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一篇說到,在博物館看到一些不知道如何拼音的文字,這件觥就是。很像"共"字,但卻不是,所以上博在說明牌英文的部分就直接標出這個字,而無法拼音。
這是一件商代晚期的觥,高29.5cm,長31.5cm,底12x16.7cm,重4.84Kg。觥蓋前端是龍頭,但角有鉤形小枝,有兔形小耳(我覺得有點像長頸鹿的頭),腹飾鳳紋,鳳腳在圈足的部位。
看倌可以比較一下先前所記錄在陝博所見到的日己觥。
我們來認識一個金文,"父"。你看一個人手上拿一個直的東西,是斧類的武器,這也是一種身分、權力的象徵。後來這個字就變成我們今天用的"父"字。 |
參考資料:陳佩芬 ,上海古籍出版社《夏商周青銅器研究 夏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