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雕版印刷的製程(一)_製版

下面就配合照片介紹雕版印刷主要的製程,首先是選擇適合的材料。理想的雕版材料應具備吸墨、釋墨性均勻、乾濕收縮率不大和耐印率高的特性,材質講究硬度適中、紋理細滑。梨木、棗木、梓木、黃楊木、銀杏木、蘋果木、杏木、白楊木、烏桕木都是選用的材料。這些樹木的材質符合上述的特性,且取得容易,成為雕版材料的主要選擇。
適用雕版的木材
製版的過程包括:選料、鋸板、浸漚、乾燥和平板。
鋸板:將木材去除小枝,選取有充分雕刻面積的樹幹部分,沿樹幹縱面部分直截。鋸成約2cm厚度的木板。縱裁的好處,除了截面積較大,且可避開疤節和質地疏鬆的樹心部分。
浸漚:將鋸好的木板放在水中,上壓重物,浸泡一至數個月,期間要數次換水。這樣做的目的是在脫去木材內的樹脂、樹膠部分,後續乾燥後不致翹裂。這樣的製程且有利於後續的刊刻工作以及吸墨、釋墨功用。浸泡時間夏季較短,冬季較長,乾燥的木材則可以不必再做浸漚處理。急需使用時,也有將板片置入水煮約三至四小時(用熱逼出樹脂),再取出陰乾的手法。
乾燥:板材乾燥的過程中採自然風乾的方式,不可用陽光直曬,木板間用長短、粗細相等的木條墊平,陰乾期間須常翻動檢查,調換位置,避免乾燥不均而造成板面變形。
平板:將浸漚陰乾後的木材上下兩面刨平、刨光,裁成略大於兩面書版面的大小,先塗上一層蔬菜油,再用芨芨草(Achnatherum)的莖部細細打滑磨平。
備紙
印刷紙張選用的部分在先前的筆記介紹過,這裡就不再重複。
備墨:將松木燃燒收集到的煙灰研細加入膠料和酒製成膏狀,放入缸內存放三冬四夏,使臭味散去,存放時間越久,墨質越好。使用時與水混合,用馬尾篩過濾,紅墨為鉛丹與朱砂的混合劑加入白芨,用水蒸煮而成。莧菜製成的液體有時也被用作印刷顏料,但色澤易褪。藍墨採用靛青製作,色澤經久不變。
刻板工具與顏料
材料準備好以後,就進入製版的過程。首先是請寫字工整的書法家將要刻印的內容寫在極薄的紙上。這樣的工序稱為:"寫樣"。然後將紙反置於版面之上,這樣版面上就呈現相反的樣子。寫樣紙用紅色印製行格,稱為"花格"。兩行之間留有一行空白。每一行有三條間隔均等的線,中線就是行的中準線。在古書中常常有看到小字寫某某人的註記,當需要寫這一種小字時,就以中間線為界,另外兩條作為小字的中準線。
寫樣
有"花格"的白紙 (花格不太清楚)
和現在的電腦排版一樣,書法家就是人體計算機,可以仿出各種風格的字體,以下面照片中的字體為例,自上而下分別是:顏真卿的顏體、柳公權的柳體、歐陽詢的歐體(應該說歐陽體吧!),趙孟頫的趙體,褚遂良的褚體以及宋徽宗的瘦金體。
選用字樣
校正:紙樣寫成之後,先做初校,如果發現錯字的話,立即在錯字旁邊用符號標明,將正字書寫於該行紙的上端,稱為"天頭",再將錯字用鏟刀挖除,重貼再寫。二校之後,始成定樣。
校正
校稿示意圖(翻攝自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整理校正後的樣稿
上板:將校正後的寫樣貼於板面,板上先塗上薄薄一層糨糊,然後將紙面貼附,使字跡轉現在板面上。乾燥以後,輕輕擦去紙背多餘的纖維,使板面顯出清晰的反文墨蹟。
上板
雕刻:將板面上有墨跡的部分保留,刻去板上空白的部分,使有墨跡處形成突起的陽文反字。
雕刻
雕刻製程(翻攝自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有些解說牌上的名詞看不太懂,到網路上查詢,發現博物館的佈設基本上就是依著《中華印刷通史》這一本書的內容作為佈展重點。但是博物館多設置了人物模型,且提綱挈領。若是對印刷史有進一步興趣研究的可以讀一讀參考資料內的《中華印刷通史》網站內容或書籍。
另外,從博物館介紹製書的嚴謹過程中,我更相信在編製《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的皇家用書,過程應該更為謹慎。因為日前和本網誌的讀友在討論一則《四庫全書》中《舊唐書》的用字問題,當時有一名江南學者認為其中用字有誤,提出校正的意見,而民國以後的書局竟然認同且改用了這位江南學者的說法,這讓我頗不以為然。不過我只是個背包過客,不是什麼歷史學者、文史工作者,我只在這座小山洞裡,記下我自己的學習和想法。

參考資料:
1.揚州博物館解說牌
2.中華印刷通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