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包客的筆記本
閱讀、看戲、參觀博物館與探訪古蹟。 用想像力穿越時空去旅行。用照片說故事。 (在互聯網的山壁上,鑿刻琢磨一個讓自己安靜歡喜的小佛龕。)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觚
除了無法拼音的文字,還有連金文都無法辨認而轉換成現代文字的,在解說牌上、書籍裡都只能依原先象形的方式依樣畫葫蘆。
左:龍紋觚 右:? 觚
觚是飲酒器,最早可能出現在夏代晚期,商代早中期的墓葬中出現以爵、觚組合,大多為等量配對。 商代晚期的形制有明顯的變化,中腹更細,喇叭口有擴張的趨勢,圈足漸高。而且商代早中期在圈足上的十字或方形孔在此時期逐漸消失,圈足開始有做成鏤空的造型。
西周早期追隨商代的形制,但在中期後,未再見到此一器物。
觚一般為圓形腹,但在一些豪華的大型墓葬中也發現方腹、造型華麗的方觚。
參考資料:
彭適凡、李朝遠 ,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青銅器鑑賞圖典》
左:工觚 中:(耳戈)觚 右:黃觚
獸面紋觚 (商代中期)
斜角雲紋觚 (商代中期)
獸面紋觚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紀到公元前13世紀中葉)
獸面紋觚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紀到公元前15世紀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