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博物館專家研究,這尊雙佛並坐造像碑是隋朝時期的作品。碑上應有銘文,換算作西元為595年。
有關雙佛並坐,之前在研讀北魏時期歷史看到造像與政治情勢的關聯性。到了隋朝,個人推測是沿襲既成的造像慣例(?)。在釋迦、多寶(Prabhutaratna)雙佛兩側有脇侍菩薩,上方又有一尊佛。周邊有飛天環繞。下方基座是典型的雙獅與護法力士。
看到這樣細緻完整的雕像,又想想在雲岡、龍門看到殘缺不全的石窟,只能感嘆要看古代完整的精品只能多造訪歐美的博物館了。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相關筆記: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
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6至7世紀大理石立佛像
在硬碟裡的檔案夾中還有許多想放進筆記,卻一直仍擱在那兒的照片,想趁這個新年長假,多記一些上來。先繼續看亞洲藝術博物館裡介紹的佛像,這一尊大理石佛立像據解說牌說明,專家判斷是北齊時定州的作品。這尊佛像身上有著一些因為時代更迭造型變化的特徵。
從正面看,在袍下的身軀顯得較之前的渾圓,在此之前的造像,身軀讓人覺得平坦、清瘦。
造像型態變化受到3個主要原因影響:(1)西元535年北朝東魏建政時將首都由洛陽東遷至鄴城,將近千餘佛教寺院機構群聚於新都,有為數眾多的百姓也遷居至此。定州成為當時中國北方新的領導中心。(2)當時有許多南亞地區的文化透過不同的路徑,也進入這個區域。(3)許多新的寺院在此區域成立,並且有一些對於佛理新的想法和看法(這一點我們觀察現今台灣佛教活動的演變,很容易理解。)並且太行山提供豐富的石材,匠師們有新的創作想法。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從正面看,在袍下的身軀顯得較之前的渾圓,在此之前的造像,身軀讓人覺得平坦、清瘦。
造像型態變化受到3個主要原因影響:(1)西元535年北朝東魏建政時將首都由洛陽東遷至鄴城,將近千餘佛教寺院機構群聚於新都,有為數眾多的百姓也遷居至此。定州成為當時中國北方新的領導中心。(2)當時有許多南亞地區的文化透過不同的路徑,也進入這個區域。(3)許多新的寺院在此區域成立,並且有一些對於佛理新的想法和看法(這一點我們觀察現今台灣佛教活動的演變,很容易理解。)並且太行山提供豐富的石材,匠師們有新的創作想法。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2019年1月27日 星期日
遼代銅釋迦立佛
我在整理遼寧省博物館的資料時,有一尊佛像一直讓我印象很深刻,我原本希望找到更多與祂相關的資料時才放到我的筆記裡,但是時間久了,就一直擱在那裏。我看到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遼金時期菩薩像,又想起這一尊佛像了。
因為祂的身形比一般我所見的佛像略顯纖細,所以印象深刻。解說牌上沒多做說明,我也沒租語音解說。這尊佛像收藏在北寧文物處。
參考資料:遼寧省博物館解說牌
因為祂的身形比一般我所見的佛像略顯纖細,所以印象深刻。解說牌上沒多做說明,我也沒租語音解說。這尊佛像收藏在北寧文物處。
參考資料:遼寧省博物館解說牌
唐中期山西太原天龍山洞窟菩薩立像
博物館的解說牌說明這是來自太原天龍山洞窟的菩薩像,我到太原的時候,因為時間安排,不克前往天龍山洞窟,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再訪太原。從這一尊菩薩像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希臘羅馬工藝遺留的風格,祂的身體略呈S型,重心放在一腳。很可惜菩薩的頭又被取走,左手也斷了。從瓔珞裝飾及衣飾可以感受濃濃的唐風。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
隋代石質菩薩立像
亞洲藝術博物館展示了一尊身上仍有顏料的菩薩像,根據博物館專家研究為隋代(581-618)的作品。
我們現在看到許多六、七世紀留下來的佛菩薩像多半已經褪去顏色,很難想像當時被隆重膜拜的時候,是塗佈光鮮亮麗的色彩。這一尊菩薩身上還留著一些顏料。其中還提示我們一個重點:當佛菩薩像經過長時間歷代被恭敬地供奉在寺院內,總是會有匠師定期去補色修復。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我們現在看到許多六、七世紀留下來的佛菩薩像多半已經褪去顏色,很難想像當時被隆重膜拜的時候,是塗佈光鮮亮麗的色彩。這一尊菩薩身上還留著一些顏料。其中還提示我們一個重點:當佛菩薩像經過長時間歷代被恭敬地供奉在寺院內,總是會有匠師定期去補色修復。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2019年1月19日 星期六
大理石法界人中像
日前吳文成老師在臉書上分享介紹了法界人中像。我在整理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照片檔案中也看到了一尊法界人中像。但是博物館的專家對於這一尊像的雕刻時期存疑,推斷是唐代或是遼代的作品。
解說牌說明:在各個信仰佛教的年代、地區,都有將一個至高無上的佛包含整個宇宙的概念。而這一尊法界中人像也做了相同的嘗試。世界的中央是一座須彌山,周圍由廣闊的山脈圍繞,我們居住在靠近山腳的大陸上。須彌山層層疊疊上升,頂峰是神居住的天堂。我們如果用現代物理具象的觀念看這樣的說法,或許覺得是神話。但是博物館的解說牌說明:這樣的表現是抽象和精神上的呈現。而且有許多其他的世界都遵循相同的計畫(我聯想到平行宇宙,與之前認識到的曼陀羅時空)。
在懸掛在交叉腿下面的佛陀長袍的面板被描繪成一個地獄。地獄之王坐在一張桌子旁,判斷罪人的罪行,而在他的下方,罪人被扔進一個沸騰的鍋裡,被一個地獄守衛戳了身子。我到高野山寶靈館時,也看到了描繪地獄景象的作品。
在佛像腿和手臂之間的圖像描繪,代表了人類世界。這裡描繪的是佛傳故事,年輕的悉達多王子騎馬出城,看到了生、老、病、死後,稟告父王他決定捨棄王位,出城求道修行。
在靠近佛像腹部區域描繪的是佛傳故事中,佛陀涅槃的場景。
在靠近佛像手肘內側左右各有一尊像,博物館的專家判斷是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辯論的場景。佛的左肘旁人物較小,也不像右肘菩薩端坐,可能就是維摩詰居士。
在佛像胸前描繪的即須彌山的主體。
在佛像背光處,可以看到其他的佛像。依造像慣例,這裡應該表達的是過去七佛。博物館的解說牌說明:這些小圖像象徵著宇宙佛像將其他佛像投射到其他所有世界中。
解說牌說明:在各個信仰佛教的年代、地區,都有將一個至高無上的佛包含整個宇宙的概念。而這一尊法界中人像也做了相同的嘗試。世界的中央是一座須彌山,周圍由廣闊的山脈圍繞,我們居住在靠近山腳的大陸上。須彌山層層疊疊上升,頂峰是神居住的天堂。我們如果用現代物理具象的觀念看這樣的說法,或許覺得是神話。但是博物館的解說牌說明:這樣的表現是抽象和精神上的呈現。而且有許多其他的世界都遵循相同的計畫(我聯想到平行宇宙,與之前認識到的曼陀羅時空)。
法界人中像局部放大 |
法界人中像局部放大 |
法界人中像局部放大 |
法界人中像局部放大 |
法界人中像局部放大 |
法界人中像局部放大 |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相關筆記:萬佛寺彌勒淨土碑
相關筆記:萬佛寺彌勒淨土碑
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武周石質彌勒垂足坐像
博物館的專家依據這一尊像的銘文確認此為武周也就是則天大聖皇帝當朝時候的作品。這一尊彌勒佛是非常有歷史意義的。武后當時由僧法名所撰《大雲經》四卷,稱武后為彌勒菩薩化身下凡,作天下主人,命長安、洛陽兩京建大雲寺,藏《大雲經》,令僧人講解經意,將佛教地位提升至道教之上。完全鞏固民意之後,發動朝臣上表改國號稱帝。
注意這一尊彌勒佛的面容很像我們看過國畫裡唐代的仕女。彌勒的造像已從菩薩改為如來像。此佛不盤腿結趺,而是垂足而坐。這一尊作品可惜下方基座處,對稱的獅子有一邊已毀損佚失。武周的年代是690-705,這尊像的銘文記日推算為703年(10月30日)。
==========
2019.02.02補充
在資料夾裡看到另一尊彌勒佛像碑,銘文時間依西元紀年為687年,唐睿宗為皇帝的時間。但此時實權已在天后武氏手上,也就是則天皇帝準備登基前三年。主佛彌勒坐姿與上方相同,垂足而坐,脇侍有弟子與護法。龕壁有過去七佛與飛天。下方基座刻香爐、獅子與供養人。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維基百科》
相關筆記:
1.訪龍門記(十)_奉先寺、大盧舍那像龕
2.武曌除罪金簡
3.隋唐洛陽明堂、天堂遺址
4.狄仁傑墓
注意這一尊彌勒佛的面容很像我們看過國畫裡唐代的仕女。彌勒的造像已從菩薩改為如來像。此佛不盤腿結趺,而是垂足而坐。這一尊作品可惜下方基座處,對稱的獅子有一邊已毀損佚失。武周的年代是690-705,這尊像的銘文記日推算為703年(10月30日)。
==========
2019.02.02補充
在資料夾裡看到另一尊彌勒佛像碑,銘文時間依西元紀年為687年,唐睿宗為皇帝的時間。但此時實權已在天后武氏手上,也就是則天皇帝準備登基前三年。主佛彌勒坐姿與上方相同,垂足而坐,脇侍有弟子與護法。龕壁有過去七佛與飛天。下方基座刻香爐、獅子與供養人。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維基百科》
相關筆記:
1.訪龍門記(十)_奉先寺、大盧舍那像龕
2.武曌除罪金簡
3.隋唐洛陽明堂、天堂遺址
4.狄仁傑墓
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元末明初時期的木質普賢菩薩坐像
Samantabhadra我們漢譯作普賢菩薩,代表的是菩薩的仁,對寰宇的慈(benevolence and universal kindness)。在東亞繪畫與雕刻作品中,常藉由祂的坐騎(mount)--大象辨識出身份。
菩薩左手持物象徵《妙法蓮華經》的第26章,表現大行普賢菩薩的理德、行德。在法壇上常可以看到與文殊菩薩為釋迦牟尼佛的脇侍菩薩,稱為"華嚴三聖"。(博物館的解說牌上寫與Maitreya(彌勒菩薩)共為釋迦佛的脇侍)。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菩薩左手持物象徵《妙法蓮華經》的第26章,表現大行普賢菩薩的理德、行德。在法壇上常可以看到與文殊菩薩為釋迦牟尼佛的脇侍菩薩,稱為"華嚴三聖"。(博物館的解說牌上寫與Maitreya(彌勒菩薩)共為釋迦佛的脇侍)。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北齊時期石質菩薩像
這是北齊時代(550-577)的作品,材質是砂岩;注意祂手部與身軀整體的比例較大,是西元三世紀時期塑像的風格。一般而言,對稱和柱塊狀的造型呈現,是四世紀晚期的典型特徵;然而,圓潤豐滿的臉夾、下巴、微閉的眼神和溫暖的脣形預示著600-700s年代(唐)藝術風格發展。
這樣混合的風格在500s晚期民間的作品中並不罕見。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這樣混合的風格在500s晚期民間的作品中並不罕見。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
北齊551年大理石彌勒菩薩交腿造像
西元535年(東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人民大遷徙的一年,許多居民被迫從河南洛陽遷居至河北,因為新都建於鄴城。這個區域很快地也成為佛教思想與藝術領導的新中心,彌勒(Maitreya)信仰是為這個時期的主流,我們看到這一時期有大量的彌勒菩薩造像。大概是因為生在亂世,根據當時主要佛教教派的說法:釋迦佛的影響將盡,世界將進入末法時期,當時人的精神希望僅能寄託於未來佛(即彌勒佛)。
此尊彌勒菩薩像一位年輕的王子,單手支頤沉思,坐在dragon-flower tree下,這樣的布設勾勒出了一個彌勒淨土樂園。此像的石材出自太行山,在北齊時期有許多造像的材料都產出於此地。在背部基座繪有供養人的像及銘刻祈願文,祈求菩薩賜予平安。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此尊彌勒菩薩像一位年輕的王子,單手支頤沉思,坐在dragon-flower tree下,這樣的布設勾勒出了一個彌勒淨土樂園。此像的石材出自太行山,在北齊時期有許多造像的材料都產出於此地。在背部基座繪有供養人的像及銘刻祈願文,祈求菩薩賜予平安。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2019年1月10日 星期四
北齊石質菩薩造像
根據博物館解說牌的說明,這一尊一菩薩二脇侍的像,是北齊時期(550-577)的作品。博物館的解說牌沒有多做說明出處,只說祂兩旁的脇侍面部都被毀損了。博物館專家根據菩薩頭飾、衣著形式、紋飾、背光、配戴珠寶等判斷為北齊時期作品。
我突然聯想起我在霧峰林家(?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的展示廳中(該展示室不能照像),看到一幅藝術家為老太太繪製的菩薩像,即是以女主人面容繪製成菩薩像,服飾背光一應俱全。我猜想這尊造像是否有類似的意圖,是由藝匠為某一權貴女主所製。因為在頭飾、衣著部分似乎直接反應了當代造型。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我突然聯想起我在霧峰林家(?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的展示廳中(該展示室不能照像),看到一幅藝術家為老太太繪製的菩薩像,即是以女主人面容繪製成菩薩像,服飾背光一應俱全。我猜想這尊造像是否有類似的意圖,是由藝匠為某一權貴女主所製。因為在頭飾、衣著部分似乎直接反應了當代造型。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2019年1月9日 星期三
西魏石質佛造像碑
這方造像碑的銘文中有記錄銘刻的年代,是在南北朝時的西魏(535-557)。造像年換算為西元為549年。
在當時的信眾相信造像的功德,因此供養人也會把自己和家族以及祈願文請藝匠雕刻在佛座下方。照片中並列的八位是主要的供養人。銘文中有說明這是在陝西太平的一個家族。
這方碑也是佛造像漢化初期的實例,在佛龕兩方的柱頭上可以見到一對龍。主龕中是一佛、二弟子、二脇侍菩薩的安排。佛龕外側為護法仁王及菩薩。
在主佛龕上方,根據博物館的說明,銘刻的是維摩詰(Vimalakirti)與文殊師利菩薩(Manjushri)辯論的場景,但是我自己個人的推測:此景刻於主龕之上,根據龕中的蓮座、燄光的氣勢以及脇侍弟子來看應為如來。且此碑刻於西魏,在北魏之後,《法華經》中釋迦、多寶如來並坐說法應該還是造像的主要內容題材。
這裡還可以注意這座亭子的造型,唐代建築屋頂的鴟尾造型沿襲此時。人字形的桁架也提供研究古建築很好的佐證資料。
參考資料:亞州藝術博物館
在當時的信眾相信造像的功德,因此供養人也會把自己和家族以及祈願文請藝匠雕刻在佛座下方。照片中並列的八位是主要的供養人。銘文中有說明這是在陝西太平的一個家族。
造像碑下方局部放大 |
造像碑中間主要部分局部放大 |
造像碑最上部分局部放大 |
參考資料:亞州藝術博物館
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
趙氏家族敬獻一佛二菩薩立像
這也是北魏時期的作品。根據博物館解說牌的說明,背面也有繁複的雕刻,並有銘文紀載為一趙氏(Zhao)家族為祈福而造的像,在背面的下半部刻有56龕,裡面各有刻有一供養人。
在佛陀的背光處有五層圖案,這裡博物館的解說牌也特別把halo背光加註一個名詞mandorla,發音像曼陀羅。最靠近佛陀的一層有蓮瓣;第二層即為過去七佛;第三層的中間有一精靈持一火把或香爐(incense burner),兩旁有飛天像,上方的飛天像是在漫舞,而靠下方的飛天在彈奏樂器。再上一層有飛天在兩側中央看似又是一尊佛像坐在蓮座之上。最外圈是燄光。這一層層的圖案似乎又與曼陀羅描述的時空關係有所呼應。除了觀想圖案的意義外,欣賞一下浮雕的線條非常流暢優美。
在佛像下方基座刻的是六位供養人,分立左右。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在佛陀的背光處有五層圖案,這裡博物館的解說牌也特別把halo背光加註一個名詞mandorla,發音像曼陀羅。最靠近佛陀的一層有蓮瓣;第二層即為過去七佛;第三層的中間有一精靈持一火把或香爐(incense burner),兩旁有飛天像,上方的飛天像是在漫舞,而靠下方的飛天在彈奏樂器。再上一層有飛天在兩側中央看似又是一尊佛像坐在蓮座之上。最外圈是燄光。這一層層的圖案似乎又與曼陀羅描述的時空關係有所呼應。除了觀想圖案的意義外,欣賞一下浮雕的線條非常流暢優美。
背光處放大 |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
原本在龍門東山石窟裡的佛頭
2019年1月2日 星期三
來自龍門石窟的彌勒菩薩交腳坐像
最近在臉書上看到吳文成老師貼了很多北朝時期的佛像照片,有讀友回應北齊是歷史上君主最為殘暴無德的年代,為什麼能創造出許多如此多秀骨清相乾淨的作品?我記得在雲岡的時候在第20窟之後,看到許多作品即是民間匠師所雕出的秀骨清相,與皇家氣勢磅礡的造像形成強烈的對比。我們一般人常被史書或應該說是歷史教科書三言兩語就把一段複雜的歷史帶過去而形成刻板印象,尤其站在政治立場不同的勢力方,更是善用權勢主導歷史定位話語權,這也是歷史學者、文史工作者為什麼要找出歷史的來龍去脈所要努力的方向。
在亞洲藝術博物館的說明牌說明,北魏的拓跋氏入主中原後,透過通婚的方式與漢族進行血統融合,以鞏固統治權力。在與漢族的通婚過程中也受到漢族女子審美觀的影響,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馮太后。在馮太后有實質影響力的年代,漢文化的影響力也觸及了佛像的造型。在此之前,佛像的衣著仍為Greco-Roman-influenced的形式,也就是亞歷山大帝東征時,把羅馬藝匠帶往東方時的形式,當時的佛造像形式是穿著比較厚重的袍服。
就雲岡前20窟來看,馮太后有權影響朝政,並引述《法華經》釋迦、多寶雙佛並坐說法為支持干政的論點,鞏固她的政權來看,其造像風格的確是秀美,但是並不清瘦。但無論是西方帶來的匠藝美感或是皇家的審美觀應該都會延續其影響力擴及民間匠師的創作吧! 我想我們現在看到北朝時期的佛像作品,當時的匠師應該遺留下他們當時的心情,微笑面對每一天。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維基百科。
在亞洲藝術博物館的說明牌說明,北魏的拓跋氏入主中原後,透過通婚的方式與漢族進行血統融合,以鞏固統治權力。在與漢族的通婚過程中也受到漢族女子審美觀的影響,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馮太后。在馮太后有實質影響力的年代,漢文化的影響力也觸及了佛像的造型。在此之前,佛像的衣著仍為Greco-Roman-influenced的形式,也就是亞歷山大帝東征時,把羅馬藝匠帶往東方時的形式,當時的佛造像形式是穿著比較厚重的袍服。
就雲岡前20窟來看,馮太后有權影響朝政,並引述《法華經》釋迦、多寶雙佛並坐說法為支持干政的論點,鞏固她的政權來看,其造像風格的確是秀美,但是並不清瘦。但無論是西方帶來的匠藝美感或是皇家的審美觀應該都會延續其影響力擴及民間匠師的創作吧! 我想我們現在看到北朝時期的佛像作品,當時的匠師應該遺留下他們當時的心情,微笑面對每一天。
參考資料: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維基百科。
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Kumbhakarna與猴子交戰的故事
古印度的史詩《羅摩衍那》不僅影響印度地區,也傳播到了東南亞國家,以下照片還是出自吳哥王朝的遺址之中,敘述的即是《羅摩衍那》中的故事。
英雄羅摩Rama的妻子悉多Sita被蘭卡地區的惡魔之王羅波那Ravana劫持走了。羅摩和他的盟友猴子一起攻打蘭卡地區以拯救悉多。畫面中最主要的人物是羅波那的弟弟Kumbhakarna,他掌管了為數龐大的猴子,屠殺與羅摩並肩來犯的猴群。最後羅摩用了神器才擊敗Kumbhakarna。
這一片浮雕原本可能位於一座印度教寺廟的門扇之上,到達博物館前已部分毀損,修復後,成為現在照片上所看到的狀態。注意左邊顏色較深的石材部分就是修補過的部分。
參考資料:
1.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 羅摩衍那條目》
3. 亞洲藝術博物館教育解說視頻
英雄羅摩Rama的妻子悉多Sita被蘭卡地區的惡魔之王羅波那Ravana劫持走了。羅摩和他的盟友猴子一起攻打蘭卡地區以拯救悉多。畫面中最主要的人物是羅波那的弟弟Kumbhakarna,他掌管了為數龐大的猴子,屠殺與羅摩並肩來犯的猴群。最後羅摩用了神器才擊敗Kumbhakarna。
這一片浮雕原本可能位於一座印度教寺廟的門扇之上,到達博物館前已部分毀損,修復後,成為現在照片上所看到的狀態。注意左邊顏色較深的石材部分就是修補過的部分。
參考資料:
1.亞洲藝術博物館解說牌
2.《維基百科 羅摩衍那條目》
3. 亞洲藝術博物館教育解說視頻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