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出現在11世紀中葉北宋時期,在雕版印刷之外開拓了另一條道路。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首先紀錄了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的事蹟以及執行的工序。
沈括《夢溪筆談》中有關畢昇的記述
 就像剛發明的火銃一樣,一隊人射擊攻擊敵人,一方面掩護隊友裝填火藥。應用在印刷術上,一隊人撿字排版,另一隊人印刷製作。透過平行工作加快處理效能。
沈括《夢溪筆談》中有關畢昇的記述
這裡說明了畢昇認為以木頭製版有缺陷,這裡面應該有更多細部的技術,沈括也無法理解記述。
沈括《夢溪筆談》中有關畢昇的記述
沈括在介紹畢昇的時候就已經說是"布衣畢昇"了,就是說他是一介平民老百姓,可是揚州博物館塑像卻給他穿上官服。
畢昇像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宋代的展示廳中有依《夢溪筆談》的敘述,做出了活字版。
中國國家博物館展示  畢昇活字版復原模型
揚州博物館展示泥活字
雖然《夢溪筆談》在介紹活字印刷術的文末說,畢昇死後,他的徒子徒孫們把活字印寶藏起來,看樣子是沒有發揚光大。所以後世的人都讀著《夢溪筆談》,用自己的辦法,設法重現活字印刷。
1832年李瑤利用泥活字印本《校補金石例四種》(翻攝自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1830年李瑤利用泥活字印本《南疆繹史刊本》(翻攝自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清代安徽涇縣水東村的翟金生花費幾十年心血,自製活泥十多萬個,有大、中、小、次小、最小五種尺寸。清道光24年(1844),用自製活泥板刊印了自己的詩集。
翟金生《泥板試印初編》(翻攝自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中土活字印刷的出現卻未能大量應用取代雕版印刷。推究原因可能是文人愛好風雅,雕版印刷能體現文字的風韻,與活字印刷文字的一成不變有很大的不同。這有一點像數位技術出現時,無論是在音樂、影像上都衝擊了傳統的類比技術,然而還是有堅持傳統的藝術家,用膠捲拍片、照相,或是用傳統的樂器演奏音樂而不使用電子合成音樂,其目的都是在保存人最自然傳遞美的訊息。活字印刷術在發展過程除了字體的一致性,還有圖樣製作及墨色無法控制的問題。畢昇可能已經克服墨色問題,但是技術失傳,後代人在製作活字上又回頭去找木頭材質製作活字。所以也有木活字印刷的書籍。
德行集木活字本
木活字工藝圖》(翻攝自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另外不像西方的拉丁字母簡單的排列組合,傳統漢字字數眾多,如果沒有近代的計算機技術輔助,找尋一個特定的字的程序所花的時間恐比整頁製版更多。所以還是有人必須絞盡腦汁解決找字的問題,搜尋的原則就是整理與歸納,計算機技術也脫離不了這個原則,元代有一位聰明人王禎發明了轉輪排字架。
揚州博物館展示復原轉輪排字架
這項發明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用韻母分類,縮短檢索時間;另一個是,如果是直立方框架,撿字人必須走來走去,這像宴會餐桌上的轉盤(Lazy Susan),可節省了排版很多時間。王禎寫了一本和農具相關的書籍《農書》,把他的智慧經驗全保存下來了。
《農書  卷二十二》



這一頁內文說明,當時已經有人設法鑄錫做字,但是還是卡在著墨問題。
以下的韻字,如果遇到國語(普通話)搭不上韻的話,請試用台語(福佬話、河洛話)、客語讀看看。






博物館還展出金屬的活字,上墨是特殊的學問。


還有一個問題是活字應用的目的就是可以把字版取下再利用。利用活字製版,就無法把整個頁面保留下來。綜上總總,相較於雕版印刷,在中土應用活字印刷雖然看似靈活卻有著更多不便。活字印刷在世界文化傳播史上極具重要性。其所需材料、人工、時間和費用都比雕版印刷來得節省,有更高的生產效能。當時15世紀中葉活字印刷在歐洲出現時,由於拉丁字母應用的優勢,雕版印刷逐漸淘汰。

參考資料:
1. 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2. Internet Archives 《夢溪筆談》
3. Internet Archives 《農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