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飛燕 |
馬的三足騰空飛耀,一腳踩在隻飛燕上,表現出牠的風馳電掣。巧妙的運用飛燕,安排重心的力學平衡,只有一隻腳就能支撐起整隻馬的重量,又呈現出工藝製作者的巧思。
專家根據青銅馬上銘文,比對古籍,得知出土墓主人是東漢南陽析侯張江。他當時戍守張掖峽口,西羌攻打涼州進兵來犯,他奮勇抗敵,保疆有功,被封為「破羌將軍」。
張江(OS:或應說是他委託的匠師)鑄此銅馬是為了上貢當時的漢明帝,他仿了漢明帝劉莊的國丈馬援在建武20年(AD44)獻給漢光武帝劉秀的「相馬式-銅奔馬」。前漢帛書《相馬經》、馬援《銅馬相法》有「馬襲烏鴉」天馬行空的想法。再加上當時明帝受太子少傅-張興影響,崇尚道家思想,太極圖中猶如黑魚、白魚互銜的圖像,也給張江創造性的想法,加入「乾坤定位」的概念。他先用黃膠泥製作一球體,再應用漢武帝時期的《周髀算經》所記載的「勾股弦定理」,也就是我們習慣稱的「畢式定理」,仔細雕出馬的模型(OS:以上是大陸參考書的說法,但是現在我們算重心並非用畢氏定理,我猜想應該還是以球心為基準,用試誤法累積經驗,先塑出土製的模型?)。為什麼這麼複雜呢?我們看到先前青銅器物像鼎,至少需要三隻腳成為一個平面支撐器物的重量。而這匹馬凌空奔跑,同一側的兩條腿像一個方向騰起,專門的術語為「對側步」,只有一隻腳踏著鳥。一隻腳撐起整件器物的力量,當然是經過精密的計算,找到重心的位置,使得達到「乾坤定位」。
張江製作了兩匹青銅馬,一匹上貢進京,漢明帝非常喜愛,置於平樂觀,史稱「涼州貢馬」,但在董卓之亂的時候毀掉了。他自己留下的這匹馬,很幸運地可以在現今和我們見面。
參考資料:彭適凡、李朝遠 ,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青銅器鑑賞圖典》
洪釗主編,驛站文化,《中國歷代國寶之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