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清昭陵(四)_神功聖德功德碑

走過石像生列隊的步道,前方看到的是神功聖德功德碑的碑亭。又名大碑樓,建於康熙27年(1688年),重檐歇山頂式,內立巨石碑,重達10萬餘斤,碑額以滿、漢文鐫刻"神功聖德功德碑",碑文1810字,由清初文臣高士奇等撰擬,紀載皇太極一生的文治武功。
神功聖德功德碑亭
可以看到碑亭的左、右兩側,又立有石望柱(華表),但是這邊的石望柱上有一點不同的是,上面的望天犼換成了蟠桃,八稜柱體,所以這種石望柱又稱為海石榴。
神功聖德功德碑亭
碑亭入口,我們看到巨型贔屭的頭
這麼重的碑如何安裝上贔屭碑座呢? 用的是一種稱為「龜(龍趺)不見碑」的方法。
當巨碑與碑座各自雕刻完成時,須將碑座以土堆埋起來形成一個坡道,再以人力綑綁碑身拖行上碑座,立起之後,再將土堆挖走,並將贔屭清理乾淨。
神功聖德功德碑
在整理清福陵的神功聖德功德碑亭時,讀到參考資料紀載說:福陵和昭陵的神功聖德功德碑陰(背面)於陰雨天時,可以看到上面會出現少女或是佛的身影形狀,我檢查一下再清昭陵所拍攝的照片中,是否有拍攝到碑陰的照片,於是找到很完整的一張照片。
神功聖德功德碑碑陰
但是拍攝當日天氣晴朗,我試著解讀石碑上的紋理是否有人的身影,果然發現了些端倪。我們就用影像處理軟體把光線變暗吧!經過對比的調整,和明暗對比的處理,果然看到了人的身影。不過我覺得看到的是一位穿著長袍儒生的影像。
用影像處理軟體調整明暗後的碑陰
藻井部分

有許多遊客丟零錢到贔屭上

碑亭背面
石望柱 (後方即為洗滌準備祭器的場所)

參考資料:清昭陵解說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