成熟的工藝而言,比較不受到重視。直到清雍正、乾隆時期,玻璃工藝才有長足進步。
宋代的玻璃器為高鉛玻璃和鉀玻璃,容器傾向實用性、民間性,有新形制出現,以玻璃瓶數量最多,有葫蘆瓶(數量最多)、長頸瓶、四聯瓶、膽形瓶。河北定縣靜志寺、淨眾院出土不少舍利瓶,也有開蓋後發出香氣,推測是置放香料的瓶子。器壁薄、色浮白、淡青、黃綠,形體不大,經X光和化學定量分析,屬於鉛玻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