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雕版印刷的製程(三)_裝幀

刷印完成將書頁集合排列整齊後,再來就是組裝成書的工作。下面就介紹書籍裝幀成冊的發展歷史。
裝幀


卷軸裝
卷軸裝源於帛書,類似於簡冊捲成一束的裝訂形式。一邊將長卷展開,一邊閱讀內容。
卷軸裝 示意圖
卷軸裝 樣本

旋風裝
旋風裝由卷軸裝演進而成,就是在卷軸內裝書頁,這是卷軸裝書籍演變成冊頁的過度形式。
旋風裝 示意圖
旋風裝 樣本

蝴蝶裝
這是書籍最初的冊頁裝形式,起源於五代,盛行於宋、元。和我們常見版心在頁緣的形式不同,是將印好的版頁向內對折,沿折縫一邊用糨糊黏牢,再用後紙或織物裱紙包裝後三面裁切。翻閱的時後猶如蝴蝶展翅。
蝴蝶裝 示意圖
蝴蝶裝 樣本

包背裝
從蝴蝶裝之後又演變成將印好的版頁沿中縫向外對折,然後再依頁次疊起,於是原先的版心就改變到頁緣的位置,書頁排齊釘起後,用一整張硬紙包覆成為封面。
包背裝  樣本


線裝
線裝書約出現在唐末、五代,盛行於明代中期以後,書頁摺疊方式與包背裝一樣,區別在於在:先在書頁前後加上封面與封底之後,在書背處打孔後,以線穿孔成冊。
線裝書 示意圖
線裝書 樣本

經折裝
這是在佛經中常見的裝訂方式,將紙張以一定的行數(寬度)左右連續折疊,長度不夠的話,就再黏貼紙張銜接後折疊,最前和最後一頁用硬紙版黏裱。
經折裝 示意圖
經折裝 樣本
參考資料: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