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訪龍門記(二十二)_香山寺

我的旅行,除了在空間游移之外,心裡也有個虛擬的時光機,那指標不斷地前後滾動著。造訪香山寺時,時光機的指標意外地滾向了民國25年(1936)。

"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香山寺"建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唐垂拱3年(687)印度來華高僧地婆訶羅(日照)圓寂葬於此,重建佛寺。天授元年(690)武則天稱帝,梁王武三思奏請敕名"香山寺"。唐大和6年(832),河南尹白居易捐資六七十萬貫,重修香山寺,並撰《修香山寺記》。會昌6年(846),白居易去世葬於如滿大師塔側。宋、金時這座寺還繼續運作,直到元末時廢棄。到了康熙年間才又重修,乾隆皇帝遊此時說:"龍門凡十寺,第一數香山"。
天王殿
再一次複習一下,第一進會見到天王殿、鐘鼓樓。
鼓樓


鐘樓
接下來就是讓我意外的景像,彷彿像是回到台灣,看到蔣公在台灣各地留下的行館一般。民國25年是日軍正式大舉侵華的前一年,50歲的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以避壽為名,到洛陽佈署軍務。時任國民黨中央陸軍校洛陽分校主任、洛陽地區警備司令的祝紹周,聯合河南省府於此大興土木,建了蔣宋別墅。來為蔣委員長祝壽的有張學良、閻錫山、傅作義等國民黨要員,但當時張學良心裡打定應聯共抗日,於是這一段祝壽大禮就為一個月後發生的西安事變揭開序幕。









以上的景象,我們在台灣看得很多,所以無須多做說明,我也是拍了照片,速速瀏覽後,就往下一個點前進。據解說牌說明,由中外人士出資修建的這座別墅於201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百年重新開放,並請蔣孝嚴先生題了匾額。
國父創了民國,這個國家是全中國人的國家,不是一個結黨營私的一群人的國家,更不是一人、一個家族的國家。我想那些人從來沒有想清楚,即使是透過民主程序政黨輪替後,也只想著如何從權位上攫取自己最大的利益。也許"國父創了民國",這段文字除了敘述一段史實,也藏著某種黨私的意味,而政治的運作,不能避開人性。我常想我們為什麼不能像美國一樣,有像喬治華盛頓、傑弗遜、富蘭克林...那樣偉大的政治人物,願意放下自己的私心。原以為推翻了一家的天下,有了民主制度,就能平平穩穩依著規矩運作下去。也或許沒有那麼簡單的,前些日子讀了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其利益團體間糾葛錯綜複雜,不單單是"要不要解放黑奴"這般單純的問題,如果沒有人的私心,美國就不會發生南北戰爭了。我收拾一下思緒,繼續前行....
乾隆御碑
乾隆15年(1750),乾隆皇帝來此留下的詩文與行草。


出門時看到龍門橋,上午往南沿伊水西岸遊覽,下午沿東岸往北走已經繞了一大圈了。
龍門橋
參考資料:龍門石窟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