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白馬寺_桑奇塔

我們就從佛塔的原型之一 - STUPA看起。這是洛陽白馬寺旁的桑奇塔,2005年印度複製了中央邦博帕爾著名的Buddhist Monuments at Sanchi送給了中國(2006年動工,2009年竣工歷時3年)。因為這座塔可以探討的知識太多了,先前一直不知道如何動手撰寫,我想還是先把照片貼上來,後續再補充說明資料。
佛殿坐西朝東,院區東西長100m,南北寬60m,建築面積3450平方公尺。主體建築大佛殿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穹頂,高約21m,跨度24m,用印度產黃砂岩裝飾。


注意穹頂上方,可以參考先前的筆記--鎏金銀阿育王塔
立面
塔剎是這樣的建築物最重要的部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看到?
梁思成老師的《圖像中國建築史》在介紹中國的牌坊時,開宗明義提到:「中國特有的牌樓,是用來使入口處壯觀的一種建築物,如同漢代的闕一樣。作為標誌性的獨立大門,它可能受到過印度影響,而不僅與著名的印度桑溪窣堵坡入口(建於公元前25年)偶然相似而已。」
印度的桑奇塔在四面都有這種佈滿雕刻故事的大門,比對先前在北京看到的社稷壇,也是四方都有櫺星門。
前面藉由法隆寺的解說海報簡單介紹了佛傳故事的八相圖。另外讀到戴裕先生在他的碩士論文《初期佛教象徵圖像研究--以山琦佛塔為例》中介紹:可以用圖像象徵再簡略為佛陀四相圖,分別是「出生--蓮花、成道--菩提樹、說法--法輪、涅槃--佛塔」的象徵圖像。
我猜測由下而上,呈現的就是出生、成道、說法、涅槃的四相圖
柱子上可以看到菩提樹、佛足印,在佛陀寂滅之初,是沒有佛的造像。而菩提樹、法輪、佛足印就象徵佛陀。








注意梁上也有佛足印

根據戴裕先生論文裡的說明,照片中頂著樑,呈S型站姿的是藥叉
上面橫梁呈現的可能是有德象(象王)本生故事







菩提樹代表佛陀,這應該是佛陀成道的故事
法輪上有寶帳,在畫面中心的位置,天、人、眾生(鹿、馬、羊...)朝向中心法輪的位置。可是畫面中卻用法輪代替佛陀的具象。
這應該是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的故事


左邊的佛足印下有蓮花瓣
參考資料:
1.白馬寺解說牌。
2.梁思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圖像中國建築史》
3.戴裕先生碩士論文《初期佛教象徵圖像研究--以山琦佛塔為例》