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三)_大雄寶殿外

穿過天王殿,來到這一次拜訪保國寺的主角--大雄寶殿。大殿重建於北宋大中祥符6年(1013),呈縱長方形,通進深13.28m,大於通面寬11.83m,是長江以南現存保存最完整的北宋
木結構建築之一。大殿現存的結構,大多保存了重建時代的形制和構件。有少量構件年代更為久遠。大殿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兼具古建築科學、藝術及文化的研究價值。
保國寺大殿
前方淨土池
淨土池最早由宗普和尚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長14m,寬6m。明代的時候,御史顏鯨題字"一碧涵空"四字於池。清康熙23年(1648)顯齋和尚在池四周立石欄,將顏鯨題字刻上,兩旁刻"天光開圖畫,山翠入波紋"對聯。民國6年(1917),齋重和尚重新掘池,淨土池清澄可鑒,大旱時池不會乾,大雨時水不會溢出池。
一碧涵空


貓咪和一旁的脊獸並立橫生趣味











大殿立面
鼓樓

參考資料: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