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時候,金山寺有一位和尚曾到過焦山見過《瘞鶴銘》,於是回到寺裡,把它默寫下來。到了北宋的時候,有一天刁約到了金山寺,就看到了那位唐代僧人所留下來的版本。而刁約所見到金山本的經過,記載在董逌的《廣川書跋》卷六之中。董逌是南宋的藏書家、鑑賞家,同樣的我在《四庫全書》裡找到《廣川書跋》有關《瘞鶴銘》的記載。
除了金山本,還有北宋著名書學家《邵亢本》及《張坣本》。《焦山志》載《壯觀亭址別刻本》、《至順鎮江志》載《宋鎮江別刻本》。
在拓本部分,有殘石未出水前傳世的拓本,稱之為《水前本》,傳世很少。陳鵬年打撈起來拚在一起再拓的水後拓本,又分五石相聯80餘字的全拓本,和清光緒年間興起的小紙拓,23字一拓。
鎮江博物館展示拓本 |
還有焦山鶴洲和尚拓《鶴洲本》。
參考資料:焦山碑林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