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蚌塑龍虎

像"青龍,白虎"這樣的陰陽五行觀念,究竟從何時而起?像《周易》這樣深奧的書籍,真的是周文王獨力完成? 蔣勳老師在中國藝術史課程裡提到漢代大儒董仲舒除了建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編了 春秋繁露 》,把這一套陰陽五行規則確立下來。我們現在認為是"玄學"的系統,例如像西方的占星術,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究竟是如何被建立起來呢?
我在許多書本上都看到以下照片手繪的示意圖,所以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看見這件模型時,並不覺得陌生。
為了避免小朋友或是看到骷髏會害怕的朋友們安心關係,我加上了馬賽克。主要是看兩旁以蚌殼排列的龍和虎。
1987年,考古工作學者在河南濮陽的仰韶文化西永坡遺址中,發現一大墓編號為M45,墓主人骨架的頭朝南,腳朝北。墓主人骨架東側有一條由白色蚌殼擺設的龍,全長1.78米,高0.67米。頭北,尾南。龍頭的樣子和我們熟悉恐龍的頭形狀近似,昂首瞠目,有長嘴,伸長舌,頸長彎曲,頸後有短鬣,身軀長略呈弓形,軀幹前後皆有短腿向前伸,指爪分開。龍尾長而彎曲,似掌狀分岔。
在墓主人骨架西側相對的有蚌塑的虎形,虎頭微垂,虎目圓睜,張口露齒,長尾後撐,四肢成行走狀。
對於這座墓葬中龍、虎形象蚌塑的含義,考古學家和歷史學者有些不同的看法。但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龍,虎"的意象,還是不禁讓人好奇。


參考資料:朱筱新,學苑出版社,《文物講讀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