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阿拔斯王朝與薩珊王朝時期的壺(Ewer)

也是請讀者先回顧一下在陝西歷史博物館曾經看到過的《鎏金銀壺》,我把BLOG的照片轉至Pinterest後,就常常收到來信,被轉收藏到其他文物愛好者相關文物的照片資料夾中,所以在參觀美術館之前,也曾經從Pinterest看到許多形制相近的鎏金銀壺。而這一次在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就看到了許多這樣形制的壺,解說牌標示的器名為Ewer(水注瓶)。
左:阿拔斯王朝的壺 右:薩珊王朝的壺
仔細讀了一下解說牌的說明:左邊的壺是公元9th-10th世紀阿拔斯(Abbasid period)的文物,材質為黃銅,器腹較為圓潤,把手處還多了曲環的構件。而右邊是6th-7th世紀薩珊王朝(Sasanian Empire)的文物,材質為銀鎏金。雖然材質不同,但擺在一起若不仔細分辨,很容易誤以為是同一時期的作品。
兩件瓶身身都有著手舞足蹈女性的形象。左邊瓶身的女性穿著緊身服貼的袍服,並持響板(castanet),其旁有拿著火炬的女性。這樣的圖案源於羅馬神畫中將月份或是季節擬人化成為酒神(Dionysus)女侍的形象,在祭典中歡欣舞蹈的經驗。
在薩珊王朝的這瓶身上的女性則是抱著孔雀與花束,並執蒴果(pyxis)。而這樣的造型來自拜火教(祆教)的女神Anahita,象徵豐收與富饒。
專家判斷這兩件器物都是宴飲場合中的重要器物。
下面照片的壺,並沒有如上方照片中的鎏金壺有著那麼多裝飾圖案,但是簡單流線的形式卻更顯得沉穩洗鍊。這樣的樣式並不多見,而且兩壺各有其成對的一雙壺。也是屬於貴族餐桌上的豪華用品。
對壺的其中之一,薩珊王朝,6th-7th世紀
銀、鍍金
解說牌也簡單介紹了中亞伊朗這個區域在中古世紀時候的歷史:在公元6th-7th世紀統治伊朗地區的薩珊王朝原本是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祆教、拜火教),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入侵,擊敗薩珊王朝,帶來了新宗教、新語言文字系統和政治制度,用以統治當地的波斯民族。但是當地的波斯人試圖在異族的統治下保存著波斯固有的文化系統,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波斯詩人菲爾多西(Firdawsi)在公元1010年完成的《列王紀(Shahnama)》。這成了現在研究古波斯文化最重要的經典。

參考資料: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