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周的時期,今四川一帶,是"巴"和"蜀"人活動的區域。在川西平原廣漢縣城西馬牧河南岸有三堆高出地面的黃土,稱為三星堆。河北岸有兩頭尖,中間彎的高地稱為月亮灣。三星堆與月亮灣隔河相望,有"三星伴明月"之稱,被廣漢地區的住民認為是風水寶地。
Google Earth 顯示三星堆遺址的地理位置,馬牧河北邊還有一條更大的鴨子河 有些書會說明三星堆遺址在鴨子河南方 |
1929年月亮灣農民在田裡用龍骨車取水,發現一大坑,裡面有玉石器,但他們秘而不宣,私下交易。後來有文物傳到時任華西大學博物館(現在的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葛維漢(D.C. Graham)手中,於是向當地政府建議,於1934年帶領助手林明均進行挖掘工作,發現玉、石、陶器600多件,郭沫若先生稱其為"華西考古的開拓者"。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大規模開挖,在1986年有重要進展,發現編號1號坑、2號坑的祭祀坑。
在1號坑發現金器、青銅器、玉器、象牙、石器、骨器400餘件。還有數百枚海貝、以及3立方米左右的燒骨。
2號坑出土器物800餘件,尚不包括數千枚海貝。
(2012.2.12)今天特地走一趟新光三越百貨信義館A9 9F的"古蜀文明"特展,有三星堆博物館、金沙博物館也帶來館藏文物,就有一件和這件一樣的面具。突出的眼睛、大耳、鼻上有一夔龍的豎狀物是這件面具最明顯的特徵。專家認為,突出的眼睛就是古文中所記載中的"縱目"。
青銅面具 |
青銅人首 |
青銅人像側視 |
青銅人像背面 |
青銅面具 |
東晉 常璩《華陽國志.蜀志》 |
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之青銅樹、青銅人、青銅面具、玉器明顯有該地特殊的風格、造型,但是傳統的容器如青銅尊、罍則造型、紋飾等明顯與商近似。該遺址屬於"古蜀文明",距今約4800年-2800年,即新石器時期延續至商末周初。
青銅罍 |
手邊的參考書籍說明,三星堆的青銅器仍存在不可解的謎團:
其一、青銅器內不含鋅的成分,一般青銅器內都又鉛、鋅成分,鉛和鋅如何分離呢?
其二、磷可以增加鑄造青銅器時,熔化青銅液的流動性和彈性,同時代其他地區青銅器並不含磷。
其三、部分青銅器,如同樹底含少量鈣元素,也是其它青銅器所沒有的。
(這會是當地所出產礦的特性嗎?)
青銅戈 |
青銅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