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清代印刷

清代雕版印刷的應用領域廣泛,技藝更加熟練,印刷品普及。歷經雍正、乾隆朝,刻版印刷進入全盛時期。但到了清末,西方鉛合金活字印刷及進代印刷術傳入,傳統的雕版印刷逐漸被取代。

清代的官刻制度是在宮中武英殿設置修書處,專掌修書、刻書之職,建立了清朝中央出版印刷機構,所出版的書稱為「殿版」或「殿本」。
武英殿銅活字印刷《古今圖書集成》
《秋影樓詩集》
清初刻本字體沿襲明代末期的風格,字形長方,橫細豎粗的宋體字,規格整齊,清秀易讀。到了康熙朝以後盛行兩種字體,一種是軟體字,又稱為寫體,就是由名書法家寫樣的刻版,由於字體優美、刻工精細,迄今仍為藏家所珍蒐;另一種是硬體字,也就是仿宋體,我記得剛學工程製圖時,還是得學仿宋體字,只是現在都用電腦製圖,字形可以任由設計排版者選擇了。
揚州博物館展示清版書
上面照片左邊的書是《禁扁》,不要做太多政治聯想,"扁"字拆開是"戶"和"冊"字,"扁"字通"匾"字,原是官署門戶的意思。這裡"禁"指的是門禁,這一本書裡面記載的是歷代宮殿、門觀、池館、御苑的名稱。
上面照片右邊的書《板橋詩鈔》內頁我們可以看到是用鄭板橋的書跡來刻版,也就是軟體字。
揚州博物館展示清版書
同治三年 (1864),清政府成立金陵官書局,各省紛紛仿效,形成遍布全國的政府印刷網。
五局合刻本《二十四史  隋書》
前一篇筆記中提到的套版彩印「餖版」、「拱(花)印」技術在清代並沒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且應用也不廣泛。直到清末,北京榮寶齋的木刻水印技術才使得「餖版」、「拱(花)印」彩色套印技術有所創新發展。
《芥子園畫傳  卷五》

《芥子園畫傳  卷五》
木板印刷自明代開始繁榮,清代印刷作坊遍布全國,並形成幾個產業聚落,例如:陝西鳳翔、山西臨汾、四川綿竹、河南朱仙鎮、廣東佛山和河北武強等地都有頗具規模的印刷作坊。
河北武強年畫(翻攝自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傳統年畫就由手繪改為雕版印刷,以因應逢年過節普羅大眾的廣大需求,其中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即是以生產年畫著稱。

天津楊柳青是北方最早從事雕版印刷年畫的中心之一。主要採用套色木板水印然後加工填色。
天津楊柳青版畫 簾下佳人(翻攝自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蘇州是畫師雲集,文化榮盛之地,也是著名的雕版中心,畫師和雕版匠師結合,創造了著名的桃花塢木板年畫,桃花塢年畫始於明代後期,興盛於雍正、乾隆年間,以雕印套色為主繪製精美華麗。
蘇州桃花塢刻印坊模型
蘇州桃花塢刻印坊模型
蘇州桃花塢刻印版畫(翻攝自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蘇州桃花塢刻印版畫(翻攝自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蘇州桃花塢刻印版畫 福

蘇州桃花塢刻印版畫 壽
山東濰縣年畫印刷興盛於清中葉後,最初以雕版印刷畫面輪廓,再以手工填著淡色,最後發展成套版彩印以餖版方法進行套印。
山東濰縣年畫(翻攝自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清代主要印刷中心

參考資料:
1.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2.《芥子園畫傳》
3.《百度百科   禁扁》條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