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清福陵(一)_大紅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00、2003、2004年陸續將明、清兩代的皇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清關外有三座重要的清代的皇陵,包括在撫順的永陵,在此長眠的是努爾哈赤的先祖父執輩。盛京作為大清入關前最重要的都城,這裡有為大清創立根基者的陵寢--努爾哈赤的清福陵與皇太極的清昭陵。
中國最早的君王陵不封不樹,到了秦、漢時期則用很大的土堆為墳丘。唐代的時候,以山為陵,如唐太宗的昭陵就是以九嵕山為陵。到了明太祖的時候,帝陵建築變成了寶城、寶頂的形式,即在地宮之上砌築高大的磚城,並在磚城內填土,使成為一個高於磚城的大圓丘。
清福陵的地理位置(後倚輝山,前臨渾河)
造訪清福陵和清昭陵後,發現清帝陵建築有一定的規制,雖然規模有些許不同,但建築的布設和命名方式幾乎一樣,接下來我們就來比較看看。努爾哈赤的福陵座落在瀋陽市東的天柱山上,太宗天聰3年(1629年)始建,順治及康熙年間都曾擴建使其完善。崇德元年(1636年)4月,太宗皇太極正式改國號為"清",將太祖陵正式命名為「福陵」,這是清代第一座獲得正式命名的帝王之陵。
地鐵票以福陵的景點照片作為主題
到了福陵與到皇城一樣,有牌坊及碑提醒到此處要下馬、下轎。
大紅門廣場左右皆有牌坊
牌坊導引環境和體現帝王陵寢威嚴的雙重作用,其他清陵的牌坊的石材和雕工或許優於福陵此二牌坊,但是僅有一座(後續看清昭陵時可以比較一下)。太宗皇太極於天聰3年(1629年)下令於此建陵時,即命在陵前東西側立下這二下馬碑,猶如先前看到皇城前的文德坊與武功坊。無論貝勒、百姓,必須見坊即下馬,以示尊崇。這也成了福陵獨特的風景之一。
往來人等至此下馬如違定依法處(漢字左邊是滿文,右邊是蒙文)
(2016.03.02補充) 在清朝皇家場所,無論是紫禁城宮殿、瀋陽故宮的宮殿、皇陵,甚或是五台山皇家寺院道場,常常看見滿文、漢文和蒙文並列的匾額。余秋雨老師在他的《藏著的中國》一書介紹:從皇太極開始,清朝的王公子弟都要上學讀書,學漢文。老滿文是努爾哈赤根據蒙古字母創制的,後來皇太極又加以修訂,創制新滿文。一百年後,到了十八世紀中葉,滿足人卻很少講滿語(女真與)。(我恰巧昨日查詢了關於語系的相關資料,滿語、韓語、日語都是屬於阿爾泰語系的語言,不過這一點,維基百科中有所爭議討論)。
八旗旗幡
八旗幡昂然立於廣場前。
八旗旗幡
在皇陵前也立有華表(石望柱),先前在碑林孔廟曾記錄過。最近讀到更多有關華表的故事,這裡補充記錄一下。傳說堯帝在他辦公的地方門前立根大柱子,稱作「謗木」,人民如果有什麼需要申訴的事情,可以刻劃在這根柱子上。華表上的神獸稱作"犼",牠喜歡嘶鳴,聲音可以上傳天庭,象徵民苦可上達天聽。維基百科上華表的英文條目有一個參考連結連到了Totem Pole,這讓人有了一個有趣的發想,因為看到這些帶有神秘雕刻彩繪的圖騰柱子,馬上就讓人聯想到印地安或是台灣的原民部落裡也有一些近似的大型立柱。如果美洲的人種與亞洲的人種存在著遷徙移居的關係,是否當時也已經把這種有政治意味的標誌一併帶著遷徙呢?
廣場左右立有華表
這兩座華表還有個特別的地方,在犼的下方有雲版,東側其上刻「日」,西側其上刻「月」,有一種說法是說福陵與日月同輝,另一種說法則是將大明王朝一分為二,永不相合。使大清永保太平。
廣場左右立有華表
福陵的大門稱之為「大紅門」或「正紅門」,門前有一對石獅,平時設章京2名,甲兵10員,祭祀時再增執事官員4名站於門兩旁。
大紅門
大紅門為單檐歇山頂式仿木架式結構,通寬12m,全由磚、石及琉璃構件砌成,屋頂是黃琉璃瓦,正脊飾雙龍戲珠紋,檐下樑椽為黃、紅色琉璃,額枋上佈五彩雙龍戲珠紋飾。門洞為拱券式,每間門券前後沿皆鑲有半圓形雙龍戲珠紋的石雕,稱為「券臉」。大紅門的三個券形門洞各有名稱,作用也不同。正中的門稱為「神門」,是只有墓主王靈可以出入的門戶,所以駕崩的帝王棺從這兒抬入,還有供祭祀時的祝版、神牌位、制帛的官員出入。靠東的門稱為「君門」,是在位君王出入祭祀所走的門。靠西的門稱為「臣門」,是供隨皇帝祭祀的王公大臣、隨扈衛士、執事員役所走的門。
大紅門

大紅門前石獅

大紅門前石獅
大紅門左右各有一琉璃影壁,像衣服的袖子般,稱為「袖壁」,正中為如意頭形圖案,其中為海水雲龍。從影壁再延伸出的紅牆稱為「風水紅牆」,南牆高九尺八吋,其他西、北、東面高七呎八吋,保護福陵之風水。
大紅門及其袖壁

從神道看大紅門內面


參考資料:
1.王艷春編著,瀋陽出版社,《清文化叢書,盛京福陵》
2.余秋雨,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藏著的中國》(20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